第905章 番外(1)——泡茶及其他
作者:鲍尔日   升官有术最新章节     
    原本这并算不上什么问题,可总有些读者好奇地问道:
    “为何你总是描写秘书泡茶呢?”
    对此,我不禁想要反问一句:“若家中有访客临门,难道你不会奉上一盏香茗吗?”
    须知,但凡步入市级乃至省级领导办公室者,多半皆具一定身份地位。而秘书在此负责泡茶一事,则蕴含着诸多深意与效用。
    其一,彰显个人涵养。宾客到访,理应以茶相待。即便来客乃领导下属,但对身为秘书的你而言并非如此。
    其二,秘书不仅需为主人斟茶,亦须顾及来访贵客。岂能只顾及一方而冷落另一方?
    其三,有时秘书或需恳请来访领导协助处理某些事务,如果连杯茶水都吝于提供,人家岂会应允?
    其四,若有陌生人贸然闯入领导办公室,而你并不相识,那么此人若非领导挚友便是其亲属关系,此时你难道还不倒上一杯热茶吗?
    哦,你说,我自然晓得要泡茶,但为何不能每次都提及呢?
    我偏就要次次写。
    倘若你家孩子下回有幸被上司相中去担任秘书一职,你可得嘱咐他:
    切记要学会泡茶啊。否则这秘书怕是做不了多久。
    先且不论县级别的秘书是否都会泡茶,单就厅级领导的办公室而言,其秘书通常都会主动泡茶侍奉。哪怕来者乃是领导的属下,但职级可能略高于秘书。
    即便两者职位相当,那人手中握有的实权往往也要更大些。
    秘书的日常事务大体包括收发文件、管理文档、上传下达以及适时提醒领导等事宜,而接待访客亦属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反复强调泡茶这个细节,无非是想让众人明白:
    秘书这份差事并不好干,不仅需要知晓如何泡茶,还得通晓茶叶的档次高低,更要了解诸多生活常识和实用技巧。
    毕竟,作为一名合格的秘书,你不仅仅是领导的得力帮手,同时也是他的私人生活顾问。
    更何况地市及以上级别的领导办公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随意进出的,而秘书负责泡茶的机会同样也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泡茶,不出几日便会被调往无需泡茶的岗位。这个道理相当浅显易。
    写实主义风格的小说旨在使人汲取到诸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倘若你期望成为一名具备一定层级的秘书,则必须通晓众多事物。
    仅就泡茶这件事而言,其中亦蕴含着不少门道。
    其一,切记不可将茶水斟满。
    其二,每当有人刚刚踏入领导的办公室时,应迅速将泡好的茶水送进去。
    其三,还需深入了解领导的习惯偏好,适时地为其添加适量的茶水。
    其四,若他们正在交谈,切勿冒然闯入加茶。
    其五,务必熟练掌握清洗茶杯的技巧,确保茶杯洁净如新,毫无茶渍残留。
    其六,递送茶水时,应当单手托住杯底,另一只手则需五指并拢,指向茶杯,以此向宾客表示请用此茶。
    其七,通常情况下,不必主动为客人续水,除非得到明确指示需要再次进入房间。最后,一旦客人离开,应即刻前去整理并清洁茶杯。
    秘书日复一日地做着这些工作,真的会有进步吗?
    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这种进步还是相当大的呢!
    因为作为领导身边的人,秘书需要时刻关注领导的言行举止,并将其牢记于心。通过观察和学习,秘书可以逐渐了解到领导处理问题时的态度、方法以及决策思路等重要信息。
    只要用心去体会和领悟,经过几年的磨练,秘书就能获得显着的成长与提高。
    一旦秘书离开这个岗位,外出担任领导职务后,通常情况下便不再需要亲自去给别人泡茶了,因为,你也有秘书了。
    同样的道理,对于作者来说,也是有意为之的。
    没有人会愿意一直在作品中描写泡茶这样琐碎的事情。
    之所以反复提及,其实是想让读者们从中汲取某些有用的知识或经验教训。甚至连书中的某些情节设置也存在类似之处,如果读者足够细心,就能洞察其中的奥妙所在。
    一位读者疑惑地问道:
    “你一开篇就描述登山的情景,结尾处也再次提到了登山。难道这里面蕴含着什么深意吗?”
    确实如此,人生恰似攀登山峰,翻过了眼前这一座,前方还有更高的山峦等待着我们去征服。人们似乎永远都处于攀爬高峰的旅途中。
    回首往昔,孩提时代便是我们成长的起点。
    从小学升入初中,继而迈入高中的大门。
    完成高中学业后,步入大学校园,随后便是结婚成家、孕育子女以及陪伴他们求学深造;购置房产、购买车辆……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像是在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奋斗,品味着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若是遇到难以解决之事,便立刻出现一个无所不能的金手指来相助,这便是所谓的爽文了。
    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极度愉悦,但这样的情节若放在现实生活之中,则显得主人公有些愚笨迟钝。
    而我所撰写的乃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因此需要更多时间去精心雕琢。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还有部分读者同样表现出色,在此必须给予肯定和赞扬。
    就像这位名叫【术业有专】的读者所评论的那样:你给角色取名为【段有义】——难道是意味着他‘阶段性有义气’吗?
    没错,说得太好了!确实如此啊。
    这样的一个人,注定无法成为你真心相待的挚友。他对待别人的情感,以及他口中所谓的‘义’,都不过是阶段性的罢了。
    或许你们能够一同共事,但绝不能期望他能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而陆皓明任用他的同时,也会对其有所防备。
    其实,作者对于每个主要角色名字的选取,都是蕴含深意、有所寄托的。
    例如【陆皓明】这个名字,便是希望他如同一轮皎洁明亮的皓月,在漆黑的夜晚里散发出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
    毕竟,白天已经有阳光来照耀世界了,不是吗?
    再比如说【周宏展】这个名字,则承载着作者对他未来能够一展抱负、大有作为的期许。”
    有些读者认为,我这部小说为何不能写得更具深度呢?
    比如展现更为严酷和恶劣的环境氛围。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如果这样写,这本小说还能够顺利发表吗?
    另外,也有读者指出了一些错别字或疏漏之处。非常正确,他们说得太对了!
    实际上,陆皓明并不适合担任组织部长一职,毕竟他是本省人嘛。这位细心的读者帮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真的非常感激他。他的网名叫做“青山哥哥 9”。
    当我注意到这个失误的时候,已经无法再做出修改了。不过话说回来,那些能够指出作品错误的读者们,绝对称得上是优秀的读者啊!
    总之,我觉得读者们对我很原谅,很鼓励。
    接受读者的批评,才是一种的忠诚态度。
    这本书,我将在五月底结束。结束之前,约有六至七章的【番外】。
    写些什么呢?大抵上是:
    一是回答一些读者的提问。因为这些提问,一直在留言里,我觉得有必要回应。
    二是会征求读者的意见,下一部写什么。
    三是会讲一讲写作的生活来源。
    除了写新书,我还有一本多年前写好的书,我也想发上来。这本书的特点是没有绝对的主角。主角是一群人。
    这是番茄小说上没有过的小说。
    我怕没人看。但是,也很有趣味。写的是乡村人的趣事。一个乡村群体像。
    好啦,今天的第一章就扯到这里,我会慢慢地跟大家扯。
    大家也随意一点。因为生活中除了小说,其实聊聊天,也很有味。
    我的两本小说,《起底观心术》(又名《测字有术》)、《升迁证道》,前面有很多朋友都推荐了。拜托朋友们再推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