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初步达成合作协议
作者:风起云淡   踏准风口成巨富最新章节     
    这下李舜也听出,徐福兴作为技术人员的无奈了。对于体制内,一个醉心于技术研发的研究人员来说,想心无旁骛的沉浸到技术研究中真的很难。
    平时在工作中不光要考虑领导看法,同事之间的感受。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站错队伍,说错话。只因为职场就是江湖,遵循的也是人情世故。
    既然自己和徐福兴隐隐的有成为同盟的趋势,李舜也不会瞒他。直接当着徐福兴的面,拨通了何亚楠的电话。
    把这里的事和她一说,何亚楠很是爽快的表示:自己马上就联系,浙省电信的那位领导。让他出面,尽量促成这次的联合研发。
    挂断何亚楠的电话,李舜看向徐福兴说道:“政策上应该问题不大了,那位浙省电信的领导会知道怎么办的。现在你可以跟我说下,这次联合研发,需要我们投入多少钱了?”
    徐福兴倒是没有,一般搞技术的那种木讷。很是干脆的说道:“先期研究的方向是:怎么让phs技术,和我们电信现有设备的融合。因此难度不大,费用也不高,差不多有个100万就能打的下来。至于——”
    李舜见徐福兴说的吞吞吐吐的,也有点不放心了。略带焦急的问道:“徐局,你倒是别卖关子呀。至于什么,也请你告知下。”
    其实徐福兴此刻的心情,犹如一团乱麻般错综复杂。一项顶尖的研究成果,对于身为技术人员的他来说,其诱惑力丝毫不逊色于鱼儿之于猫儿。
    这些年来,电信在新技术追踪方面,所采取的策略简直就是“买买买”!无论是国外的何种技术,无论是否真正适合自身需求,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统统购入。
    随着这种“买办派”作风的盛行,像徐福兴这样的技术人员逐渐被边缘化。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被迫转型,投身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去。
    所以他很是渴望,能有一项具体的研究工作。这个技术他看了下,的确像眼前小伙子说的那样,有很大可能融入到目前国内的现有设备中来。这样,这项类似超级二哥大的项目,就能在华国大放异彩。
    两项技术的融合,只能算新技术开发的第一步。所花的钱并不多,但要是进入到下一步,那花费的钱可就是天文数字了。徐福兴怕自己说出的数额,会吓跑眼前这个小伙子。
    所以犹豫了一会,这才咬牙说道:“好吧,那我就再详细说下。技术融合这块并不难,花费的也不太多。
    可到了下一步,也就是开发适配的终端设备。那时花费的钱,就是天文数字了。不知道你心里,做过思想准备工作了没有?”
    一听徐福兴顾虑的只是钱的问题,李舜也是松了一口气。钱这个问题,自己还真没考虑过,因为自己不缺钱。
    所以李舜淡然的,很有底气的说道:“对了,徐局。刚才忘了给你介绍了,我来自一家港岛公司。公司不大,但几十亿美金还是拿的出的。因此,你不需要为钱的事情担心。
    至于你提出的,100万的合作研发费用,这个没有任何问题。另外公司再提供给参与研发的团队,一百万的补贴。毕竟只有解决研究人员的后勤问题,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的研究下去。”
    “行,就按你说的做吧。”徐福兴现在和李舜,几乎是一拍即合。很是痛快的,就答应了双方合作的请求。李舜也不迟疑,直接拨打了刘季昌的电话。把整个事都告知了他,让他明天就派律师过来签署协议。
    徐福兴也要准备,给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李舜这里,自然不便继续打扰。也就提出告辞,顺便提出了晚上聚一聚的请求。
    结果,徐福兴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饭就没必要吃了,你把phs的技术留下,给我琢磨琢磨就行。放心,规矩我懂的。没签署协议前,我只会一个人研究一下。绝对不会泄露半分,这个请你相信我的人品。”
    李舜也理解,像徐福兴这种科研人员对新技术的沉迷。既然双方都谈好了,只需要律师过来签署合同就行。自己再呆在余航的意义,也不大了。于是李舜也就和徐福兴互换了联系方式,把那包资料也就留给了他。
    想着明天去车展,说不定还能碰到鲁管秋。李舜也就不再迟疑,几人找了个饭店吃了顿不算晚饭的晚饭,也就让驾驶员一路朝申城开去。
    足足开了四个小时,车子终于到达了襄阳路自己的家。李舜给驾驶员,安排了一个宾馆。让他休息一晚,明天再把车子开回去。自己,则带着三女去了黄河路。今天一天,几乎都是在车上度过的。
    吃饭也是随便混混的,可以说嘴巴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对于李舜这种肉食动物来说,一天没有大荤,就相当于一整天没吃过饭一样。询问三女吃什么,竟然得出了统一的答案要吃烧烤。
    李舜也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陈菲儿在自己的影响下,对相对清淡的粤菜,依赖越来越低。反而是喜欢上,各种的重口味食物。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嫁鸡随鸡了吧。
    刚想找一个,干净点的烧烤摊子坐下。就听到一家摊子里传来了,李明珠大呼小叫的声音。李舜几人循声走过去,就见李明珠正挽着袖子,站着和边上的人拼酒。
    李明珠估计也没想到,会在夜市摊位上碰到李舜。所以此刻,她正一副大姐大的模样。肆无忌惮的端着个大号扎啤杯,在和人比划。
    李舜心里又是一阵的嘀咕:“看来自己的这个堂姐,这几年,想把自己嫁出去真的是很难了。”再看看李明珠身边的人,除了几个久益中介的,还有几个模样很是陌生。
    那几个陌生面孔的,一看穿着就不是本地人。道理很简单:申城小年轻,现在流行穿各种花花绿绿的文化衫。而眼生的那几位,穿的还是长袖的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