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恢复榆林前卫!
作者:鲲鹏九变   回到明末做枭雄最新章节     
    偷袭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击得手,立刻远遁,以免被回过神来的敌人疯狂报复,进而遭受灭顶之灾!
    那么偷袭联军大营、火焚辎重粮草之后,秦锋是否立刻率队远遁了呢?
    没有!
    队伍没有立刻远遁,而是回到了之前的宿营地中,准备修整十天,再启程返回位于特默湖畔的天威军大本营!
    秦锋为何违背兵家常识,没有立刻率队返回大本营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要知道,这次偷袭联军大营,固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偷袭队共有四千二百二十九人,其中一千一百五十五人阵亡,余者半数负伤!
    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立刻返回大本营,只能在临时宿营地中修整一段时间,为负伤的将士们进行治疗!
    ………
    韩山君、马勇、马武身为将领,做战时身先士卒、奋勇冲杀,结果全都负伤了。
    负伤的将士太多了,随军郎中人数有限,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乎,秦锋将三人带进自己的雪屋中,亲自治疗!
    “要拔箭了,有些痛,忍着点!”
    “是,大人!”
    ……
    “这一下挨的不轻,后肋骨断了两根,内脏受到了震动,估计有些内出血,需要好好修养一段时间才行,期间不要剧烈活动!”
    “是,大人!”
    ……
    三人的情况是:马勇的左肩中了一箭、右腿挨了一刀,马武的双臂各中一箭、左肋挨了一枪,流了很多血。
    韩山君的后背挨了一铁骨朵,皮肤青紫了一块,没有见血!
    马家兄弟浑身是血,看着挺吓人,其实并不严重,只要拔出箭头,敷上金疮药、生肌散,再修养十几天就没事了。
    反倒是韩山君,看着没什么事,实则受了严重的内伤,若不及时治疗,会有性命之忧!
    治疗内伤,秦锋还是很在行的。
    首先,用烈酒对军刺进行消毒,割开背部那块青紫色的皮肤,将里面的瘀血全部挤出来。
    接着,将断裂的肋骨重新接好,敷上三花接骨散、麝香化瘀膏、追风活血膏,再用纱布小心的包裹起来。
    接着,用木条、牛皮、绳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肋骨固定板,固定在了韩山君身上,防止肋骨二次断裂。
    最后,熬一锅可以活血化瘀、养气培元的汤药,用来内服!
    ……
    秦锋早就预料到了,此番偷袭敌军大本营,无论成败与否,都会伤亡不小,因此在每一名将士的背包中都存放了药物。
    治烧伤的、治冻伤的、治红伤的、活血化瘀的、固本培元的、消毒杀菌的……应有尽有,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治完韩山君、马家兄弟的伤之后,秦锋又前往别的雪屋,帮忙治疗别的将士,一直忙碌到第二天中午,才将负伤的将士们全部安顿好。
    接下来,还不能休息,因为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防备敌军前来报复!
    这座临时宿营地位于马阴山北侧的一片丘陵地带中,非常隐蔽,周围则分布着多个又大又深的雪窝子。
    按理来说,女真军、蒙古军是找不到这里的,就算是侥幸找到了,也无法靠近宿营地,只能干瞪眼而已!
    话又说回来了,世上没有绝对之事!
    万一女真军、蒙古军找到了宿营地,又想到了穿过雪窝子、靠近宿营地的办法呢?
    为了稳妥起见,秦锋亲自带着人,在宿营地周围设置了大量带有预警功能的陷阱,并安排了一队士兵,日夜监视宿营地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刻禀报自己,如此便可万无一失了。
    第二件事:补充食物!
    队伍修整十天,要消耗大量的食物,原本携带的干粮不够用了,需要进行补充。
    冰天雪地、远离后方,无法征粮、无法打猎,如何补充食物呢?
    不必担心,秦锋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故而在用火焰连环马冲击敌军之时,特意留下了一些马匹,当场宰杀、肢解,而后由未负伤的将士们背回了宿营地,约有七八万斤马肉,吃上十几天不成问题。
    设置完陷阱之后,秦锋立刻命令士兵们,架锅烧水、烹煮马肉,接着全部切成小块,放进雪堆中冷冻起来。
    一旦女真军、蒙古军前来报复的话,将士们就将煮马肉收入背包中,立刻转移。
    转移过程中,若是饿了的话,将煮马肉放入怀中捂化就可以食用了,非常方便。
    两件重要的事情做完之后,秦锋又巡视了一遍宿营地,确定没有任何疏漏了,这才回到自己的雪屋中,依旧没有休息,而是取出笔墨纸砚,连写了四封书信。
    第一封信,写给留守大本营的乌云琪琪格、雷大鹏等人,告知偷袭成功的消息和队伍目前的情况,免的众人担心!
    ……
    第二封信,写给榆林镇总兵官—张定国,将战事情况简单的叙述了一番,并让其率领一支人马北上,支援自己一下。
    仗都打完了,还要什么支援呢?
    很简单:要支援是假,分功劳是真!
    张定国,性格软弱、武艺稀松,胆量不足、谋略不够,是一个不堪大用之人。
    然而这个不堪大用之人,却有两个优点:一是有自知之明,二是能成人之美!
    张定国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独当一面,于是主动退居二线,将榆林镇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秦锋,如此品行,令人佩服!
    投桃报李,君子之交!
    秦锋让张定国带兵支援,就是要将打败女真、蒙古联军的大功劳分其一份,算是对其主动让权的回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以后才能更好合作!
    ……
    第三封书信,写给三边总督杨鹤,将战事情况叙述了一番,向其报捷,并提出一个建议:上奏朝廷,恢复榆林前卫!
    榆林镇本来有左、右、中、前四卫,后来因为沙漠侵蚀和蒙古人不断侵扰,被迫废弃了其中的榆林前卫,将驻军全部撤回了内地。
    秦锋认为,趁着此番大胜之余威,应该恢复榆林前卫,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加强了榆林镇的力量,巩固了西北边防!
    二是可以以榆林前卫为基础,一点点蚕食整个河套平原!
    三是可以安置难民!
    流寇肆虐中原,百姓纷纷逃难,其中相当一部分难民逃进了陕西境内,人数约有三四十万之众。。
    难民们居无定所,急需要土地进行安置,否则就会变成流寇,进而扰乱西北大地。
    可是陕西境内,根本没有大量的无主土地用来安置三四十万难民,为了此事,三边总督—杨鹤愁的天天茶饭不思,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若是恢复榆林前卫的话,就有足够的土地安置难民了。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安置难民的问题,又充实了边防人口,对巩固边防大大有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
    第四封书信,写给当朝首辅—温体仁,将战事情况做了说明,而后许以重利、要求这位首辅大人全力支持恢复榆林前卫的事情,并向皇帝建议,加封自己为榆林前卫—卫指挥使!
    没错,秦锋要求重建榆林前卫,既是为国家考虑,更是为自己做长远打算!
    第一步,恢复榆林前卫,安置部分难民。
    第二步,以榆林前卫做基础,夺取整个河套平原,安置更多的难民。
    第三步,好好经营河套平原,使其变成一个人口众多、盛产粮食、富的流油的宝地!
    第四步,以河套平原为基础,占据西北地区。
    第五步,以西北为大后方,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
    很快的,四封书信全都写好了,并装进了小竹筒当中。
    而后秦锋走出雪屋,招来了金雕—闪电,让其展翅高飞,将四封书信送回天威军大本营,再用快马分别送往榆林城、固原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