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沈流云要八根木簪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她夫家有钱,又在镇上当官,流云不嫌弃你们,她丈夫的家里人就未必了,以后啊,你少去找沈流云。”
    “哦,知道了。”
    瞧着嘟着嘴,不高兴的样子,季温禾笑笑:“等她回来,你去找她说说话,不久待。”
    “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流云姐回来也待不了多久,他们家里又没她住得地方。”
    沈素雅望着自己的屋子。
    “娘,我的屋子给我留着,等我成亲后想回来了,我还能住。”
    兰秋华拿起针线:“那你得看你嫂子同不同意,你大哥成亲了,说个好姑娘,能同意就给你留,要是不同意......”
    眼看着小姑娘要委屈地哭出来,季温禾连忙开口,制止她继续说下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哥哥那么疼你,一定会给你留的。”
    “对了兰婶,过两日沈大哥要去借驴车去镇上,你们家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
    兰秋华抬头:“借驴车去镇上,是打算多进些货回来?”
    “对,现在这样来回跑太浪费时间,人也累,不如一次多进点货。”
    “兰婶,进回来的货能不能放在你家,挑上去怪累人的。”
    晚上回去和沈榕山商量商量,进多少货。
    “成啊,安国不在家,那屋我收拾的很干净,放他屋里的桌上,地上也行,有筐,不会弄脏。”
    沈素雅因着刚才的事,心里还不高兴,赌气地说道:“嫂子,给我带三个肉包。”
    季温禾没急着回答,先看了一眼对面的人。
    兰秋华晓得她在生气:“温禾,你让榕山带两个肉包回来。”
    “不,我要三个。”
    “三个你自己给钱,两个我给。”随即又说道,“两个都给你吃。”
    季温禾笑道:“兰婶,你是她娘,小雅怎么会自己独吃两个肉包,当然是一人一个。”
    三个肉包,她是想自己吃两个,一个给她娘吧。
    要是不赌气的话,一人一个半。
    沈素雅气呼呼地:“我就要三个,我自己吃三个,一个都不给你。”
    兰秋华无奈,妥协道:“好好好,买三个,我给钱,你去屋里拿钱去。”
    等她离开后,轻声叹了一口气。
    “嫁了人的姑娘,就是人家的人了,家里的事都是儿媳妇做主,得顺着儿媳妇来。”
    “我是想留着一间屋子,等她回来住,可要是儿媳妇不同意,我也不能强求,免得安国两口子吵架,闹得家里不安宁。”
    “而且等安国有了孩子,自然是要给孩子住的,我们家没那么多钱多盖一间房。”
    季温禾张了张嘴,想好的说词到嘴边改了:“兰婶,日后和儿媳妇好好商量,没准她会同意呢。”
    再疼女儿,最终还是儿子重要。
    别人家的事,她不好管得太多。
    兰秋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沈素雅拿着钱进来,交给她:“嫂子,给。”
    季温禾接下,放到荷包里:“别得没有东西要带?”
    “没了,吃食在你家买,其它家里不缺。”
    她丈夫和儿子不在家,买得面吃得慢。
    正说着话,院外响起沈榕山的声音:“温禾。”
    季温禾放下针线,疑惑地来到院中,看见他身边站着沈流云,更加疑惑了。
    “沈大哥,流云。”
    “嫂子。”沈流云望着她身后跟来的两人,“兰婶,小雅。”
    “哎,流云回来了,这是来?”兰秋华不解,她来他们家能有什么事。
    沈榕山解释:“她找你买簪子。”
    “对,嫂子,我大姑子们很喜欢,让我来找你买几根。”
    说是买,其实是让她送。
    为了和大姑子们处好关系,她也不在乎这几文钱。
    “流云,簪子没做好,你要几根?”
    兰婶才绣出一对眼睛,还没缝上呢。
    竹叶球有,前几天卷了很多。
    “要八根。”
    季温禾诧异:“那么多。”
    沈流云点头:“三个大姑姐,还有五个外甥女,一人一根。”
    她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戴着不合适。
    “你得等到下午,家里没有做好的,丁香紫的布料没有了,用其它不同的布料,还是都做一样的。”
    “做不一样的,让她们自己挑,我未时初回去,那时能做好吗?”
    季温禾看向身边的兰秋华,她说:“能。”
    不用等到未时就能做好。
    沈流云笑着点头:“好,我未时再来,兰婶,嫂子,小雅,我先回去了。”
    “哎,慢走啊。”
    “温禾,我回去了,晌午回家吃饭,做好等你。”沈榕山道。
    “好。”她得抓紧缝小猫头。
    竹叶球在家里,又跑回去拿。
    兰秋华坐在床边,听到来人气喘吁吁地:“急啥,晌午前咱们能做好。”
    季温禾深吸了一口气:“我怕来不及。”
    “来得及。”
    沈素雅在旁边打着络子:“娘,流云姐的衣服真好看,是绸缎做得吧。”
    “应当是,一眼看出料子贵,我没细看是什么料子做得。”
    沈流云一身红色衣裙,头上带着玉簪,手上带着玉镯,比大婚时朴素了些,但气质依旧不减。
    季温禾瞧得出,沈流云很幸福,新婚燕尔,蜜里调油,希望男方能对她越来越好。
    晌午做完簪子,才收拾东西回家。
    拎着篮子往山上走,看到烟囱冒起袅袅白烟,哼着小调,心情极好。
    沈榕山在灶台后面烧火,听到屋外的小调声,眉眼带笑地看着厨房门口。
    “沈大哥,我回来了,都做好了,就等着她来拿。”
    季温禾将篮子放在板凳上,坐在一边。
    “沈大哥,兔笼子你做好啦。”
    院子里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笼,长有一米五,宽差不多一米,中间隔成两个空间,做得很大。
    “兔笼子简单,下午我去里正家借铁锤。”
    季温禾来到笼子旁边,伸手晃了晃,还挺结实:“沈大哥,中间为什么要隔开啊。”
    沈榕山掏出灶底没烧完的木柴:“师父抓了三只兔子,两只公的,一只母的。”
    “我知道啊,你说过。”
    “两只公的和一只母的不能放在一起养,公的会打架,争地盘。”
    他拿着冒着烟的木柴出来,用水浇灭火星。
    “两只公的分开,随便一只和母兔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