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洗脑
作者:笙箫吹落梅   长沙小青年马逸明的发家史最新章节     
    “学过摩尔斯密码吗?”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和蔼地坐在马逸明对面。
    “在安大稍微接触过一点,没实操过。”马逸明小心地回答。
    客厅沙发上坐的是教官,名字没告诉马逸明,只让马逸明叫他杨教官。
    “四方密码学过吗?”杨教官的笑容依旧很和蔼。
    “没有。”
    “希尔密码……”
    “都没学过!”马逸明干脆地回答,“我这方面就是菜鸟。”
    “好吧,那就不谈这个了。”杨教官扶扶眼镜,“那今天我们先学习一下我们外勤通用的加密文件汇报工具,特别适合菜鸟。”
    菜鸟马逸明没吭声,细心聆听杨教官的教诲。
    “现在的科技很发达了,你们真是幸运的一代警察。搁以往啊,光学密码学和情报传送实操起码得好几个月时间……”
    “你先下载这个小程序。”杨教官点开手机,跳出一个二维码。
    马逸明按照杨教官的引导扫描、下载,点开一个脱机版的app。
    杨教官说:“这是一个文件编辑器,你把所要汇报的情报内容输入,这个编辑器会根据你的情报内容自动生成一篇散文诗。”
    “你把这篇散文诗用普通邮件的附件发给我们,我们就能解密情报的内容。你试试,随便讲什么都好。”
    马逸明尝试着操作了一下,输入一段话之后,一按确定,从文档对话框里果然一跳一跳地跳出一大段文字出来,只不过那文章的内容和自己输入的文字风马牛不相及……
    马逸明明白了,这是一种“藏字游戏”,把自己要说的话文字打散,隐藏在一大段废话当中。接收文件的人会按文字间隔的数字规则破译其中的内容。
    杨教官微笑:“简单吧?是头猪都会。”
    马逸明忍了忍,说:“我要接收你的文件我也得知道你间隔字数的规则呀。”
    杨教官说:“你问得好。我们是根据发件日期的数字来确定当天的字数间隔规则的,而且我们的日子不是公历,是按中国的传统农历来计数的……这个操作对境外的人来说破译的概率会大大缩小。”
    听杨教官这么一解释,马逸明大为叹服:“这套东西真心不错。即使用普通邮件发来发去人家都摸不清套路。”
    杨教官说:“你小瞧了我们的敌人。情报领域很多黑科技,你觉得这套加密系统很厉害,我可以告诉你,这是最粗浅的玩意儿,只给菜鸟用的。等你以后加入了国安,还要接受更为专业的培训。”
    马逸明一愣:“什么?我要加入国安?”
    杨教官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多,轻咳两声道:“我说的是万一……”
    噢……马逸明松了口气。
    马逸明说:“杨教官,时间有限,你还有什么黑科技统统告诉我呗。我事情多……”
    杨教官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然后望着马逸明:“你觉得仅仅靠黑科技就能把事儿干成了?”
    马逸明小心地回答:“不一定吧。有很多因素决定的。”
    “嗯,你讲得对,不一定啊马逸明同志。”杨教官轻叹一声,“接下来的我就是要给你讲讲干情报工作的要点了。”
    “这也是培训内容之一?”
    “是的!我得给你洗洗脑。呵呵。”杨教官笑笑,“我看过你的资料,并且通过你局里的领导鉴定,给你做了一个人格分析。”
    “你的触觉感知、直觉感知、感性判断、理性判断这四个维度都很平衡,总体说来具有成为一个优秀情报人员的潜资。不足之处,在理性判断方面还需要加强……”
    马逸明听得费劲,说:“杨教官,你还是用大白话和我讲吧,您这样我听不懂。”
    杨教官歪着头想了想说:“好吧。大白话……咳咳。”杨教官说:“把你那软中华拿来抽吧……”马逸明连忙递上一支,
    杨教官抽了口烟,悠悠地道:“你知道我们党内的情报组织创始人是谁吗?”
    马逸明一愣,扯那么远……马逸明对军事比较感兴趣的,脑子转了转,试探着问:“总理?”
    杨教官点点头:“回答也算正确,你还是有些知识面。其实是有两派的,留苏派和本土派,总理是本土派。留苏派有两个杰出代表,李克农和康生,本土派有钱壮飞、熊向晖、胡底……”
    马逸明听得入巷,他喜欢这种聊天式的培训。
    “你知道这些杰出的情报人员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杨教官笑笑地问道。
    这下马逸明不敢在教官面前说话了,他知道开口愈多愈显得自己的幼稚无知。
    “嘿嘿。”杨教官微笑起来,“他们打架都不行!哈哈!都是翩翩书生。要认真说来,都打不过你。”
    噢……马逸明好像有点明白了,敢情杨教官真的在给自己洗脑了……
    “你知道国民党戴笠麾下的军统内部有个‘四大金刚’吗?”杨教官又开始讲古了。
    马逸明说:“我记得不全,好像是……”
    “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和沈醉。”杨教官淡淡地道,“这四个人都是杀手出身,武功高强,枪法如神。你知道他们的结局吗?”
    “都完蛋了?”
    “是的。都完蛋了!在和我们的对抗当中一败涂地,有的被自己人干掉,有的沦为阶下囚。”杨教官眯着眼回味着,好像在为那些曾经的敌人感到惋惜,“都是人中龙凤呀,可惜都没好下场。马逸明同志,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多,擅用武力是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错误我们党内也出现过,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中央特科同样拥有一批精通武术射击的优秀人才,结果因为杀戮太多全部暴露,导致整个上海地下组织全军覆没,给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马逸明知道杨教官说的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中央特科“红队”全员遇难的悲剧……
    杨教官顿了顿,继续道:“隐蔽战线和正面战场是不一样的,作战方式和战术有着天壤之别。我讲太多你也一下领会不了,我就讲一条你一定要记住,杰出的情报人员身上必备的条件,一是纯正的个人品性,二,是这个……”杨教官用手指头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智慧和头脑?”马逸明反应过来了。
    “是的。”杨教官点点头:“你的性格缺陷中理性思考略有不足,就是擅用武力解决问题,这是情报工作人员的大忌讳。一次出手之后当时很痛快,但后患无穷。这样很难干成大事……情报工作啊,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杨教官喋喋不休,仿佛面对的学生是一名情报人员……
    马逸明则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脑子里粗粗过了过,内心不服。老子本来就不是干情报的料啊。从非洲到澳洲,哪一次不是冲着发财或者逃命去的?和干什么情报不情报风马牛不相及,哪儿跟哪儿?
    碍于杨教官的身份,马逸明干脆闭嘴,由得他啰里吧嗦……
    “马逸明同志,我的这番谈话不是否定你的过去。你的履历很优秀。但是我最后告诫你的是,武力,永远是我们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一个人的武力值是有限的,人家一个人打不赢,可以多叫几个,甚至可以使用武器……”
    “一名隐蔽战线的杰出战士,一定要做到一条,那就是‘隐蔽!’……”
    马逸明纳闷儿,这是好像是把自己当成国安警察来培训了。在安大接受的培训可少不了打打杀杀的,射击格斗都是他娘的必修课……
    杨教官呱啦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最后认真地说了一句:“澳洲之行,你务必谨慎!”
    马逸明叹口气:“我知道了,谢谢教官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