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杂货铺伙计
作者:江南雨纷纷   叶家的致富日常最新章节     
    叶老太太年纪大了,王春雨和李果儿又要照看家里的孩子,因此叶家也顾不上种菜去卖了。
    如今杂货铺每天早上卖的新鲜蔬菜,都是王小福家和叶平安家种的。
    叶家出钱从两家手上买菜,然后再拿到杂货铺里面卖。
    卖菜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能吸引很多过来买菜的妇人,还是很划得来的。
    天还没亮,王小福家里已经灯火通明的。
    王小福他姐王小云,这时正在厨房里做着早饭。小姑娘动作很麻利,没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一阵早饭的香味。
    而门口的小菜园里,陈婶子和王小福举着火把,正在采摘杂货铺那边要的蔬菜。
    这时正值初春,菜园里的菜不多,只有油麦菜,莴笋和菠菜可以吃。
    像是豆角,丝瓜,茄子这些都还不到时候,要再过一个多月才能吃。
    王家的菜地,种的蔬菜品种虽然不多,不过数量却很多,每样都种了一大片。
    靠着给叶家提供蔬菜和打猪草,以及给叶青青带孩子,王家这几年赚了不少钱。
    去年不仅把屋子重新修整了,还多建了两间屋子,留着给王小福成亲娶妻用。
    想着如今家里的好日子,陈婶子眼底尽是愉快的笑意。
    母子俩动作很麻利,莴笋、菠菜和油麦菜,每一样都割了10把左右的量。
    在角落里有一大片刚种上去没多久的红薯苗,前几天下过雨,这时候长得郁郁葱葱、鲜嫩水灵。
    陈婶子见状又割了几捆刚长出来没多久的红薯苗。
    鲜嫩的红薯苗,用来用猪油来炒特别好吃,镇上不少人家都挺喜欢的。
    母子俩把菜收拾了一遍,老掉的叶子去掉后,又全部清洗一遍,才细细捆扎好,看着既干净又水灵。
    紧接着,王小福的爹挑着满满的两桶水过来淋菜。
    这个菜园可是王家主要的收入,一家人看得就跟眼珠子似的。
    出门的时候,除了蔬菜王小福还带上了一大背篓的嫩笋。
    初春时候,正是吃笋子的好时机,王小云每天都会去后山那边的竹林,挖一些笋子回来。
    每年的春天,靠着卖竹笋,小姑娘也能赚上一笔不错的进账呢。
    王小福刚才忙活的时候,叶平安家里也没闲着。
    叶平安家里在村子的最外围,出门就是一条小溪,附近有好些鲜嫩的野菜,河里还有不少的水芹菜和一棵高大的香椿树呢。
    天还没亮,叶平安一家八口,全都举着火把在家门口挖野菜。
    野葱、荠菜、香椿和水芹菜各种野菜,不到两刻钟就挖了满满一大背篓外加一篮子。
    两个小少年家住在村子的不同方向,前后脚地来到了叶家。
    两人都带了不少新鲜的蔬菜,叶东林查看过一番后,把菜钱给了两个小帮手。
    两个小少年将东西都搬进驴车里面,这时驴车里面已经放着好些粮食以及各种干货了。
    加上还要带三个小家伙去书院,两人实在是坐不下。
    于是这两个杂货铺的新伙计,每天只能从村里走路去镇上。
    幸好镇上离得不远,走路两刻钟就到了。
    叶东林赶着驴车,把三个从出门开始就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家伙送到书院。
    回到杂货铺的时候,王小福和叶平安已经在那等着了。
    两人在杂货铺当伙计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对杂货铺的情况十分熟悉,麻利地把带来的蔬菜和各种东西放到该放的位置。
    三人东西刚收拾好,杂货铺就来了几位约好一起过来买菜的妇人。
    两个新伙计非常上道,马上就热情地迎了上去。
    叶东林早就将两人需要干的活分配好了,叶平安负责卖各种新鲜的蔬菜和鸡蛋。
    蔬菜的品种虽然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按多少文一捆结算的,也不用打秤。
    尽管还是新手,叶平安也能游刃有余地招待着过来买菜的婶子和大娘们。
    小家伙长得眉清目秀,嘴巴也甜,过来买菜的妇人还挺喜欢他的。
    前几天还有人跟叶东林打听叶平安家里的情况,想给他做媒呢。
    王小福则负责卖粮食和卖鱼,因为要打秤,人一多就有些手忙脚乱的。
    原本在柜台前收钱的叶东林,见他忙不过来,赶紧起身过去帮忙。
    以前杂货铺就只有叶东林一个人,每天早上卖菜的时候,都忙得像打仗一样。
    现在有了两个伙计的帮忙,早上这段时间终于不用手忙脚乱的了。
    三人忙活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把早上带过来的烤鸭、烤鸡、蔬菜和鱼卖了个精光。
    卖完菜,剩下的时间里,杂货铺一直都比较冷清,一个时辰里也就那么几个人过来买东西的。
    趁着这个时候比较清闲,叶东林就开始教两人认字。
    倒也不是叶东林人太好了,主要是在杂货铺卖的东西,叶东林基本上都会在货架上贴一张小纸条。
    上面会写上每个东西的价格,两人不识字,就看不懂这些东西的定价了。
    虽然可以直接死记硬背,把每一样东西的价格记好,但这样很容易记错。
    每样东西的价格,白纸黑字写明白了,直接他定的价格来卖,就能避免很多麻烦。
    早上卖菜的时候,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是两人还都适应得挺好的。
    只是认字和写字对于两个15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有些困难。
    叶东林明显感觉到,教他们比小七他们这些四五岁的小家伙,要吃力多了。
    一个月的时间里,杂货铺里面的货物的名字,两人也才学会了一半。
    虽然进度慢了点,不过两人却很勤快。
    下午的时候,总能看到杂货铺的角落里,有两位少年拿着毛笔,沾上水后蹲在地上习字。
    两人手上拿着的毛笔,还是小七他们淘汰下来的旧毛笔。
    虽然上面的毛都掉了一半,不过也不影响,沾上水还是一样能用的。
    而且两人还挺珍惜这次的机会的,毕竟在村里的学堂,一年也要二两银子的束修呢。
    他们现在当杂货铺当伙计,不仅能拿工钱还能免费认字,两人都非常感激叶东林。
    除了认字慢一点,两人学东西还挺快的,早上买菜的时候表现得还是挺不错的。
    叶东林心里想着,有个半年左右,两人应该也能独当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