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联合舰队”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公元1405年7月,东宋朝廷在收到大明要派出数万人的航行船队的消息后,赵晋鹏心急如焚,他深知这一行动背后可能隐藏着深意。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以探寻更多的情况,并同时着手准备国内的军事动员工作。
    “陛下,我皇派我前来,特就贵国即将展开的出海事宜请教一二。”东宋使者韩文毕恭毕敬地向朱棣询问。
    朱棣微微一笑,指向不远处那艘巨大无比的主舰,自豪地说道:“宋使不妨看看我大明的宝船与贵国之船相较如何?”
    韩文顺着朱棣所指方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惊叹。尽管心中明知大明宝船规模宏大,但真正亲眼目睹时,还是被其雄伟壮观所震撼。然而,他并未示弱,回应道:“诚然,贵国的宝船固然出色,然我国之船亦有其独特之处。”
    韩文所言不假,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主船排水量惊人,可达 5000 吨之巨(具体数字说法不一),远胜于宋军最大的战舰——三千吨级的蓬莱号。不过,从整体实力来看,宋海军战舰的火力明显更胜一筹。
    朱棣听闻韩文之言,不禁放声大笑:“好!回去告知你们的皇帝,朕派遣郑和下西洋无非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罢了,并无其他意图!”说完便转身离开。
    看着朱棣渐渐远去,韩文站在岸边,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无奈之下,他只能收拾行囊,踏上归国之路,准备向朝廷汇报自己所得到的消息。
    数日之后,韩文终于回到了京城,并立即前往皇宫觐见皇帝赵晋鹏。当他将所获得的情报详细报告给赵晋鹏时,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禁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明此举究竟意欲何为?他们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却并非与我们开战,难道是要给其他国家送钱吗?”赵晋鹏疑惑地自语道。
    面对皇帝的疑问,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独孤佳伟率先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此事无需过于担心。我们只需派遣南洋舰队紧随北明的船只,同时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以防万一。”
    兵部尚书也附和道:“独孤大人所言甚是。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我大宋海军的实力,又可确保边境安全无虞。”
    赵晋鹏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两位大臣的意见。他目光转向韩文,说道:“韩文,朕决定派你再次出使北明。你要将我国海军希望与对方一同巡游西洋之事告知他们。”
    “谨遵陛下旨意!”韩文恭敬地答道。
    当韩文还没到大明时,郑和早已率领着那支庞大无比、气势磅礴的船队,从刘家港扬帆起航。这支船队宛如一条巨龙,绵延千里之遥,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而郑和则稳稳地站立在主舰的甲板之上,他放眼眺望着前方无垠的蓝色海洋,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激情与豪迈。
    此刻,在琉球待命的东宋南洋舰队却是一片紧张气氛弥漫。南洋舰队的总指挥林杜此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完全不知所措,对于是否要拦截北明的船队感到犹豫不决。
    突然间,副官神色慌张地冲进营帐,气喘吁吁地道:“将军!出大事了,北明的船队已经出海了!”
    林杜闻言,心头一紧,急忙追问:“什么?他们已经出发了?现在到了哪里?”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迫和不安。
    “他们刚刚离开刘家港,正朝着琉球前进,大概用不了半天时间就能抵达目的地了。”副官语气肯定地回复道。
    “真是可恶!既然如此,那就立刻传达命令给舰队,马上出港,暂且把北明的舰队拦截在琉球海域,等待皇上的诏令下达。”林杜果断地下达命令。
    “遵命!”副官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哦,对了,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开炮!听明白了吗?”林杜特意强调道。
    “属下明白!”副官再次应答道。
    “唉,真希望陛下的诏令能尽快送达啊!”林杜叹气道。
    当天下午,郑和率领船队抵达琉球海域时,赫然发现有数十艘舰船横向排列着,这些船上还装备了大量的火炮,此刻正对着他们。
    “大人,看这情形,这些恐怕是宋国的船只,他们究竟想做什么?难不成是要与我大明开战吗?”王景弘满脸疑惑地问道。
    “先派遣使者前去询问情况,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郑和眉头紧皱,当机立断地下令道。
    “是!”王景弘拱手领命道。
    于是双方就在这里僵持不下,大明这边质问为何拦路,而东宋那边则煞有介事地回应着,但就是不肯放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场对峙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眼看着双方都快坚持不住了,关键时刻,韩文出现了。他在接到命令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大明这边,终于在双方即将动手之际赶到了现场。
    韩文向林杜传达了赵晋鹏的命令,并登上大明舰船与郑和商讨联合舰队的事宜。
    “此事可行,不过你还需前往应天,与陛下商议。”郑和听了韩文的话,表示赞同地点头道。他正好需要一个熟悉路途的人引路,而且对于宋军是否会偷袭,郑和认为只要宋国还有一丝脸面,就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
    “好,我定当前往应天。”见到郑和同意,韩文也满意地答复道。
    就这样,双方的误会终于被成功化解。宋军满怀热情地引领着郑和那气势恢宏的舰队缓缓驶向琉球军港,双方怀着喜悦之情共同欢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原本简单的庆祝活动竟然演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乡聚会!当双方成员开始相互交流时,他们惊奇地发现彼此的祖上竟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有人说自己祖籍在应天府;有人则自豪地宣称家族源自河南;还有人兴奋地表示自己的根在湖南。这种奇妙的巧合如同命运的安排一般,瞬间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宋明联合舰队沐浴在这片光辉之中,正式扬起巨大的风帆,向西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