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上山玩,烤鱼
作者:青橘柠檬茶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最新章节     
    刘卫民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虽然性子软了一些,但是一心为了大家伙的心思和初衷一直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一直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吧,那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就这个环境,这个条件,那几年自然灾害严重的时候,没有饿死人,全村都能全须全尾的挺过来,那就已经是不错不错的了。
    就因为这点,村里人对他的信服都多了好几分呢。
    合作社说的好听,其实现在连一个草台班子还都没有,全靠着这几个纯外行的臭皮匠,在这一点点的拼凑呢,绞尽脑汁的,还没等拼凑全乎,几个人都累的不行了
    最先罢工的事几个年纪大的,然后就是刘卫民几个,反倒是平时就用脑的刘爱国坚持的久一些,还在那儿整理着刚才大家的劳动成果。
    看着一屋子的愁眉苦脸,刘三爷先服软了,
    “不行不行,要说下地干活,咱们这老胳膊老腿的还能顶一顶,这也不是咱们干的活啊,还得去找年轻人,他们脑子活,有想法。”
    刘卫民叹气,他还能听不出来三叔的意思,他也无奈啊,
    “三叔,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早早的就试探了,小简不干,嫌麻烦。”
    几个人怔了一下,随即更是无奈,这还真是她能说出来的话,这是个下工直接回家,宁可上山,也不在村里闲逛的人,她真的是,来了好几年,除了知青,这村里她算得上熟人的,也就刘三爷一家,和刘卫民家。
    到现在,恨不得还有一些村里人她都不认识呢。
    “那咋办?除了她,还有谁?
    卫民,你家建设呢?要不让他来,就当练手了,早点上手你也早点撒手。”
    村里人读过书的少,刘建设算是一个,他们接老家伙和几个村干部都默认,刘建设就是下一任的村长继任者,这种事情也就不必避着他。
    但其实,刘卫民对儿子那几分本事还是有数的,当即就摇头,
    “怕是不行,他这些年就是学,也都是跟着咱们,都没离开过村子,哪见过这种事情啊?”
    “也是。”
    “那这么算来,也就知青院那些知青能用了,卫民,你有把握吗?”
    刘卫民把剩下的人挨个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那几个小伙子倒是不错,就是我看着,一个个的除了上工,就是上山,就咱们这零零碎碎的,他们都不像能对这感兴趣的啊?”
    “先去问问吧,咱们要的是一个能让咱们这个合作社正规起来,领着大伙走上正路,能带着大家伙赚钱,这么一个人,我就不信,这么大个村子,还找不出来一个了?”
    刘爱国补充道,
    “这个人啊,要是知青,那性子太软了不行,到时候万一有的村民仗着身份仗着关系撒泼耍赖的,要能镇住场子,又能抹开面子,甚至,要是有人耍横动手,也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不吃亏。”
    刘卫民气笑了,
    “嘿?我是发现了,你这不还是瞄着小简的吗?还镇住场子?
    要是真有人来捣乱,那,那谁也不能让啊!
    不行,”
    这点倒是提醒他了,
    “我得跟乡亲们说清楚,要是有人以次充好,想过来骗钱,发现一次,那以后都不收他家的。
    哼!
    抓一个两个杀鸡儆猴,我看还有谁敢瞎胡闹!”
    该说不说,刘卫民心软归心软,这么多年的村长,也不是白干的,有自己的一套法子,该松的时候松,该不客气的时候也不客气,不说别的,村里人倒是挺吃这一套的。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
    苗还没出多大,其实杂草也不是很多,上工的时间也不像农忙的时候那么紧,像是简单这样的,就有些腻味了。
    今天刚锄完草,隔两天绕回来,还是刚出地皮那么大点的,重复好几圈都是一样的活,没有什么成就感,她早就没有什么耐心了。
    在她这,还真就不如秋收来的爽快。
    于是,她干脆的请假了。
    这大好的天气,上山放松放松不好吗?
    巧了,林东方他们几个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知青们人多,又是下工后才出发,他们出发时,简单已经如鱼得水般在深山里玩了一大圈了。
    村里不少老人和不上学的孩子也都在外围,打猪草,挖菜,这都是每天的基本操作。
    有那勤快的主妇,会在育苗的小棚子里撒上一些白菜籽,这玩意儿皮实,出苗快,出苗率也高,用不上几天就可以间间(四声),当个蘸酱菜,做个汤,或者移栽出来都是不错的。
    但是总体说来,这时候的主菜,那还是野菜。
    婆婆丁,曲麻菜,柳蒿芽,荠荠菜,猴腿,蕨菜,小根蒜,大叶芹,水芹菜,广东菜,香椿芽,种类多,分布广,几乎在哪片都能找到不少。
    在这点上,知青们就连村里的孩子都要不如了,至少那些野菜,简单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可能跟村民们靠着这野菜救命不同,简单没有这个压力,也就没有村民上心。
    比起那些没有什么滋味的野菜,她最喜欢的是那种小根蒜,和葱的口味差不多,刺激味蕾,洗干净蘸酱就能下饭。
    哦,还有一种,在农村也是几乎能当主食的,那就是榆钱,掺上一点点玉米面,也不用多,只要能团成团不散就行,上锅蒸,蒸熟了就是香气扑鼻的榆钱窝头。
    跟其他的野菜相比,这个是最节省粮食的,在榆钱下来那短短的时间里,村里能见到的榆树,外围能见到的榆树,几乎每天都能迎来不少人,尤其以孩子为主,还是不薅秃誓不罢休的那种。
    其实榆钱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榆钱炒鸡蛋,榆钱鸡蛋饼,但是不管哪一种,不是要鸡蛋,就是要面粉,这都是农家金贵的东西,最合适的,也只有省粮的榆钱窝头了。
    有些宽裕的人家做这个时,心疼老人孩子的,可能还会掺里点面粉,或者捏上一把白糖,口感自然是会好上不少的。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穷人家来说,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窝头能接上溜,那就是好事了,农村孩子也没有那么多说道,有吃的,不饿肚子,就开心。
    这些知青,条件好的,其实也就林东方两口子,和凌卫东几个,其他人,虽然各有不同,有人手里捏着点家底,有人是牙缝里攒下来一点,有人是挣一分花一分,但是算起来,也都是赤贫阶级。
    这会儿一说上山,自然是找工具,那上山也不能真的就去玩,看见野菜,柴禾啥的,那也是都不能放过。
    不光是村民们断粮,知青们也差不多,就是再会算计,那也架不住东西少,能坚持到这时候,那都是不错的了,刘卫民想的最坏的情况,出了正月就得有知情断粮去找村里借粮,能坚持到现在,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最近,经历了双重打击的知青们,也确实是沉淀了不少,就是最嘴碎的王红梅都安静了,每天老老实实的跟着上工,下工了就收拾菜园子,那劲头,让一起生活好几年的苏红她们,都以为她出了什么事。
    这一个春天,简单都没怎么上山,这一放风,就有点失控了。
    早上出门时天刚刚亮,等她反应过来时,从枝繁叶茂间透出来的阳光看,太阳都已经偏西了,看了看手表,下午两点了。
    她自己都有些惊讶,
    “这么快?”
    今天她玩的是有些意犹未尽的,一路过来都是顺利的很,遇到的猎物不少,大的她收了点,小的野鸡野兔都放跑了不知道几窝了。
    实在是空间里的存货还有不少,之前收的还没有机会吃的野鸡野兔,都已经占地为王,繁殖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就是那块头不小的野山羊,野牛,马鹿,狍子,都也有不少了,就是熊瞎子也都好几家子了。
    就是村民们又惧又怕又惦记的庄稼霍霍能手野猪,那就更不用说了,早就在空间山上安家了,除了野鸡和野兔,是空间里最壮大的家族。
    如果她喜欢吃野猪肉,这里面的不说够她吃一辈子,但是十几二十年是足够足够的,可惜她不喜欢吃,这才让它们能一直安稳的活着。
    还有之前在西北那边买的耗牛,羔羊,奶羊,当时是为了吃喝方便,结果一直也没想起来,这玩意儿也找了片草地安营扎寨了。
    现在她这里面真的是,说好听是全乎,没什么都有。
    说句大白话,乱,太乱了。
    那些动物还好,自觉的找了山上,这牛羊和都忘了啥时候弄进来的鸡鸭鹅什么的,赫然是已经把山脚下的哪片草地霸占了,也幸好它们没有乱跑的习惯,不然,依着简单的性子,怕是早早的就变成菜板上的肉了。
    都进来了,绕了一圈,干脆的拿了一碗米线,直接解决了午餐。
    该说不说,这里面的快餐好久不吃,还真的挺怀念的。
    再次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虽然天越来越长,但离黑天也真没几个小时了。
    她是没玩够,但是最近这卖菜的事还没整利索,还真说不准会不会有人去找她,会不会突然间要开会,她也不想这个时间节外生枝,还是别再刺激刘卫民了。
    最近没怎么下雨,这林子里的路虽然没有特别干爽,但是也还好,对简单来说,鞋子少沾泥,脚步轻快,速度也不慢。
    出了深山,速度才慢下来,看着天色还早,干脆脚步一转,奔着之前的小溪而去,来了一天,也不差这一会儿了,都走到这里,这儿的烤鱼她这个春天都在惦记着,可不能白来一趟。
    背篓是她出门的标配,今天的收获都在基地空间里,这会儿背篓里也只有一把铲子和一个水壶,她干脆的倒出来,熟门熟路的把背篓里放上鱼食,送进水里又在岸边压好,这才起身去一边找柴禾,搭灶台。
    林东方几个今天的目的除了捡柴,也是想来这边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抓到鱼,最近他们吃的只有野菜,嘴里都是苦味,迫不及待的想抓条鱼回去换换口味,就是熬个鱼汤也行啊。
    简单对这些一无所知,搭好了两块石头,把火架起来,才起身去检查背篓。
    里面鱼不多,三条稍大的,两斤多三斤左右,还有几条巴掌大的小鱼,一看就没有多少肉的那种,在这边生活好几年,简单也算是融入了,再小的鱼她也不嫌弃,顺手就收进了基地空间,养大了再吃也是一样的。
    顺手把一条大鱼也收了进去,留了两条,就着水边收拾出来,就开始了自己的烤鱼大业。
    林东方他们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一股风过来,几个知青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半天才狠狠的吐出来,
    “啥呀这是,咋这么香呢?”
    “这味儿,”
    林东方就觉得很熟悉了,毕竟简单的烧烤料他们几个都没少吃,和凌卫东对视一眼,就加快了脚步。
    钱程和袁野慢了一步,眼睛也亮了,
    “哎呦,这是,简单在上面,肯定是,快走快走,说不定还能蹭上点这料呢。”
    “还真的快点,她这东西可难得的很,上回是啥时候吃的来着?得有半年了吧?”
    钱程回头回了一句,
    “你要再慢点,今天这你一口都抢不上。”
    “诶,等等我!”
    后面几个不知情的知青见状,也都加快了脚步。
    撒料本就是最后一步,简单这会有点饿了,也想着快点吃完好回家,等林东方和凌卫东两个紧赶慢赶的上来后,看到的就是,她正香喷喷的把一条鱼的尾巴送进嘴里,然后手伸向了火上的另一条鱼。
    几乎是同时,林东方和凌卫东同时发力,蹭蹭蹭,几步就跑到了简单面前。
    这么大的动静,再听不见那就不正常了,不过简单也是有些惊讶的,微张着嘴,两手还傻楞的,还是那个撕鱼的动作,
    “你们,也来抓鱼?”
    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还自然的把撕下来的鱼尾巴塞到嘴里,刚才那口没吃够,咸香,酥脆,夹杂着烧烤料的香味,她可是喜欢的很。
    大男人,再怎么样也不能从小姑娘嘴里抢东西吃就是了,不过这香味也直往鼻子里钻,两个人有点忍耐不住,自觉狼狈的转身直奔水边,
    “我先去放背篓。”
    “我先去放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