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和锦绣坊老板谈生意2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季温禾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杨老板,别的地方我不敢保证有没有,毕竟我没有去过。”
    “但是我可以保证,咱们镇上没有,相信您也是第一次看到吧。”
    她确实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图画,脑海中已经描绘出上色后会是什么样,包括绣出成品出来。
    但是她不能在脸上表现出自己有多喜欢,不利于她压价。
    杨老板把画放在台面上,语气淡淡:“姑娘,你想怎么和我合作?”
    季温禾听着她的语气,心中十成的把握只剩下八成:“杨老板想怎么合作?”
    她第一次和人家谈生意,没有经验,想听对方说出合作的条件。
    她笑了笑:“我想听听姑娘的意思。”
    ……又回到她身上了。
    沉默一瞬,缓缓开口:“五五分。”
    杨老板忽然一笑:“姑娘,五五分不合适,料子我出,棉花我出,针线也是我出。”
    “姑娘只是出点子,相比下来,我太吃亏。”
    季温禾和她对视,信心十足的模样:“杨老板想多少?”
    “二八,你二,我八。”
    她摇了摇头,拿过一旁的画和炭笔:“太低,虽然我只出了点子,可说下来,没有我这个点子,杨老板又如何赚钱呢。”
    杨老板见她拿着炭笔,要把作好的画涂抹掉,连忙拉住她的手:“三七,不能再低。”
    三七还是不符合她心里的预期。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新奇的布偶娃娃,只要一面市,绝对会受到姑娘们和孩子们的喜爱,不愁卖不出去。
    季温禾装作无奈地叹息:“杨老板,我是诚心想和你合作的,咱们做不成生意也能做朋友。”
    镇上又不只是她一家做刺绣的。
    “我想长期合作,绘画的样式也不止图上这五个,再说长远一点。”
    “您去大城洲开一个铺子,每个月或者两个月出一款样式,那绝对不愁卖不出去。”
    杨老板松开她的手,示意跟着她去往后院。
    到了屋内:“姑娘请坐,方才外面人多,不方便谈。”
    季温禾点了点头,坐在她对面。
    “姑娘,大城洲生意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做,我说句实话,我们一家不是本地人,五年前搬来的。”
    “那时我们家也是开着刺绣铺子,很多人在我们家拿货回去做,有个姑娘绣了一款样式,听说是京都盛行的。”
    “铺子里卖得特别好,正当我们一家高兴时,一个男子找上门,不许我们再绣那个样式。”
    季温禾不解:“为什么?”
    这里应该没有抄袭的说法吧?
    她叹气:“许是见我们家卖得好,他们家也绣了同样的样式,但因价钱比我们家高,卖得不如我们卖得好。”
    “所以你们放弃了?”
    “不放弃能如何?他们早已和官府打好了关系,又隔三差五的派地痞流氓到我们铺子里捣乱。”
    “闹到最后,铺子里再也没有生意,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会来到铺子里捣乱,没有办法,我们搬到了这里。”
    他们反抗过,可是没用。
    她丈夫被打得鼻青脸肿,孩子被吓得不敢去学堂,不离开不行。
    季温禾垂眸,大概明白了她在担心什么:“杨老板,每做好一个样式,你不妨给县令的妻女每人送一个去。”
    “只要和他的妻女打好关系,日后有麻烦和她们说一声,她们定会帮忙。”
    杨老板摇头:“未必,我们能送,别人也能送,你不要觉得这些当官的,送了东西就会记住你。”
    “他们只会记住送得最多的那个人,我家都是小本生意,没有钱和那些大铺子比谁送的钱多。”
    “杨老板,我并不是只是这个意思。”
    “哦?你说,我听着。”
    她发现了,眼前的女子话语间并不像农家人出来的,侃侃而谈,倒像是读过些书,见过些世面的。
    季温禾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在每个布偶的背面,绣上你家铺子的名字。”
    “并且在每个特定的日子里,出一个限量款,比如六月的端午节,我们可以出一个粽子的抱枕。”
    “限量款的意思是只出二十个或者五十个?”杨老板问。
    “对。”又接着说道:“搞活动,设定一个价钱,比如在你们家消费一百两,再另外出一个样式,免费送给符合消费要求的人。”
    “送得咱们可以做小点,而且送得这些也可以算是限量款,定个截止日期。”
    “比如五月三十号,凡是在铺子里消费不满一百的,不送,满100的,送。”
    “对了,杨老板可以做一个小卡纸,正面写着你们铺子的名字,背面写着活动要求,期限,满足金额等等。”
    “杨老板刻一个自己的印章,满足要求的人收回卡片,并在卡片上盖上印章。”
    “为了防止有人冒充,回收时在卡片上写上姑娘的姓,记账本上再写上姑娘的姓,打个勾。”
    “这样应该就能减少冒充,而且你们做生意的记性好,来过铺子的大部分都能记得,也可以不用那么麻烦,看杨老板自己。”
    杨老板静静地听着,越听越觉得她绝对不是乡下姑娘。
    犹豫了一瞬开口问:“姑娘家以前是不是做生意的,后来家道中落,沦落至此?”
    要不然她怎么能对生意那么精通,说出这些话来。
    季温禾笑着摇头:“我就是一个农家女子,只不过运气好,逃荒时碰到一位去过塞外的老人,都是从他那听来的。”
    “已经很久了,他人怕是不在了,那时候听了没放在心上,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得看杨老板自己做决定。”
    “我对做生意是一窍不通,说得话要是不合适,杨老板也别生气,就当我胡说。”
    杨老板舒展开眉头,笑意吟吟,对她似乎亲切了很多。
    “我瞧着姑娘不是一般人,不过你放心,我无意打探你的过去,我也不会对别人乱说。”
    “这样,咱们四六分,你四我六,但是有一点,和我合作之后,你不能再和其它铺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