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宋临安学堂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姐姐,快点啊!”上官元一边在前面跑着一边回头喊着后面的上官静,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元儿慢点!别摔着了!”上官静在后面紧跟着,大声喊道。
    “知道啦!”上官元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句,脚步却没有丝毫放慢。
    看着上官元活泼可爱的样子,上官静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叹:这丫头,都已经十五岁了,还是这么调皮捣蛋,跟个小孩子似的!
    “你看她,都已经十五岁了,还那么像小孩!”上官静忍不住向身旁的苏韵锦吐槽道。
    “哈哈哈,你和她那么大的时候,不都一样嘛!”苏韵锦闻言,不禁笑出声来。
    “谁说的?我可没她那么淘气!好了,不说她了,我们快走吧,要不然又要迟到了。”上官静说着,连忙拉起苏韵锦的手,加快步伐向学堂走去。
    没过多久,她们便来到了一处颇为气派的府邸前。抬头望去,只见府门上高悬着一块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大宋临安学堂”六个大字。
    两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大门,一进门,便看到里面早已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年纪都与她们相仿,大约十多岁的模样,有男有女。此刻,他们正三五成群地朝着各自的房间走去。
    整个学堂内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息,让人不禁感到心旷神怡。上官静和苏韵锦也被这氛围所感染,心情一下子变得愉悦起来。
    大宋临安学堂,位于东宋京城核心地带,是一座专为权贵阶层子女而设的学府。它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官宦子弟前来求学。在这座学府里,学子们将展开为期三年的艰苦修习之旅,并通过一系列严苛的考试,方能迈入其他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此学堂备受东宋朝廷重视,并非任何官员之子皆可入读。想踏入这扇学术之门,必须经历一场场严格的入学考试,只有那些才智出众者才能有幸获得入场券。
    一旦踏入学堂,学子们便开始涉猎各类知识领域。除了传统的儒学经典外,他们还需钻研军事战略、算术技巧以及地理学等实用性学科。每日课业繁重,压力如山,但每个人都深知,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方可成就未来大业。
    这座大宋临安学堂,承载着东宋王朝对未来的期许,培养出一代代杰出人才。他们或将步入仕途,为国家效力;或成为学者,传承文化血脉;亦或投身商界,开创一番事业。
    上官静和苏韵锦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放好行李后,便一起去教室上课。课堂上,先生讲解的是《论语》中的一段话,上官静听得很认真,不时地做着笔记。而苏韵锦则有些心不在焉,她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上官静发现苏韵锦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便关心地轻声问道:“韵锦,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呀?如果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告诉我哦。”
    苏韵锦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回答道:“我没事儿,只是觉得这《论语》实在太过枯燥乏味了,远不如算数来得有趣呢。”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厌烦。
    “哈哈,果然还是你啊!也就只有你会对那令人头疼不已的算数感兴趣了。”上官静忍不住调侃道,并用手轻轻推了一下苏韵锦的肩膀。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原来,一根小木棍不偏不倚地敲在上官静的头上。
    “哎呀,好痛!”上官静下意识地捂住被敲打的地方,面露痛苦之色。
    “上官静、苏韵锦,你们两个不要再交头接耳啦!若再如此,就乖乖到后面去罚站吧!”讲台上的夫子严肃地警告道。
    “是!”上官静和苏韵锦赶紧齐声应道,表示顺从。她们深知夫子的严厉,不敢再有丝毫怠慢。
    上官静和苏韵锦赶忙端正坐姿,认真聆听夫子讲学。
    之后临近下课时,夫子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然后说道:“这是今日的作业,待会儿放学后你们要誊写到纸上并写出来对它的解释,明日交给我。”夫子写完后,拍了拍手,示意下课。
    上官静和苏韵锦两人坐在教室。“唉,今天的作业可真难啊!”苏韵锦抱怨道。
    “是啊,不过我们还是得好好完成。”上官静认真地说。
    说完两人便开始埋头苦写。上官静思考片刻,提笔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而苏韵锦则时不时停下来,咬咬笔杆,似乎在思考什么。
    忽然,苏韵锦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飞快地写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上官静和苏韵锦都完成了作业。她们伸了伸懒腰,相视一笑。
    “走吧,我们去外面走走,放松一下。”上官静提议道。
    “好啊!”苏韵锦欣然同意。
    两人走出教室,漫步在学堂里。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舒适,不时有一些人从她们身旁经过。
    “你知道吗,我最近在学习一种新的算数方法,很有趣呢!”苏韵锦兴奋地说。
    “哦?是什么方法?”上官静好奇地问。
    “是用图形来表示数字,这样计算起来更直观。”苏韵锦边说边比划着。
    上官静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那你教教我吧,我也想试试。”
    于是,苏韵锦耐心地给上官静讲解起来。她们一边走,一边讨论,这一声“姐姐”打断她们。
    她们转身看去,只见上官元正和另一个小女孩一起向她们走过来。
    “元儿你也下课了啊!”上官静嘴角微微上扬,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
    “是啊!”上官元撇了撇嘴,有些不满地抱怨道:“要不是那迂腐的夫子一直拖堂,我早就出来了。”
    说罢,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道:“哦,对了!这位是杨相公的养女,名叫杨若微。”说话间,她还用手指了指身旁的小女孩。
    上官静和另一人听闻,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小女孩。只见她身材娇小玲珑,面容清秀可爱,眼神清澈如水,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
    杨秋一直没有婚嫁,因此收了一个女孩作为养女。上官静微笑着向杨若微打招呼,“你好,若微。很高兴认识你。”
    杨若微怯生生地回了一句,“你好。”
    苏韵锦见状,上前拉住她的手,“别害羞嘛,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玩。”
    上官元也在一旁附和道,“对啊对啊,我们可以一起逃课出去玩。”“逃课?!”
    上官静和苏韵锦异口同声地说道,“不行!”
    上官元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知道啦,每次都这么扫兴。”接着,她转向杨若微,“若微,你别理她们,我们走。”
    说完,她拉着杨若微朝别处走去。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上官静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苏韵锦笑着说,“没关系啦,她还小,贪玩是正常的。”
    上官静点点头,“希望她能在学堂里学到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