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金子惹人爱
作者:比萨饼   狠宋最新章节     
    王坚煞有介事地道:“没错,今上在汉江北时本姓柴,到了汉江南改姓孟!”
    众人一致点头,完全相信皇帝是后周皇帝柴荣的血脉流传下来!
    “柴”通财,柴王爷、君财神、皇帝财神、天财星君,姓柴名荣!
    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被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尊称为中财神“柴王爷”,广受香火,时时祭拜。
    期间,励精图治、鼎力革新,兴修水利、整饬吏治,抑佛重教、开疆拓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五代十国时期最有能力和民望的皇帝。
    他是一位打败契丹的汉人皇帝,显德六年(公元前959年),周世宗亲征伐辽,直取幽州。在四十二天内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的土地。
    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今河北涿县南边的瓦挢关时,得知辽军已经望风而逃,平辽大功将成。于是,以瓦桥关置雄州,并登高台阅三军,足让汉人扬眉吐气,也令赵二望尘莫及。
    可惜天不假寿,他英年早逝,部将赵匡胤欺负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篡位当了皇帝。
    因为柴荣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成就,被民间尊为财神叀
    他的尊号包括“财神皇帝叀焙汀安粕瘛保这源于他的一系列政策和活动,如销毁铜佛造像呉灾造铜钱、引导百姓形成中国“泥塑佛像菩萨叀钡认八祝以及他的“推车经商叀钡拇说,这些活动象征着财富和繁荣。
    柴荣的这些行为和活动,使得他在民间被广泛供奉为财神,尤其是通过年画等形式,他的形象被广泛传播,象征着财源广进和富足。
    而今,孟之祥随意蹓跶,走在路上就踢到黄金,他没有财神的血脉才怪!
    当天中午,好消息陆续传出来,这块土地淘出了不少的砂金、碎金,顿时所有人的血液沸腾,如孟牧劳不当值时,立马捋起袖子去运土淘洗。
    因为皇帝说了,本周内这地里挖出什么东西来都归众人所有,这就是福利嘛,大家热烈起来,干得热火朝天。
    一时间众人丑态百出,除了王坚之外,什么文臣武将的纷纷去挖土方弄金子去了。
    皇帝有时找人都找不到他们,一问,哦,都去挖金子了。
    吕文信的儿子吕师诚是个统制官,被派到御营效力,他当时跟随众人一起,目睹了整个事情的全过程,并且亲自动手淘出了足有二两的金砂(包括部下的孝敬)。
    后来他带着金砂回去见父亲,说皇帝随手往地里一圈,就是金矿所在,在路上走,就踢到金子,吕文信听完他深为肯定语气的述说,半晌后道:“今上有大气运,难怪你大伯(吕文德)当不了皇帝!”
    民间的迷信风气本重,加上皇帝的神奇表现,他就成为了民间新财神,对他是战神的信仰犹在其次。
    因为他是活人,不便建庙香火供奉,因此众人争先佩戴有他头像的金币、银元作为护身符,并且流传出许多信奉他而得利的神异故事,更加坐实了他是财神的传说!
    ……
    孟之祥在莱州、招远驻跸,在他的指导下,在随行的四川盐井工程队的帮助下,找出了多处的黄金矿藏,金矿储量丰富!
    此地藏金地方不少是很深的,旁人根本挖不出来,而孟之祥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地质大学的高材生,清楚找矿的方法,同时他先前在四川挖井盐,他的盐业公司精通打井,能够挖井取样,从而了解地底信息。
    看着各种各样的黄金矿石标本以及打上来的岩芯,闪烁着金光,琳琅满目一大堆,众人叹为观止。
    军队在此挖金,大干快上,一些民众闻风而至,也赶来挖金,结果被军人们逮捕,双方吵起来。
    军人们说了:“这是皇帝的土地,不经皇帝允许,不许乱挖。”
    民众们则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过活,这里是我们的土地!”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军人们管他三七二十一,捉起来再说,问题是民众现在是皇帝的子民,这么个事儿属于民事纠纷,不可以大动干戈。
    本来江万里在的御营时,他把民事打点得清清楚楚,毕竟他熟悉律法,善于组织官员理事,从不用皇帝操心,他没赶来伴驾的原因是因为他在青州未能说服当地士绅和读书人配合新朝出仕。
    孟之祥看完江万里的报告,对王坚说道:“想不到一个死去鞑子的威望尚能影响至今!”
    死去鞑子是指原青州守将廉希宪,江万里在报告中说廉希宪在青州深孚人望,影响深远,主要是他广行德政,令人钦佩。
    据青州人所言,当时有大商人放贷于人,征收数倍的利息,廉希宪下令说:“年岁虽久,只需还一本一息,减轻了人民负担。”有诏书成儒士成为他人奴仆的,允许被赎身,一些权豪不听命,廉希宪强制执行,不怕得罪蒙古人,将这些儒士全部释放为良民。此外,他还注重发展教育,青州儒士深受尊敬。
    他为人清廉,不曾盘剥青州地方,与周边那些恨不得刮地三尺的达鲁花赤相比,堪称圣人。
    青州人感念其恩,对于新朝不感冒。
    当然,江万里有手段的,一是派发官帽子让士绅和读书人;二是起公家工程,让民间商人和民众获利。
    扔出肉骨头,自然有人来,但青州城影响最大的大儒白尚典拒绝出仕,哪怕江万里许其一个“同知”的官衔亦不得其来。
    “同知”是知州的副职,职司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在知州发布的官文上副署,没他签字,官文就无效。
    这职位重要,也是江万里所能给出最大的肉骨头,然而白尚典不为所动。
    他在城郊经营有一家“清河书院”,为山长,教化民间,门生弟子众多,影响很大。
    白尚典既不愿意配合,令江万里头痛,但不愿强求,因为儒士自有风骨,许多儒士拒绝出仕,江万里本儒士,岂能加害?!
    他遇到问题即行报告,不久后,皇帝旨意送达,江万里拜受后观阅圣旨,不由得心中一颤,因为皇帝圣旨写得清清楚楚:“仕大夫不为君用,罪至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