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发面粉?
作者:魔王山泽   1992小乡村,养车成村中首富最新章节     
    如今生产力和技术力有限,于大为想把房子弄的一步到位,比如房间里面有卫生间,下面修个沼气池,再利用沼气池做成家用燃气管道这种,目前来看根本难以实现。
    再者如果按照后现代的装修风格,比如进门之后就是客厅,地面上铺上瓷砖,但外面是泥泞的道路,回家就等于弄脏地板。
    综合考虑之下,于大为接下来要盖的房子做了一个简化版的,等后面如果自己离开屯子,再想回来住的话,给房子再升个级也不晚。
    房子的事情可以先放在这儿,但仓库于大为极为上心,仓库选择的位置靠近东边老王家的院子,并且面积也做到了最大。
    不仅有两个专门停车的空间,还单独隔出来三间储物间,后期的时候放东西也好分门别类。
    比如说吃的东西,平时没用的废料,以及避免下雨被浇湿储存的柴火。
    于大为一方面是想物尽其用,一方面则是抱着未来拆迁的想法,上辈子拆迁的时候房身地,有建筑物跟没建筑物可是两天差地别的价格。
    后期他琢磨着自己混的好了就算了,混的不好还可以在拆迁之前再加盖一点。
    当然,对于大为来说这也只不过是件小事儿。
    吃过了晚饭,于大为便带着老婆孩子回前院你侬我侬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七月份到了,二燕跟阿贵顺利考上了初中,不过随之而来还有一个稍微漫长的暑假。
    因为放暑假的关系,于芳也从县里高中回来了,以前脸上还肥嘟嘟的胖丫头,一段时间不见都瘦了。
    老妈张云芹赶紧去镇上给家里孩子买点肉补补,还把自己养的鸭子杀了一只炖了。
    于大为这边房子的事情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弄着。
    原来的老土坯房子都扒掉了,包括狗窝猪圈,鸡架鸭架全都不要了。
    那些个鸡鸭鹅狗猪啥的,被于大为弄到了后院儿老爷子家,他们一家三口也来到后院住下。
    而盖房子的这些人,原本于大为是想找齐大肚子帮着找一下,但老爷子却不愿意麻烦别人,自己亲自带着屯子里的人开始打地基,建房子。
    房子是砖混,这次不论是红砖还是水泥,于大为都弄了很多,除此之外,还专门去了趟县里头弄了一些泡沫板回来,专门用来做隔温的。
    这样于大为跟韩静凡再住在房子里,也不会感觉到冬天冻头皮的感觉了。
    好些人不知道保温应该怎么弄,于大为近期也不忙,便主动加入其中,将上辈子工地干活的本事用出来。
    屯子里的老少爷们看的都啧啧称奇,本以为这小子修车就已经够厉害的了,结果还会盖房子。
    如今于大为在屯子里,应该是没谁不服气的了。
    于家屯于大为盖房子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河善村其他屯子那里,当初于大为帮着河善村通电这事儿大家可都还记着呢。
    一听说于大为盖房子后,有些个老爷们二话没说,从自家屯子来到于家屯,开始帮着干活。
    人多自然干的就快了,于大为对能来帮忙的人也是没少说感激的话。
    房子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干着,因为有老爷子在,于大为也就没怎么操心,之后开着小红车,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一趟镇上。
    除了给孩子买两套新衣服,顺带去面粉厂看看。
    段大海的面粉厂已经开工了,而且开工之后没几天就签了两单面粉生意,一个是县里面洗衣粉厂的,就是那个龙门洗衣粉。
    于大为不太清楚段大海是咋跟他们扯上关系的,但听说这里面还有梁老板的一份功劳。
    再有绥市也有一家玻璃厂,那边的采购也要面粉,还要大米,但大米这事儿段大海还没有落实。
    除了这两个算是大客户之外,段大海还去了县里面好些个批发店,零售商店,推销面粉厂的面粉。
    听段大海的说法是,大家都要了,但价格还是相对贵了一些,人家那些个有些名气的白面才那些钱,你这个芦河镇的小面粉厂还要同样价格,明显商户感觉不到好处。
    这也让段大海回来的时候在想,如何能把自家面粉厂的名气打出去。
    正赶上于大为来了,随后从一个人皱眉,变成了两个人靠在大门外的墙根底下皱眉。
    思来想去,还是于大为根据上辈子的经验,给面粉厂的白面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大发白面!
    初听可能觉得很普通,但于大为觉得越普通易懂的名字越好,未来好些个面粉,大米都是根据地名,植物名,甚至鱼的种类起的名字。
    就是让大家有一种感觉,看见了便能记住。
    未来二三十年是什么情况?大家拼了命赚钱的时代,不论各行各业哪一种人,都想要大发特发。
    而且本身东北这边还喜欢发面,蒸馒头啥的,大发面粉挺好的。
    段大海也揣摩了一下,感觉确实不错,便把这个面粉的品牌名确定下来了。
    挂面如今也做了一部分,于大为临走的时候,段大海还用丝袋子给于大为装了半袋子的挂面。
    剩下的事情,于大为感觉段大哥一个人肯定也能处理的很好,就没有耽搁对方的时间,开车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爪子跟彪子这两个人,也开始忙碌起来,至少两三天一次,两人开着一辆车要跑到县里和市里一趟去送货。
    面粉厂看情况也走上了正轨。
    这次去镇上,于大为没有碰见梁老板,想来应该又是出差了,自从有了配件经销商这层身份后,他回屯子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每天不是在县城里跟人喝酒,就是在绥市当中跟配件店老板们聊天。
    反正是一点回家的想法都没有。
    不过听大凤说,最近仓库里的配件又少了很多,而且还赚了一笔,于大为还是挺佩服梁老板这个人的。
    如他所料,对方是真的适合做销售。
    回去的路上,于大为想着再休息两天,就准备出去收车。
    主要还是以收勾机为主,至于原因,还是因为勾机的价值是所有工程机械里面最高的,也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几十年最受欢迎的。
    因为被市场需要,所以根本就不愁卖。
    于大为之前认识了县里职高的老师,这一次他想以技校的那位陆老师作为突破口,毕竟技校是有不少挖掘机的,学校里面应该会有人知道从哪收这个东西。
    收购机这个事儿,于大为从前没做过,如今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心里面捋清了计划以后,于大为又在家待了几天。
    期间因为考完试的关系,阿贵找到于大为,想要去厂子里面干几天活。
    主要是太长时间没干活,有点手痒了。
    或许从前阿贵还比较讨厌维修这种事情,但自从跟了师父以后,学习的时候总会想着修车其实也挺好的。
    本身就是个闲不住的年纪,先去厂子里帮忙这一点,于大为也能理解。
    不过思来想去,还是让阿贵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厂子里现在学徒那么多,根本不缺阿贵一个。
    不如让他暑假跟着自己去收勾机算了。
    阿贵闻言自然也是开心不已,甚至询问起了行程。
    于大为却没太着急,反而是有事儿没事儿的总往县里面粉厂跑,不断在段大海耳边灌输着面粉厂爆炸的危险。
    他怕万一自己收车忙起来,没时间过来,结果段大哥一个不小心真的把面粉厂给搞炸了,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于大为甚至还在镇上的广告店,自己花钱做了六七个长短不一的红色条幅。
    段大海有事儿去忙,于大为也没找对方,直接带着自家徒弟,看着哪块比较醒目,就把条幅挂在哪。
    “正不正?”于大为踩在木质的三角梯子上,扭头询问身后远处的徒弟。
    “左边歪了,往上一点。”阿贵仰着头,右手手掌遮住额前的太阳光,眯着眼睛回答。
    “歪了?”于大为赶紧将手里拽着的条幅左侧往上提了一下,“现在呢?”
    “歪!师父,要不我来吧。”阿贵感觉师父不太擅长做这种细致的活儿,迈步来到于大为脚下。
    他先是看着对方下来,将条幅的一侧交给他,随后迈步踩在了梯子上,阿贵扭头看了右侧一眼,心中有了计较,快速将手里的一侧条幅按在了墙上:“师父,你看看行吗?”
    于大为后退几步,站在条幅中间看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就这个位置,挺好的。稍等我把钉子跟锤子给你。”
    于大为快步走到墙根底下捡起地上的锤子和钉子,老脸还带着几分羞愧,没想到自己这空间想象能力这么差劲,比量了两三分钟,还没有阿贵一下子来的准。
    有点孬了。
    “弄完了这个,咱们再把剩下的最后两个找地方一挂就完事儿。”于大为递给自家徒弟钉子锤子的时候,还不忘给对方画饼。
    毕竟小孩子嘛,贪玩是天性,干活什么的,肯定是挺烦的。
    “大为?你这是干什么呢?”就在这时,身后忽然响起了段大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