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入上院初见
作者:老老子居主人   从黄粱法会开始最新章节     
    三天时间一闪而逝。
    早上与家人一起用完膳后,陈盛散着步,溜溜哒哒朝东城神魔院上院方向走去。
    之前过年的时候,陈父专门带着陈盛来这里转了一圈,陈父的上院生涯就曾在这所学院度过,所以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如数家珍。
    所以陈盛虽然也是刚进学院的新生,但论及对学院的熟悉,也就在那些复读的举监之下。
    东城第一上院,坐北朝南,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三十于亩,可容三届学子一千五百人。
    主要建筑全部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至贤门、太学门、琉璃坊、韶华殿、万法堂和圣喻亭。
    其余附属建筑都围绕各自的主体建筑分布着。
    至贤门是学院的大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是进出学院的主要出入口。
    大门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门外东西各建有砖砌的一封书式撇山影壁,其正面建有一字影壁。
    至贤门内有东、西井亭等建筑,组成第一进院落。
    院子的西面有三省门,是监生入堂学习和学院工作人员出入的便门。
    太学门是学院的第二进院落大门,位于至贤门以北,面阔三间,坚额书“太学”,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
    琉璃坊位于太学门内,形制为三间四柱七楼,正面额书“圜桥教泽”,背面额书“学海节观”,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大恒神朝向学重教的传统。
    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分列琉璃牌坊东北、西北角,各立石碑一块。
    韶华殿呈正方形,建在方形石基之上,石基方十一丈一尺,殿为重檐四角攒尖顶,覆黄琉璃瓦,殿方五丈三尺,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四面设门。
    四周建有围廊,廊深六尺八寸。围廊外面池水环绕。水池直径二十九丈二尺,深一丈四尺。
    东西六堂位于韶华殿的东、西两侧,各有房三十三间。
    东侧从南到北有崇志堂、诚心堂和率性堂。
    西侧自南而北为广业堂、正义堂、修道堂,每堂各为十一间。
    作用是专供监生学习的场所,建筑外廊较大,可供监生在廊下活动。
    每座堂的正中檐下部位都悬挂有各堂名称的华带匾。
    万法堂位于韶华殿北侧,是学院藏书的地方。
    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九檁,后出抱厦,单檐悬山顶。
    堂前建有宽大的月台,又称灵台或者露台、平台等,是学院召集监生列班点名之处。
    在月台的东南角设有日晷,西北角设有月晷。
    陈盛再往里走。
    圣喻亭位于学院中轴线的最后部分,建筑面阔五间,明间檐下正中悬挂华带匾一块,上书“圣喻亭”,是专藏圣皇对监生训喻之处。
    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东为祭酒厢房,西为司业厢房,是学院最高长官祭酒与其他副职司业的办公地。
    学院入目少说有老槐古柏二百余株,以古槐为多。学院里的老槐古柏大多种植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其中千年古树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