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买棉鞋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他明天能把亲事看成,我心头的这块病落下,该给小雅相看了。”
    沈素雅兴致勃勃地望着两边的小摊,没有搭腔。
    季温禾绕了一下,走到她身边:“相看成,这个月或者下个月,就能成亲了吧。”
    按照前面几个例子,他们家不会拖太长时间。
    兰秋华点头:“亲事看成,一个月内成亲,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早点成亲,两家都安心。”
    “兰婶,你们这里,若是谁家有老人去世,正打算成亲的人,要不要守孝三年?”
    “不用,咱们农家人没那么多规矩,守孝三年,孩子怎么办,年岁大了谁要。”
    “谁家儿子十五岁成亲,守孝三年,十八了,姑娘家也等不起啊,他自己到了这个年岁,哪个姑娘愿意嫁。”
    转头看着她:“你们家那边要守孝三年?”
    季温禾摇头:“没有,我只是听说有些大户人家,父母一方去世,要守孝三年。”
    兰秋华了然:“我也听人家说过,那都是大城州,京都,咱们这没那么多规矩。”
    她停住脚步:“温禾,先去买肉,还是买鞋,买鞋的话,咱们过了前面巷子口,就有一间鞋铺,你上次去他们家买得布鞋。”
    “买鞋,买完肉过来还要绕一圈,对了兰婶,现在菜市应该有卖玉米的吧。”
    “有啊,夏玉米。”
    村里人只种一季玉米,剩下的全部种白菜,白菜冬天好储存。
    季温禾跟在她们身后穿过小巷:“等会我去买几根玉米。”
    排骨炖玉米真的很好吃,用胡萝卜炖也不错,但她更偏爱用玉米。
    说实话,一斤排骨不够她自己吃得。
    三人来到鞋铺,店伙计热情地迎上来。
    季温禾问道:“棉鞋在哪里?”
    “客官,这边请。”将人带到右侧,“新上的样式,是客官自己穿,还是……”
    “我自己,还有我家人。”和他报了三个码数,“不要花样,就简单的棉鞋。”
    店伙计拿出四双棉鞋:“客官,您瞧瞧这四双如何,咱们铺子里卖得最好的,供不应求。”
    “咦。”沈素雅指着一个皮靴,“这个鞋子好看。”
    季温禾望过去,鞋筒上有刺绣,刺绣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低于三百文绝对买不下来。
    “客官好眼力,这双皮棉靴七百八十文。”
    ……
    三人同时在心里说了一句:好贵啊!
    “这棉鞋多少钱一双?”她看着手里的棉鞋,“上次在你们家买了四双布鞋,这次又买四双棉鞋,给便宜点。”
    “三十八文一双。”店伙计笑着说道,“客官,价钱不能再便宜了,咱们家从来不报虚价,实打实的最低价钱。”
    兰秋华拿过她手里的鞋子:“都是熟客,我们村里都是在你们家铺子里买棉鞋的,价钱再便宜点。”
    “客官,真的不能便宜,已经是最低价钱了。”
    “那这样吧,四双一百五十二,算个整数,一百五十文。”
    店伙计沉默了几秒,点头应下:“成,下次您多给我们铺子介绍生意。”
    “好说。”笑呵呵的把手中鞋子递给他。
    一小截麻绳,把一双鞋子绑在一起系好,付了钱后,店伙计把四双鞋放在柜面上:“三位客官慢走。”
    季温禾含笑点了点头,走出铺子后,好奇地问:“兰婶,您识字吗?”
    “我哪认识字,我只晓得一二三是怎么写的。”
    这三个字最简单,三条横。
    “那您算账好厉害。”
    她还要在心里默算一下,三十八乘四,四八三十二,写二记三……
    兰秋华笑着说:“别看咱们庄稼户不识字,算起账来,可不比镇上的账房先生差。”
    “嫂子,我识得几个字。”沈素雅歪着头,“我会写我自己的名字,是景竹教我的。”
    战乱前,有天在小河边碰见他,随口问了他一句自己名字怎么写,沈景竹便教她写自己的名字。
    “不错,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如果有人给你一张纸条,让你签上自己的名字,你可千万不能写。”
    她不解:“为什么?”
    季温禾回道:“因为那可能是借钱的字据,也可能是卖身的字据,村里有人让你签你也不要相信。”
    人心隔肚皮,往往害你的人,都是身边的亲人和熟人。
    沈素雅恍然大悟地点头。
    来到猪肉摊前:“熊老板,给我来两斤排骨,再来一斤筒子骨,还有一斤肥猪肉和一斤瘦肉。”
    熊耀光笑呵呵地点了一下头:“成,筒子骨送你了,不收你钱。”
    “哎,多谢熊老板。”
    “老板,给我称五两肥猪肉,也称一斤排骨。”兰秋华转头一直晃着她胳膊的人,无奈道,“买了买了。”
    沈素雅开心地合不拢嘴。
    熊耀光看着三人:“你们是一起的?”
    “对。”季温禾回。
    “成,那我送你们半斤筒子骨。”
    “多谢熊老板。”侧梦望着身边人,“今天沾了你的光。”
    “兰婶,别说这话,你们家买玉米,还是用豆角炖。”
    “娘,我想吃玉米。”沈素雅拉了一下她的衣袖。
    “等会去菜市看看,便宜买两根。”
    沈安国亲事看成不知要多少聘礼,手里的钱不敢多用。
    称好肉付了钱,三人去往菜市。
    街道边卖玉米的特别多,季温禾挑了一家玉米最大的,比她自己家里种得还要长出半截:“婶子,玉米怎么卖?”
    妇人拿起玉米,掀开布,篮子里放着差不多长度的玉米:“一文一根。”
    “给我五根。”
    “哎,你自己挑。”
    玉米虽然都很大,但都免不了被虫吃过一点。
    兰秋华也挑了两根。
    付了钱,三人往回走。
    沈素雅问:“嫂子,你还要买什么。”
    “我没什么要买得了,你们呢?”
    “我们也没有。”
    “那去周家米铺。”沈榕山不晓得有没有回去。
    走到半路,忽然想起来:“兰婶,哪里有卖擀面杖和面板的。”
    “一年吃不上几回饺子,你家要用就去我家拿,镇上卖得贵,你们家想买,就让榕山去木匠家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