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沈家村以前的事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兰婶,我来了。”
    她喊了一声,推开院门跑进屋,衣摆被雨淋湿了。
    “待会回去一定要和沈大哥说,让他买把伞回来。”
    面前的裙子也被雨淋湿了点,幸亏今天穿得是麻鞋,不是布鞋,不然全都湿透。
    “嫂子,你来了。”沈素雅从她的房间探出头。
    “是啊,吃过饭了没。”
    “早就吃过了。”
    上次做衣服有了他们几个的尺寸,兰秋华已经裁好了两身:“油纸伞可贵了。”
    季温禾脱下蓑衣,搭在一边的篮子上:“最低多少钱一把。”
    “一百五十文,有花样的更贵。”
    农家人买不起,都是穿着蓑衣。
    她惊讶道:“油纸伞那么贵啊。”
    “可不,要刷桐油,听说做起来也挺麻烦的,我从卖伞的铺子门口过,往里一瞅,各种各样的伞,好看的紧。”
    就是太贵了,花那么多钱买一把伞,她是万万舍不得的。
    季温禾走到她身:“那也得买一把,家里四个人,一到下雨有个人出去,三个人就得在家里待着。”
    “而且蓑衣不太好穿,可能是时间长了,总感觉不遮雨,会弄湿衣服。”
    “那你让榕山去镇上带一把伞回来,不用买花样的,那东西不像衣裳,天天穿在身上,下雨才用得着。”
    “嗯,让他买一把最便宜的就行。”买太好的,弄坏了她也心疼。
    兰秋华拍了一下肩膀,一只大蚊子死在了她手心:“隔着衣服都能咬人。”
    “蚊子嘴巴长,能穿过衣服的缝隙,山下还好,一到晚上,山上蚊子太多了。”
    所以家里都是天没黑就赶紧吃饭,吃完饭进屋睡觉,不在外面逗留。
    “兰婶,我发现养鸡鸭鹅也不咋好养,春天最好,野菜多,冬天不好养。”
    “还有一下雨,荒地那边好多苍蝇。”
    “是这样的,你就是家里什么都不养,也会有苍蝇的。”
    他们早就习惯了。
    兰秋华指着墙角的篮子:“你把篮子递给我。”
    又接着说道:“哪里都有蚊子苍蝇,除非你住在天上。”
    季温禾笑道:“哪怕住在天上,家里只要有荤腥,没有及时处理干净,还是会生苍蝇。”
    前世租房子住过二十几楼的,也一样有蚊子和苍蝇,只是一两个,少而已。
    “对了兰婶,冬叔家的宅基地,现在是里正家的了吧?”
    她点头:“沈大冬不是把田地和宅基地都卖给里正了吗,那自是他家的了。”
    扭头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就是好奇卖了多少钱,我们家打算买水田地,旱地不买,已经有荒地了。”
    还有宅基地,她不打算买在一起。
    村里那么多空地呢,给他们选两处,不想三家挨在一起。
    现在想有点早,等到那时候再说吧。
    “只买水田地,价钱得高出几百文,我看你倒不如连旱地一起买。”
    “可是已经有三亩旱地,要那么多旱地干嘛,我想要水田地。”
    以后要把西边的荒地全部买下来,旱地就更多了。
    “你这么说倒也是,就是得多出几百文。”
    兰秋华拿过针线,接着说道。
    “里正家好地舍不得卖给你们,中间的水田地价钱更高,看你们手里有多少钱。”
    “山脚下的水田地虽然不咋好,但要是照顾好了,收钱也不错。”
    季温禾点头附和:“我是这样想的,荒地那边不是有水坑吗,过段时间就要给他们换水。”
    “那水浇到田地里,把地养肥,等稻子收成了,找人过来犁地,把地里石子好好收拾一番。”
    “您也说里正不会把好地卖给我们,我就想把旁边三块地全部买下来。”
    兰秋华扭头看着她:“三亩地,最少也得花六两。”
    “婶子是这样想的,你家里不是想买驴车吗,今年就不着急买地,等明年再买。”
    “有了驴车,你们能去更远的村子卖货,那钱赚得就更多了,明年再买水田地种稻子,种麦子也行。”
    拍了拍她的手:“你们不好老去人家借驴车用,万一哪天人家不想借了,你们还得自己去镇上挑货回来。”
    “婶子觉得,你们先买驴车,等驴车买了后,再存钱买田地。”
    季温禾沉思了许久,缓缓开口:“婶子说得也有道理,我回去再考虑考虑。”
    等回去和沈榕山再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先买驴车,田地明年再说。
    到了中元节这天,饭做好之后,四个人去上坟烧纸。
    这里的中元节很简单,上坟烧个纸。
    不对,应该说乡下人家过中元节很简单,不像镇上,会放河灯祈愿平安,祭拜祖先。
    祭拜完之后,从坟地出来,季温禾忽然问:“沈家村以前是不是个大村?”
    “对,后来渐渐落败了,到我们这一代村里只剩下二十几户人家。”
    “遇到战乱和荒年,迁走的迁走,去世的去世,村里只剩下十几户。”
    “山外村子以前人更多,不少人被抓去当壮丁,咱们周围的村子里,恐怕回来的只有我一个。”
    “难怪他们都传你……”原来是之前没有活着回来的,所以才断定他也死在战场上了。
    走在山脚下,沈榕山望着村里的方向:“那时候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乱才会停,怕又过来抓壮丁,很多人迁走了。”
    “战乱平定后,逃荒的人就在村外住了下来,村子里的人这才多了起来。”
    “咱们村要不是里正不同意,村子里也会有很多人。”
    “那以前村子里没有祠堂吗?”
    按理说大家族都有一个祠堂的。
    他点头:“听我爹说,在他小时候是有的,后来被人一把火烧了。”
    “族老们商量着重新盖祠堂,最后也因为各种事没有盖成。”
    季温禾好奇地问:“是谁呀?居然敢那么大胆把祠堂给烧了,族老气得能把他的皮剥了吧。”
    “长辈们之间的一些事情,爹没跟我细说,那人烧了祠堂被赶出沈家村,从此再没回来过。”
    不行,她太好奇了,一会得去找兰婶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