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大本营真的失守了!
作者:鲲鹏九变   回到明末做枭雄最新章节     
    女真、蒙古联军大营修筑的极为坚固,兵器、铠甲储备充足,有两万精锐士卒防守,还有四员经验丰富的大将坐镇指挥。
    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十万大军前来进攻,支撑两三天都不成问题的!
    天威军区区五千人马,是如何在半个时辰之内,攻破大营的呢?
    这个问题,济尔哈朗百思不得其解。
    “狗奴才,天威军那边是不是来援兵了,一共来了几万兵马?”
    “回贝勒爷的话,天威军那边并未有援兵到来,他们真的只用了五千人马,在半个时辰内攻破了咱们的大本营!
    奴才之前看的清楚,他们来到大本营附近之后,并没有直接发起进攻,而是利用带来的东西,快速组装出了上百架霹雳车,而后对准我们的大本营,不断投掷一种西瓜大小的黑陶罐子。
    那些黑陶罐子落地既炸,炸出大团的火球和无数条火蛇,向四面八方蔓延开来,很快就将大本营烧成了一片火海。
    大营内的将士们顿时死伤无数,连塔拉齐、巴海两位甲喇章京都被活活烧死了,余者四散奔逃,而后天威军的人马轻而易举的冲进了大营,继续放火焚烧咱们的辎重粮草!”
    “真是一群废物,大本营内水源充足,天威军使用了火攻,你们不会取水灭火吗?”
    “回贝勒爷的话,将士们取水灭火了,可是根本灭不掉啊!
    您是没有看到,那些黑陶罐子爆炸之后,炸出来的火焰是橙黄色的,燃烧的异常猛烈,一旦沾在人身上就甩不掉了,而且用水浇、用力拍打、满地打滚全都无法扑灭,只能被烈焰活活烧死,那景象惨烈极了!
    对了,奴才看的清楚,有一些黑陶罐子落地未炸,摔的粉碎之后,从中流出一种又黑又粘稠的膏状物,气味刺鼻,不知是什么东西!”
    “又黑又粘稠的膏状物……气味刺鼻……”
    济尔哈朗突然想起来了,之前特日格送来的那份情报中提到过,几天之前,天威军大营中来了一支运输队,运来了上千只大木桶,里面装着一种又黑又粘稠的膏状物,气味刺鼻,名曰:石油。
    当时自己并未在意,以为是一种治伤、防冻用的药膏,与战局关系不大!
    万没想到,这种叫石油的东西竟然是一种大杀器,可以火烧连营、杀人无数……可惜当时未能重视起来,如今悔之晚矣!
    “贝勒爷,火速回援大本营吧!”
    “贝勒爷,快下命令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
    “不,现在回援,已经来不及了!”
    得知大本营被天威军的人马攻破了,在场的几名女真将领纷纷要求回兵救援!
    济尔哈朗略加沉思,叹息着摇头拒绝了。
    正北方向,天空中一片通红,可见大营内的火势极为猛烈,里面的帐篷、粮草、军械肯定都烧着了,现在回去救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而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旦知道大本营被攻陷的消息,人心一乱,本来占据上风的局势,必定会急转直下,那就必败无疑了,而且是惨败!
    事到如今,如何才能挽回败局呢?
    济尔哈朗思来想去,目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去端掉天威军的大营!
    天威军的主力人马或在战场上拼杀,或者去偷袭自己一方的大营,营地内最多还有八九千人,其中还包括伙夫、马夫、郎中……等战斗力不强的辅兵。
    自己手中有一万人马,都是军中精锐,再从战场上抽调一部分兵马,而后合力攻打天威军的大营,估计能有六七分胜算!
    只要拿下天威军的大营,自己一方就有了立足之地,就能得到粮草、军械的补给,而天威军一方则会无路可退、人心大乱。
    那样的话,这一仗,自己一方就赢了!
    想到这里,济尔哈朗不再犹豫,当既下达了两道命令:
    一是从战场上抽调出八千人马,加上未动用的一万人马,一起去攻打天威军的大本营!
    二是派出大量的女真游骑兵,在主战场周围不断转圈,专门拦截从大本营那边逃过来的溃兵,而后全部收容起来。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大本营失陷的消息,传到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耳中,从而影响到军心士气!
    拦截溃兵,可以拖延一点时间!
    时间,可以决定胜败!
    ……………
    长话短说。
    三更时分,济尔哈朗带领着一万八千人马,来到了天威军大营附近,随即将其团团包围起来。
    “勇士们,生死存亡,在此一战,有能率先攻上对方壁垒者,赏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骏马一百匹、壮牛五百头……官升两级!”
    “勇士们,冲呀!”
    ……
    面对济尔哈朗开出的高额悬赏,女真兵们的士气瞬间暴涨,大声呐喊着发起了进攻。
    首先是弓箭手们,列队推进到八十步左右,而后快速向壁垒上射箭,压制上面的天威军将士。
    紧接着,其余的女真兵向前猛冲,对壁垒发起了猛烈进攻!
    因为事发仓促,女真兵们并没有携带云梯、巢车、撞车、轒轀车之类的攻城器械,又如何进攻壁垒呢?
    有办法,用套索。
    只见女真兵们将兵器别在腰间,而后用力扔出长长的套索,牢牢套住壁垒上的垛口,再拽着绳索奋力向上攀爬!
    “砰……砰!”
    “噗通……噗通!”
    那知根本爬不上去,女真兵们像下饺子一样往下掉,其中一部分是被滚木礌石砸下来的,另一部分是自己滑下来的。
    原来最近几天,按照秦锋的命令,天威军的士兵们从特默湖中大量取水,不断浇到壁垒上。
    天气寒冷,水浇上去就结成了冰,又光又滑,向上攀爬的女真兵们没有借力的地方,故而纷纷摔了下来。
    “拼了,兄弟们,卸甲、再攻!”
    “不怕死的,往上冲呀!”
    ……
    面对光滑的壁垒,悍勇的女真兵们并未放弃,而是脱掉沉重的甲胄,顶着不断砸下来的滚木礌石,用刀剑猛砍壁垒上的冰面,砍出豁口之后,做为借力点,拽着绳索往上爬。
    砍几下、爬一段,再砍几下、再爬一段……前面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士兵就继续砍、继续爬,前仆后继,不畏生死,硬是爬到了垛口附近!
    “哗啦……哗啦!”
    “火……火……啊!”
    不想这个时候,守壁垒的天威军将士们改变了战术,不再射箭、砸滚木礌石了,而是倒下来大量的黑色液体,正向上攀爬的女真兵们顿时淋的满头满身都是。
    紧接着,又倒下来大量通红的炭火。
    炭火遇到黑色液体,立刻燃起了熊熊烈焰,将女真兵们变成了一个个的火人,摔下壁垒、痛苦哀嚎、满地打滚……却一点用都没有,最终全被活活烧成了焦炭,其状惨不忍睹!
    黑色液体,正是石油,准确的说是经过简单提纯的石油,容易燃烧,见火就着!
    石油从何而来呢?
    开采来的!
    大明朝能开采到石油?
    当然能了!
    其实很久以前,聪明的华夏祖先就发现了石油,并记载在书籍当中。
    《易经》:泽中有火!
    《汉书·地理志》:高奴有洧水,可燃!
    《后汉书·郡国志》: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
    ……
    北宋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沈括,更是给这种从地下冒出的可以燃烧的黑色粘稠膏状物命名为:石油!
    并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明文写道: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连古人都知道石油有大用,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秦锋自然更知道了。
    还知道在华夏大地上,石油储藏量最丰富的是东北地区,而石油埋藏最浅的是西北地区,有的油田距离地表不足百米。
    具体在西北地区的那个县境内,那就不知道了,毕竟不是专业学地理的!
    西北大旱,各府、州、县都需要大量的打井、取水、抗旱!
    于是乎,秦锋招募人手,组成多支打井队,奔赴西北各府、州、县,用先进的卓筒打井法,免费为百姓们打井。
    与此同时,告诉各支打井队的头目,一旦从地下打出了气味刺鼻的黑色粘稠膏状物,立刻以最快速度通知自己,重重有赏。
    结果前段时间,一支打井队在延安府—延长县境内打井之时,真的从地下冒出了大量气味刺鼻的黑色粘稠膏状物,而后立刻报告了上去。
    秦锋收到消息,立刻下达了两道命令:一是命令那支打井队,在出油的深井附近继续打井,数量越多越好,并让附近的打井队过来支援。
    二是将喷涌出来的石油全部收集起来,通过薛家商队运往白城子,再运到位于特默湖旁边的天威军大营中。
    石油运来之后,秦锋亲自指挥士兵们,用蒸馏法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提纯,而后制作成简易燃烧弹!
    并用这种简易燃烧弹,一举端掉了女真、蒙古联军的大本营,将不利的战局扭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