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书法
作者:景安于霞   每天打卡,我暴富最新章节     
    听着南时越的话,景九思陷入了沉思,却又很快恢复过来。
    拉着南时越的手朝着两侧的摊子里,人最多的地方走了过去。
    走进了才发现,这边不仅卖文房四宝,还有很多人在这边写毛笔字。
    现在围在周围的赫然是博客上小有名气的书法家,骆琴,此时,她正端坐在书桌前,手握毛笔,写着大字。
    一边竟然还有摄像头对着她拍摄。
    景九思垫着脚瞥了一眼,在直播,屏幕上都是清一色夸姐姐是才女,姐姐好厉害的。
    “走,咱们也去写写!”景九思拉着南时越的手直接走了进去。
    也多亏了系统这几天签到签的乱七八糟的,还有什么大礼包送的,一些技能书什么的,不然景九思还真不会什么书法,
    周围的人瞧着景九思的装扮,眼中闪过惊讶,懂行的人瞧着这一身纷纷让路,生怕一不小心触碰到给弄坏了然后赔钱。
    走到最角落,没什么人,倒也安静。
    提笔就写,砥砺传承四个大字悦然纸上,站在身旁的南时越满意点了点头,对景九思的身份又多了一丝好奇,但也没有安排人去调查。
    “九思的字,甚好,有自己的风骨,年纪不大,会的还挺多。”南时越夸赞着。
    听到这话的景九思,脸上微微泛红,“嘿嘿,我会的还挺多,不敬,在国外没什么事就自己练着玩玩,业余!业余!”
    说这句的目的就是在给人打预防针,谁知道系统会不会在送什么技能啊?
    写完之后,便放下笔,跟着南时越去欣赏其他人的书法,因着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便是站在外围,她也认真仔细听他们的谈话。
    基本上都是在称赞骆琴的字写得好,小小年纪,书法造诣不输那些当代有名的书法家。
    关键这一看就是家学渊源,自幼耳读目染,骆琴身上有股书香门第的气质,再加上她适当的露了一手,立刻就引起全场称赞。
    景九思挤到前面便看到那一幅漂亮的楷书,字迹端正工整,一笔一划都极有章法,这一定是系统的练过。而且是按照极其严格的要求练习的,不然写不出这么规范漂亮的字。
    确实漂亮,一般人不系统的练上几年肯定写不出来。
    从这方面来说,骆琴确实厉害,受得住众人夸赞。
    不过,正是因为这字太过于规整,看着就有一些死板,景九思是不太喜欢这种规规矩矩的写法。
    在外国这么久,她都是自由的,没人拘束着,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所以她的字是张扬肆意,给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要不要去试试?”南时越说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
    景九思瞧着也有点几分意思,点了点头。就是非遗展中的一个小环节,调动观展众人的积极性,就算是有奖品,估计也是非遗展的纪念品。
    她哪知道,这可是南氏集团牵头的非遗展,怎么可能这么普普通通?
    南氏集团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宣扬Z国的传统文化,这次非遗展里面设置的小比赛,其实是为了接下来的一档国风综艺甄选老师,评委,素人嘉宾等等人选。
    今天刚好是书法比赛。
    骆琴就是冲着这个才过来的。
    其实,但凡是景九思认真看过非遗展的宣传单,就能看到关于书法评选的详细介绍。
    可偏偏这孩子就是纯粹过来看展的,完全没有注意宣传单。
    骆琴看到景九思样貌,眼中带着惊艳,又听到两人的话开口说道:“今天的评审是吴清叙老师,吴老师一向要求严格,尤其是在书法方面,小姐姐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声音轻柔,是个大家闺秀的典范。
    景九思听到吴清叙三个字,脸上带着疑惑,直到南时越开口解释了吴清叙的来历,景九思才表示明白。
    “说得不错,吴老师退休这么多年,不收学生也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能得到这样的大家指点,那是咱们的荣幸。”
    身旁一个儒雅的中年大叔说道。
    骆琴也跟着笑了笑,“这是我疏忽了,只顾着担心你们这样的业余选手没有接受专业的指导,可能有些地方不合规矩。”
    “吴老师又是个要求极高的,乍然这么点评一下,你们可能接受不了,倒也忘记,对于你们来说,这也是一次进步的机会。”
    景九思眉梢微挑,这人的优越感是不是就太多了些?
    她淡然一笑,“虽然我们不像骆小姐家学渊源,自幼就有家里人教导,想要找书法大师请教就能找到,但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了,书法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都可以学,可以练,有没有受过专业教导,是不是家学渊源,也没什么重要的。”
    儒雅的中年大叔又开口,“话可不能这么说,传承还是很重要的。”
    “想骆小姐这样跟随父母长辈学习的,可比咱们这些埋头瞎写要厉害的多了,我要是能拜吴老师做师父,有师父教导,我肯定进步神速。
    “你就别痴心妄想了,吴老学生都这个岁数了,不可能收弟子的。”有人打断他的幻想。
    倒是骆琴柔声笑道:“那可不一定,如果遇到资质好的,有能潜心专研的,吴老也是会收的。吴老师也是非常惜才的。”
    “那估计也只有骆小姐这样有天赋,有够努力的人,才能入得了赵老师的法眼。”
    有人随口奉承道,这话立刻得到了围观众人的附和。
    景九思环视一圈,凑近南时越耳边,压低声音问道:“什么情况?这些人年纪可都不小了,为啥要围着一个20多岁的小女孩拍马屁?”
    南时越捂嘴轻咳,“她叫骆琴,爷爷奶奶都是国学大家,叔叔伯伯也是高校教授,父母经商,在c市地位不小。”
    景九思点了点头,“有钱,有名,有权的大小姐。”
    小女孩?南时越低头,看着拉着自己的景九思,嘴角带着笑意,明明这才是,“去那边看看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这边围观的人,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甚至是退休的老人,一看就是书法爱好者。
    看着各种笔墨纸砚眼睛都放光,
    玻璃罩里,一方方砚台,一块块墨条,一根根毛笔,还有宣纸,都在静静的诉说着他们特有的历史。
    当真是古韵墨香。
    旁边的显示器,也在循环播放这些笔墨纸砚的制作工序,科普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看着一个家长牵着自家小孩认真的看着视频展示。
    小孩双眼亮晶晶,“妈妈,好厉害,我觉得写毛笔字好酷,我可以学吗?”
    年轻的妈妈揉了揉他的头发,“当然可以啊,这些东西需要你们还有我们去传承,才不会从这个时间上消失。”
    看着妈妈带着小朋友去一边的教学机构询问书法课程的背影,景九思忽然有些理解南时越做这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