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商业邮信局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吕宋汤洛府,即今日的菲律宾马尼拉大兴港,依然如往昔般繁忙热闹。
    唐安手提行李,缓缓从客船上步下。他目光凝视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之感,喃喃自语道:“家乡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啊!”
    刚刚踏足陆地,唐安便远远望见一人在港口朝他使劲挥手。未等他反应过来,那人已迅速奔来,并紧紧抱住唐安,欣喜若狂地喊道:“唐安,好久不见啊!”
    唐安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刘绍文,顿时喜出望外。两人久别重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走,走。今天咱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刘绍文热情地拉着唐安,朝着停在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好,不醉不归!”唐安大笑着,与刘绍文一同登上马车。
    没过多久,他们便来到一家酒馆,相对而坐,开始尽情喝酒叙旧。
    “你瞧瞧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中尉,真是前途无量啊!”刘绍文满脸笑容,一边给唐安斟酒,一边赞叹道。
    “你也知道,近来没什么战事,我也就是混口饭吃罢了。”唐安谦逊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哎,那你现在忙些什么呢?日子过得咋样?”唐安关心地问起刘绍文的近况。
    刘绍文悠然地点燃一支抚远牌香烟,深深吸了一口后,缓缓吐出烟雾说道:“前几年经商略有小成,如今我正筹备开设一家邮信局(民信局)呢。”
    “邮信局?”唐安面露疑惑之色。
    “你有所不知啊,朝廷的邮信尚未普及到民间嘛。我与几位好友窥见其中商机,便共同出资租下一栋房屋,欲开办这家邮信局。”见唐安神情不解,刘绍文连忙解释道。
    在我国古代,确有邮驿这一业务存在。据甲骨文所载,商朝时期已然出现邮驿;至周朝,其制度更趋完备。彼时,于送信必经之官道上,每隔 34 里即设一处驿站,内备马匹以供换乘及替换信使,如此方能确保官府公文、信函得以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然而,邮驿实为官府所设之通讯机构,仅准许传递官府文书,私人信件则被严令禁止通过此途传送。
    然而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于通信的渴望愈发迫切起来。那些外出经商之人、辛勤劳作之辈,还有在战乱时期被迫出征的英勇战士们,以及因种种原因背井离乡、逃荒避难的苦难民众,无一不渴求着能与自己的家人亲友保持联系。于是乎,大约在唐朝时期,长安与洛阳之间便应运而生了一种专为商人们提供服务的特殊交通工具——“驿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来到明朝永乐年间,民间更是诞生了专业的民邮机构——民信局。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民间贸易与交往日益繁荣的必然产物。民信局最初现身于着名的港口城市——宁波。此地工商行业蓬勃发展,不仅是水路交通的关键枢纽,而且众多本地居民纷纷外出经商或为官。
    与此同时,东宋虽然也存在类似的民间组织,但尚未完全成型。自明宋开海之后,吕宋地区的人们通过与明朝商人的接触交流,逐渐对此有所了解。正因如此,像刘绍文这样的人才会心生勇气,决定冒险尝试一番。
    “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啊!”唐安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不过想要开办邮信局并非易事,想必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吧?”
    刘绍文认同地点点头,回应道:“确实如此,正因如此我才找了几位好友共同协作。我们计划先在汤洛这个地方尝试一下,如果经营状况良好,再逐步拓展业务规模。”
    “那么你们将如何收取费用呢?”唐安好奇地问道。
    “初步拟定根据距离和邮件的重量来计费。”刘绍文解释道:“当然,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客户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要知道,我们创办民信局的初衷不仅是盈利,更重要的是给民众带来便利。”
    “嗯嗯,非常好。”唐安满意地点头表示赞同,并继续说道:“倘若民信局能够顺利运营起来,必定会广受大众欢迎。”
    “哈哈哈,那就借你的吉言啦!”刘绍文喜笑颜开地说道:
    唐安轻酌了一口酒,然后提醒道:“然而你们也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如今的世道并不太安稳。”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刘绍文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然后看着唐安说道:“再说了,有你这个年轻有为、英俊潇洒的中尉在此坐镇,还怕有人敢捣乱不成?”
    唐安听后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我可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如果真遇到什么麻烦事,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
    接下来,两人继续边喝酒边聊天,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降临。唐安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天色已经逐渐变暗,便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座位。“时候不早了,今天不能陪你不醉不归了,我也该回去了。”他轻声说道。
    “怎么这么着急走啊?再多待一会儿嘛!”刘绍文连忙起身挽留道。
    “不了,明天还要去军营报到呢。”唐安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拒绝,并补充说:“下次有机会咱们再相聚吧。反正之后我都要留在这里了,之后有的是时间。”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一路上多加小心。”刘绍文明白唐安确实有事在身,于是不再强求,亲自将唐安送到门口。两人挥手道别之后,刘绍文默默注视着唐安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
    唐安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感慨万千。这几年没有回来汤洛府还是有一些变化的。
    他对刘绍文的创业计划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
    回到家中,唐安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躺在床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他们在老家过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