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娘家人的认可
作者:何处寻不染   不良人开局濒死被阳叔子捡回家最新章节     
    过了半晌,安东君抿了一口茶,又重新说道:
    “当初让大舅哥去那,不仅仅是兵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陇右和河套(大部分)这两个地区。”
    (度娘:这个时期的陇右地区的兰州、廓州、河州等十二个州地都在吐蕃手里。
    陇右十三州已失十二,岐国就只剩下一个秦州了,所以李茂贞的陇右节度使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称号,有军队没有驻地。)
    “你的意思是说...?!”
    从刚才谈到兵马那会,李昭昭大概就明白了安东君的想法,李茂贞则在一年前就知道了。
    “不错!正是如此……”
    (陇右是汉末就有的说法,河套是唐代)
    岐国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还算是一个产粮大国,但这个时代粮食对于随时都可能打仗的诸侯来说,谁会嫌粮多呢。
    (十个道,岐国所处的关内道产粮数量排行第四)
    当初就是看上了那边的两大地区,陇右和河套,而且都很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发展。
    陇右练精兵,河套产精马。
    自秦汉时期对河套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后,对那边的开发程度不断提升,到了隋唐时期便有了“塞北江南”之称,民谚又讲\&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因此岐国粮食的问题已解决,除此之外那边还有丰富的盐、铁、铜等多种矿物资源。
    分别都可以作用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
    然后就是马。
    在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军队的战略投送能力,看它的骑兵就行了,骑兵强则军队强,军队强则国强,那骑兵的重要部分是啥,战马呗。
    看看东汉将军马援是怎么说的,“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而以前中原想要马,除了和那边外族打好关系,做好交易外。
    就是中原自己养马,意味着从人类口中夺食,但是养马的代价可就大得不可想象喽。
    既然不想和他们打交道,自己又养不起。
    那怎么办?
    有句话说得好,我解决不了问题,那我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你要我和你好声好气的交流是吧,可以,好好交流嘛。
    什么?你要我的钱?那不好意思,你去死吧,反正你死了,东西自然就是我的了。
    因此安东君选择解决问题的源头,直接收服两地,你都是我的了,那你的东西不也是我的。
    只要有了“天然牧场”之称的河套地区,则没有这些问题。
    再说陇右地区。
    正所谓“天下富庶无出陇右”,这句话多少也能代表它的价值了。
    现在有了党项和吐蕃,就意味着丝绸之路这条财路也完全在自己手上,只要打击走私得当,就能彻底掌握这条商路。
    而陇右恰巧是丝绸之路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丝绸之路最细的部分,经济利益巨大。
    至于会不会担心卖不出去,不会,那根本不可能。
    因为比起中原千奇百怪的货物,不论是吐蕃、党项亦或者漠北等其它域外之地的娱乐活动简直太贫乏,甚至他们生活的器具也十分简陋,比不上中原的华贵美丽。
    尤其是现在有了肥皂和白酒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产物后,薅起人的羊毛那是一套一套的,岐国无疑是又掌握了一座可再生的金山。
    至于精兵,这么说吧,就连大唐当年平定安史之乱,后期收复河陇的十几万精兵就是那地方来的。
    (陇右地区被吐蕃人占领过一段时间,中期被大唐重新打回来了,现在又丢了)
    最后吧,李茂贞本就是先帝御赐的陇右节度使,可陇右那旮沓却在外族手里,这也不合适,是吧?
    所以还得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那袁天罡呢,他那边没问题吗?
    根据你对他的描述,我们做这么多事,可是他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动作是怎么回事?”
    李茂贞这时也对安东君问出了自己最深的困惑。
    “我那时和他做了一个契约,我不干扰他的布局,而你在他的计划中,还不到出现的时机。
    同时,他也不能管我做的事,而他不管你那边,可能也是因为他以为我的布局在西域。
    不过没事,只要待时机成熟我会让他看到我的成果,因为这天下可不单单是大唐的天下,以前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是。
    届时,如果他先成功,我便会相助他。
    如若我先成功,那他就要相助我。”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在安东君心里早就有计划了,只要一年后李星云没在焦兰殿称帝,自己的胜算就已经占八成了。
    而就在安东君和他们俩说了自己和袁天罡的契约时,也悄悄地观察了一下李茂贞两人的反应。
    “噢,所以你要王兄去那里,原来是这个原因。”
    现在李茂贞和李昭昭已经完全理解安东君为什么当初先让李茂贞先去党项和吐蕃了,而不是回来中原。
    “嗯,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优解了。
    我不喜欢战争,如果真的和袁天罡打起来的话,风险极大,双方都必定会死很多人。
    那时你们都可能会落入险境,如果能和袁天罡谈明白一切就再好不过了。
    而且……如果那个时候袁天罡真的选择和我翻脸,我也有把握让他死在我之前。
    那时的岐国同样可以依靠这些年各地的积累,不说统一天下,但是统一中原这边绝对没有问题的。”
    安东君说着扯出一副勉强的笑容来,让人看上去感觉很滑稽。
    确实没人喜欢战争,尤其还是和不良人作对的战争,动漫李嗣源以举国之力诛杀不良人都没杀干净,鬼知道什么时候又从哪里蹦出一个来。
    所以不冒这个风险是最好的,相反要是成功拉拢了罡子,那那笔助力可不小啊,到时就真的是没人能和岐国作对了。
    不过还有一点他没说,其实李茂贞或者李星云称帝对他来说都差不多。
    李茂贞就不说了,能记得‘养生丧死而无憾,王道之始’还有历史评价‘茂贞居岐,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已经证明他的能力了。
    只是动漫后面被鬼迷心窍了而已,但现在有自己,他又回到了正轨。
    而李星云后期的改变他也是知道的,他不知道李星云能不能做好皇帝,但有不良帅和大舅哥的辅助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最重要的是这两边最终是哪一方称帝,都少不了他的帮助,到时女帝都可以完全从中脱离出来。
    只不过在座的两人或曾经或现在,都是一方之王,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来吗?那就不得而知咯。
    李昭昭看着眼前的人,心念道:‘他真的已经为岐国铺好了一切路,想必他当初孤身一人面对袁天罡时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吧。’
    不过她一想到这家伙只想着别人的安危,完全不为自己考虑,不由得抱紧了安东君的手臂,露出了喜忧参半的表情。
    “老汉,辛苦你啦,默默地为我们做这么多。
    只是同归于尽什么的你就别想了,你曾说好的,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一起面对,所以如果真有那天你身后也还有我,好吗?”
    “还有我!你小子以后别什么事都想着自己担,你对岐国这么情至意尽,岐国又怎会弃你而去。”
    李茂贞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没想到这小子虽然有时针对自己,不过也真的在为所有人着想,真是没得挑。
    ‘他真的,我哭死!’
    安东君见他们完全支持自己,脸上也变成了爽朗的笑容,随后说道:
    “好!以后都依你们。
    大舅哥,现在岐国和吐蕃的局势已经稳定了,那娆疆那边的贸易生意还顺利吧?”
    “嗯,有了各位峒主搭线,一切顺利,并且娆疆的毒虫之术在西域那边很受欢迎。”
    “那就好。”
    当初让十二峒出手做事,当然不可能空手套白狼,不然就算打赢了那群老顽固,他们也不会轻易同意的,于是安东君便答应让娆疆开辟新的商道。
    “不过有个问题,一个月前万毒窟那边的交接人从虺王变成了毒公,据毒公所说虺王身体抱恙,故而换人。”
    随后李茂贞又说道。
    “啊,居然会这样。”
    安东君闻言有些惊讶,毕竟当初他可是特意提醒了虺王,居然还是被毒公给搞了。
    不过也能理解,以动漫的表现,虺王对他兄长的信任有些愚昧了。
    而他之所以没让大舅哥注意娆疆,想的就是虺王应该不会出问题。
    没想到还是和原作一样,想来十二峒那群家伙不管万毒窟,可能也以为是他的布局吧,当然也有可能是懒得管。
    沉思了一会,安东君才说道:
    “没事,那边不用管,有人和我们继续交易就行了,不过下次你去的时候,试试能不能向毒公要个人。”
    确实不用管,以他现在的实力完完全全可以一个人跑去娆疆,然后让十二峒出面,重新把虺王搞上位,但想到这在袁天罡的计划中,又想到和他的交易,于是就放弃了。
    更何况那里还有鲜参呢,他婆娘会救他的……
    欸,等等,鲜参好像不知道十二峒的变动,所以可能也不会出山,那这部分岂不是又回到原作的轨道了?
    算了,那也不用管,反正虺王肯定不会死,只是受点苦罢了。
    而且说不定那个时候自己再解救他,他会更死心塌地为自己做事呢。
    李茂贞也很好奇,连虺王的事安东君都说不用管,而除了十二峒,娆疆居然还有人会让他注意到,于是便问道:“何人?”
    “毒公的义子,万毒窟少祀官——尤川”
    娆疆第一深情啊!
    安东君可是对他挺有兴趣的,忠诚,识大体,实力不错,除了有点不自量力外没什么缺点,这样的人能收为己用就最好了。
    不过安东君虽然敬佩他对蚩梦的深情与付出,却并不认同那种行为,因为不值得。
    当然了,如果到手了另当别论,因为爱情本就是不讲道理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值不值得。
    李茂贞虽然很好奇为什么是那个小家伙,不过也没问,他知道安东君自然有道理。
    “好,我尽量,不过还得看毒公会不会放人。”
    “可以适当给毒公些好处,他应当是不会拒绝的。”
    对,毒公不会拒绝,但尤川会。
    如果按照这个剧情下去,安东君不知道蚩梦是找十二峒还是袁天罡帮忙。
    反正尤川一定会在蚩梦身边,他要是知道自己被义父卖了。
    哼哼,想必会很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