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何玉香话家常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应当是给了,等榕山回来你问问。”
    季温禾应了一声:“兰婶,荒地边要不要挖一条水沟。”
    她记得鸭子和鹅会到水里游。
    “你挖也行,不挖也行。”想了想改口,“你还是挖个吧,咱们村里的吃水都在小河里,不会让你把鸭鹅赶进去的。”
    脏了水,人家怎么挑回去做饭。
    “等沈大哥回来,我和他商量商量。”
    看挖在哪边好。
    地契已经拿回来,可以着手架篱笆了。
    晌午回家吃完饭,季温禾拿上铁锹,站在荒地头,思索着挖在哪里好。
    靠西边不行,拎个水还要多走几步。
    要不就挖在东边的地头,水还能挑去浇地,换水省走几步路。
    说干就干。
    三块地,挑了中间的,挖一个小水坑。
    现在它们小,不用挖太大,等长大了水坑在扩大。
    地里的野草没锄,季温禾懒得先锄草在挖坑,直接开挖。
    挖出来的土丢在旁边的荒地里,边上留出距离,用来架篱笆。
    “呦,温禾啊,你在地里挖坑做啥?”何玉香笑呵呵地走过来,好奇地问。
    她放下手中的铁锹,扭头看去:“何婶,挖个坑给它们下去喝水,下去玩。”
    指着旁边地里的鹅苗。
    “我记得你家不就一块荒地吗,你在旁边的地挖,让里正知道可是会挨说得,还是你们家地买下来了。”
    季温禾故作无奈叹息:“是买了两块荒地,水田地买不起,家里人口多,家里的地收成哪里够吃啊。”
    “这不和他商量了一下,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再买两块荒地,养个一年,明年差不多能种菜了。”
    何玉香点头:“是啊,你家那三分地太小了,种菜都不够吃,家里都是男子,胃口大。”
    “荒地养好了,收成不比东边的地少,就是得有耐心,好好养着。”
    随即又说道:“不过你这三块地买亏了,干嘛不多等段时日,攒钱买东边的地。”
    季温禾转头看向东边:“何婶,您应当晓得,我们买地要从里正手里买。”
    她点头:“嗯,这我知道。”
    每个村子都是如此。
    “地里正家在种,马上快种水稻了,我们要买地,得等到水稻收成后,里正才会把地卖给我们。”
    “等得大半年,倒不如买了荒地,细心养护着,没准明年开春就能种了。”
    心道:我的想法怎么能告诉你呢,买荒地自我的打算。
    何玉香一想也是,不过她还是觉得亏大了,替他们不值。
    不是自己的家钱,说太多免得人家嫌烦。
    于是笑着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如今你家有三块荒地了,旁边的这两块里的草不锄啊?”
    季温禾挖着土,气息有些喘:“要锄,想着等篱笆架起来,让它们在里面跑跑,过几日在锄。”
    何玉香走到门边,望着里面的跑得欢的小鸭苗和鹅苗:“温禾啊,等它们下蛋你是要拿去镇上卖不。”
    “那是自然,听说鹅蛋和鸭蛋贵,买得人多。”
    鸡蛋三文一个,鸭蛋五文一个,鹅蛋六文一个。
    不过看大小,有得鹅鸭吃不好,下得蛋小,就会低一文。
    鹅蛋她吃过,营养听说也比鸡蛋高,具体她没有了解过。
    “那你们打算挑去村里卖不,要是去村里卖,价钱和镇上一样?”
    “一样,我辛苦喂养出来的,价钱不比别人高,但也不会比镇上的便宜。”
    季温禾明白她问得意思,她又不傻,能多赚为什么不多赚。
    在村里卖低一文,镇上多赚一文,任谁都会拿去镇上卖。
    何玉香了然地点头,她想价钱比镇上便宜的话,可以从她家买呢。
    “对了何婶,秀才叔的私塾开起来了,有人来没?”
    “唉,几天了,没人来。”
    要是搁以前,这会家旁边得坐着不少孩子,大声读书呢。
    “公爹说了,今年怕是没什么人来,明年或许会好点。”
    “如今家里缺钱,指望我丈夫一个人在镇上做工,家里吃不消啊。”
    “年前公爹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挨过来,家里人快吓死了,好在公爹撑过来了。”
    季温禾听沈榕山说过,他去瞧过人,那时沈青阳脸上带着死气,村里人暗地里说人活不久。
    “人总会有个头疼脑热的,好了便好,有秀才叔在,家里也能轻松些。”
    “是啊,我要照顾三个孩子,拿回来的绣活做不了多少,婆婆帮我照顾着,要不然我一个人哪能顾好三个。”
    何玉香一想起家里的三个孩子就头疼,老大还好,过了调皮的年纪,能帮着家里做些事。
    老二和老三不行,每天读了书,写了字,到处在村里乱转,怕他们偷偷上山,时不时的要去看他们在干什么。
    季温禾站在旁边歇了会,笑道:“何婶好福气,三个儿子。”
    “我想要个女儿的。”
    “那就再要一个呗。”
    何玉香摇头:“公爹不同意,他想要孙子,不想要孙女。”
    “......想不想要,还不是看你们夫妻俩。”
    沈青阳骨子里也是个重男轻女的。
    “其实我之前怀了一个,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村里人都知晓。”
    “去镇上把脉,大夫说是个女儿,回来和公爹一说,让我们别要,有三个孙子够了。”
    她劝过,既然怀上了就留下,可婆婆和丈夫都不想留,最后没办法......
    季温禾想不明白:“何婶,那日去你们家借书,我听他说,秀才叔晓得我识字后,还让家里人跟我学认字。”
    “我听着,秀才叔不像是重男轻女的,不像别人会说,女子读书有什么用之类的人。”
    “那是你不晓得,别人家的事跟他无关,到了自己家头上,自是不一样了。”
    他说养女孩没用,送她们去读书更不值得。
    别人家的姑娘会识字,花得不是他们家里的钱,当然不会多说不好听的话。
    她公爹顾着大面子,明面上知道她识字,会夸奖,可心里依然认为女子读书无用。
    季温禾对沈青阳的好感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