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巨额税费
作者:不爱吃蔬菜   我开始真的只是想种田最新章节     
    随着灵溪葡萄逐渐销售完毕之后。
    基本每个村的合作社账面上都积累的十多个亿的资金。
    各村的社长都来找李墨。
    希望可以进行一次分红。
    毕竟他们都穷怕了。
    虽然知道不会私吞他们的钱,但是钱不到自己的兜里还是不安稳。
    在钱没有到账之前所有人都还齐心协力干活。
    但是现在活干完之后。
    看着这么多钱。
    不到自己手里,很多人连干活都没有心思了。
    李墨了解到这些之后。
    既然这样,那就直接分红吧。
    在收到李墨的消息之后。
    集团的财务部门,直接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她们要跟各个合作社的财务人员进行对接。
    很快具体的数字就到了李墨的面前。
    由于每个合作社的土地面积都不一样。
    种植出来的东西也都不一样。
    而且就算是同样一亩地,照顾的好和照顾的不好产量也都不一样。
    所以每亩地的分红也不一样。
    李墨看了一眼。
    最高的村子每亩地可以分七十四万元,
    而最低的村子一亩地才分四十五万。
    两个村子的土地只差二百亩。
    但是总收入却差了三分之一。
    并且这两个村子种植的还都是灵溪葡萄。
    对于能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其实就是社长的管理问题。
    你合作社的社长懒散,管不住社员。
    该照顾土地的时候不出力。
    自然等到收获的时候,土地自然也就糊弄你了。
    特别是灵溪葡萄特大果的重量只是中果的两倍,但是价格却能卖到四倍。
    并且还是最畅销的。
    收入最高的那个村子由于照顾的比较好,特大果多,收入也跟着涨了不少。
    对于这种情况。
    分红李墨倒是不会克扣村民的。
    但是这个最低的合作社社长,奖金就不要想了。
    因为奖金是李墨从自己这边的百分之五十分红后,拿出百分之一分给合作社员工的。
    所以李墨自己不愿意,别人也没办法多说什么。
    除了这个每亩地四十五万的合作社。
    其他几个合作社的亩产值都是六十万以上。
    对于这几个合作社,李墨都拿出百分之一分给合作社的所有员工。
    别小看这百分之一。
    虽然他们分享的只是本村合作社的百分之一。
    但是这也有一千多万。
    加上一个合作社总共也就几百号人。
    基本上最高的合作社社长能分几十万。
    就连最基础的员工,都能分个一万来块。
    当然这钱对很多分红来说并不算多,但是对于没有土地入股的人来说就不算少了。
    因为本来合作社工资就不低了。
    再加上还要缴纳保险之类的。
    现在才半年就能领到一笔奖金,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在公示完毕之后。
    分红就发下去了,这次李墨就没有再搞什么分红大会了。
    因为没必要了。
    自己的灵溪集团现在虽说达不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但是在水果行业,已经是一个明星企业了。
    只要是水果行业的都知道灵溪集团的大名了。
    当然好名坏名就不一定了。
    毕竟李墨这也算挤压了不少同行的市场。
    不过李墨的产品毕竟跟普通的水果不是一个赛道。
    就像普通人可能会经常去买两块钱一斤的西瓜吃。
    但是不可能天天去买几百块一斤的灵溪瓜去吃。
    所以虽然有不少同行眼红李墨赚钱的速度。
    但是又没办法弄出跟李墨一样的产品。
    所以也只能双眼通红的看着。
    随着分红完成。
    十三个行政村的合作社,给李墨一共带来接近六十个亿的收入。
    当然这是税前的。
    税后李墨估计得减少差不多百分之二十。
    这还是农产品增值税比较低的原因。
    加上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税,和印花税之类的。
    总共加起来都有接近百分之二十的税率。
    要是工业商品的话,还要高上不少,有的公司甚至能达到三十甚至四十的税率。
    这也是为什么层出不穷的各种偷税漏税了。
    对于这么巨大的税费,就算合法抵税抵的也有限。
    因为数额太大了,抵不完,根本抵不完!
    李墨对此倒是没有太大感觉。
    就算剩下的四五十亿李墨也都考虑要花在哪里。
    这还是只是上半年的收入。
    思考了一会儿。
    李墨决定还是投入到灵溪湾的建设中吧!
    第一期工程当时只规划一百多亩的地方。
    不过后来加入了学校之后,李墨又扩大了范围。
    所以第一期工程总面积占地三百亩。
    现在有了钱,第二期工程也可以开始了。
    甚至还可以给第一期加点预算。
    给对方提提速。
    争取年底搬进新大楼里。
    还可以留点钱给周围升级一下基础设施。
    比如扩宽一下县道。
    虽然五峰县的县道并不是特别窄,但也不是特别宽敞。
    特别是随着第一期工程开工之后。
    大量的民工进场。
    每天还有无数拉建材的大车过来。
    如果碰到像前段时间各个合作社的产品上市的时候。
    很容易形成堵车。
    所以李墨想跟县里商量一下。
    能不能拓宽一下县道。
    自己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但是大头肯定是要县里出钱的。
    毕竟收了自己公司这么多税,也得要办事不是。
    于是李墨直接准备跟陆县长沟通一下。
    看能不能直接一步到位,直接修建一个双向六车道。
    因为李墨的灵溪集团报税的速度很快,而且交钱也很痛快。
    县里这边因为一下子到账十多个亿。
    资金瞬间也充裕了。
    虽然国税会分走一部分。
    但是光剩下的也足够他们五峰县短时间发展了。
    不过由于合作社那边因为对农民有很多优惠政策。
    所以县里能收的税就少了很多。
    不过县里也有别的办法。
    虽然不能直接收税,但是只要你买东西,就相当于交税了。
    特别是房子车之类的大件。
    另外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房企都已经把售楼部建到这些村里面了。
    每天都是送鸡蛋,送大米,送油。
    各种送。
    如果愿意看房,那是直接专车接送。
    还有各种汽车之类的广告。
    也全部都每天进村宣传。
    可以说这段时间每个村里都跟过年一样。
    非常热闹。
    今天这个房企走了,明天那个车企又来。
    领的东西根本都吃不完。
    当然天下可没有白吃的鸡蛋,光看五峰县的房子库存面积,短时间就减少一大截就知道了。
    这些房企可是狠狠的回了一大口血。
    甚至五峰县的房价都上涨了一点。
    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