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赵启璋西行记(上)
作者:玖儿久酒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最新章节     
    景炎六年(公元1280年)赵启璋因在征讨古泰国战争中立功,被东宋朝廷任命为巡洋提督,让他率领一支船队向西探索,这支船队由四百余人,三艘战船组成。
    赵启璋带着探索队从东宋都城新康出发,首先到婆罗洲补充了一次物资,之后便开始了向西之旅。
    赵启璋的船队先通过马六甲海峡,当船队经过此处时,赵启璋认为此地为东西船支贸易之必经之处,他想如果我大宋派人在此地驻扎,那么就可以在此地收取过路费,岂不是能大赚,而且此地的战略作用也很大。
    于是乎赵启璋默默的在心里记下了,等之后从西洋回来一同上报朝廷。
    船队通过马六甲后,一路向西,船队在海上航行了数十天,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但在一天夜里海面上刮起了风暴,赵启璋他们也是好运,三艘船只是有一些损伤,并没有沉没,人员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但由于船支的损坏,赵启璋决定到之前从商人那里得知的天竺南部的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修整,补充物资并且修理船支。
    船队到达锡兰靠岸后,当地的一个土邦大酋长看到赵启璋的船只如此巨大,被深深震撼,对赵启璋说道:“天国有如此强大的战船,我邦希望成为天国的属国,为天国来此的船只提供物资。”
    翻译听到他这说内心非常震惊,心中不由升起我大宋如此强大的想法,震惊归震惊,还是将他说的翻译给赵启璋说。
    赵启璋听到他这样说内心很是自豪,我大宋当然是天朝上国,但很快反应过来对酋长说道:“这件事之后我们在详谈,可否给予我们一些物资,我们可以拿东西换。”
    酋长本来就打算无偿给他们物资,现在听到赵启璋拿东西换,而且更是看到丝绸等东西后,更加对赵启璋等人尊敬,连忙命手下去给他们寻找物资。
    赵启璋等人在此地待了几天,在补充物资的同时,与酋长谈其成为大宋属国的事,赵启璋最后与其谈成,此土邦论为大宋属国,每年朝贡,且给大宋块土地作为大宋的据点。
    事情完成后,船队继续起航,向更西面前行,此事给赵启璋及船员很大的激励,让他们认为有必要为大宋招揽更多的属国。
    之后的航行赵启璋船队只敢沿着海岸前进,不敢离开海岸很远,生怕再次遇到风暴。
    赵启璋在天竺岛西岸航行,并打听有关天竺的事情,最后了解到,天竺现在处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之下,但德里苏丹国实际只能控制其北部地区,南部由雅达瓦、曷萨罗等众多国家分别统治。
    赵启璋知道天竺现状后想到:天竺如此混乱,说不定我大宋可以趁机将其统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增强大宋的实力了。但现在也只是想法,毕竟大宋现在连南洋都没有完全控制。
    船队行至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附近。
    “大人你看前面好像有几艘船。”船大副道。
    赵启璋拿着望远镜向着大副指的地方看去,果然有几艘船。
    “命令船队警戒,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赵启璋下令道。
    “是,大人”大副回道并让人打旗语。
    “大人为何突然下令警戒呢?”大副疑惑地问。
    “我之前听天竺商人说这附近有很多海贼,所以我想谨慎一些。”赵启璋说道。
    果不出赵启璋所料,那几艘船就是海盗。
    海盗船很快就到了赵启璋船队附近,赵启璋见逃不掉了,只好下令与海盗作战,幸好这些海盗不是很强。
    经过半个时辰,赵启璋等人将其击退,但船队也损失不小,死亡了几十个船员,赵启璋只好带着船队在附近海岸停靠,寻找一些物资。
    赵启璋他们刚靠岸就被一群拿着武器的人包围了,之后赵启璋等人被带到一座宫殿,赵启璋与其首领谈了很久,最后其首领允许他们在此休整。
    赵启璋之后了解到这个国家叫伊法特,这附近还有一个未来让意呆利很中意的国家埃塞俄比亚。
    船队在休整完后,继续沿着海岸前进,最后他们到了埃及附近,现在由马穆鲁克统治,马穆鲁克现在还很强盛。
    赵启璋并不打算去见马穆鲁克的国王,他打算在红海附近了解了解。
    在经过十来天的打听,他了解到这片地方居然也有蒙古人的存在,蒙古人居然在这里建立一个强大的可汗国伊利汗国,现在马穆鲁克就一直在防御伊利汗国的入侵。
    赵启璋很惊讶,他惊讶于蒙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统治范围,从中原到这里,少说也有几千公里。
    这让赵启璋认识到,大宋以现在的实力想要重回中原,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于是乎赵启璋打算在这里停留一些时间,打听更多关于蒙古人的事情,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蒙古,并且顺便也可以了解一些这西方的事情。
    赵启璋派人去马穆鲁克南部一个靠海岸的行省,去贿赂此地的行省长官,在沿海租一块地作为据点。
    那行省长官听说有一伙东方来的商人打算租一块土地,本来长官是想拒绝的,毕竟帝国的土地怎么能随意租与他人呢?
    但看到使者给他的东西,他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心中想到那地方本来就是没有任何用的地方,皇帝也不会在意,再说那些人还给租金何乐而不为呢。
    赵启璋租下此地后,命人修建营地,此地以后就是我大宋航行的补给点了。
    另外赵启璋写了一封报告命人送往朝廷,让朝廷可以派一些人来或在沿途建立据点,以此好方便我大宋与西方的贸易往来。
    赵启璋注意到西方这些人对我中原的丝绸特别喜欢,往往可以高价卖出。
    “可恶,这些西方商人在中间赚差价,本来属于我大宋的财富,都被他们赚走了,哼,早晚我大宋要控制这条商路,这样就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大宋人民的收入了。”赵启璋这般想着。
    赵启璋在又待了数日后,在此地留了一些人,打算再率船队向南方探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