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观山望气的底子
作者:肉面肥龙   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最新章节     
    “算了还是我去吧。”
    孙振鹏说着搬起坏掉的轮胎,小心的放在三轮车斗里,又从背包里掏出个头灯戴上:
    “真散了架,我也能给它轱辘回来。”
    老鱼跟余晖对视一眼,叮嘱几句路上小心之类的话,就由他去了。
    看着孙振鹏渐渐远去的背影,老鱼嘀咕道:
    “孩子是个好孩子,可惜不是一路人啊。”
    余晖没吭声,走到路边蹲下身,默默驱动观字诀。
    一番查探后没什么发现,余晖便再次挪动一段距离,再次施展。
    老鱼就这么看着余晖走走停停的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虽有些好奇,但想到墨染先生说的那番话,也没去过问。
    发丘正统么不是,肯定有自己的道道儿。
    余晖却越试越蔫儿,因为这个大海捞针般的笨法子并没有任何收获。
    最后索性放弃,走到车旁,看着坐在驾驶位闭目养神的老鱼问道:
    “杨叔叔,观山望气的门道,你就一点都没学吗?”
    老鱼叹了口气:
    “辨字诀就够我学的了,哪还有精力研究那些,再说了,你外公授课都是一对一,压根也不允许旁听。”
    “那是不是孙振鹏?”
    余晖说着指向不远处的微弱灯光。
    老鱼探出头瞧了一眼,果断跳下车:
    “那三轮车果然是一次性的。”
    十分钟过后,灯光到了近前,孙振鹏浑身是土,缓缓直起腰,双手撑着胯骨,身子往后好一顿弯:
    “去的时候还好,刚进土路没多远,车架没散,妈的车轮没了,栽了个跟头……”
    孙振鹏说着往外掏手机:
    “三轮直接丢了,钱我赔给你。”
    余晖连连摆手,又从车上拿下一瓶水递过去:
    “赶紧喝口水歇会儿,那三轮子本来咱也没打算真要,你赔哪门子钱……”
    孙振鹏没接水,而是卸下背包拉开拉链:
    “等着换轮胎的空当,趁小卖部开着门,我随便买了点吃的,你俩先垫垫……”
    余晖跟老鱼再次对视一眼,这下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鱼干脆弓下身子开始推轮胎:
    “振鹏啊,你先喝口水歇会儿,我把轮胎换上,咱去镇上吃好的。”
    孙振鹏把包往地上一放:
    “还是我来吧,螺丝不能直接上紧,得对角分别拧着推进,进度不能差太多,不然上不严,轮毂偏了会出大麻烦的。”
    老鱼笑笑:
    “我也是老司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孙振鹏一咧嘴:
    “老司机肯定腰不好,抱着轮胎附身平推,螺栓洞洞你肯定瞄不准。”
    老鱼闻言松开了轮胎。
    孙振鹏说得对,螺孔确实不太好对准,但他总觉得孙振鹏话里还有别的意思。
    咔咔一顿操作,孙振鹏接过余晖递过来的套筒,熟练的拧着螺丝,那架势,还真有点汽车修理工的意思。
    “大功告成,上车。”
    老鱼说着拉开车门。
    车子再次启动,缓缓朝镇上的方向开去。
    这一路,余晖没再像来之前一样冷漠,而是跟孙振鹏讨论起了一会到了镇上去吃什么的话题。
    路过之前栽跟头的地方时,孙振鹏放下车窗,看着远处在月光下依稀可见的黑乎乎的连绵山丘,问了句:
    “杨师傅,位教授跟我说你们曾经是师兄弟,那你听说过归藏易吗?”
    老鱼闻言猛地一脚刹车,转头看向孙振鹏:
    “那货这事儿都跟你说了?!”
    孙振鹏没想到老鱼反应会这么大,挠了挠头:
    “嗯啊。”
    “你说的归藏易,是归藏八卦吗?”
    余晖开口了。
    孙振鹏转头看向余晖,一脸欣喜:
    “晖哥你也知道这个?那太好了,刚才蹬三轮的时候我就看过,你看那排山,是不是正对着猪笼寨,并且这俩地方恰好对应归藏八卦的离位艮位……”
    听到这里,余晖木了,缓缓看向老鱼。
    余晖不懂什么周易归藏易,但在余家屯的时候,他亲眼见识过林惠杰使用归藏八卦核实了象形墓方位,后来还以此推演了墓道中的机关。
    孙振鹏这么年轻,居然也懂这一套,位召兴不说他是土木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一段时间以后才又转进的考古队吗?
    难不成进了国家考古队就都能学会这一套?
    此刻老鱼也弄明白了位召兴让孙振鹏同行查探的原因。
    这孩子,有观山望气的底子!
    “振鹏,那你说说,你看出了什么门道。”
    老鱼干脆换上空挡,拉住手刹,边说边看向远处起伏的群山。
    之前在位召兴手底下,孙振鹏一提归藏八卦,位召兴就不屑打断,一同说教,这会儿见老鱼跟余晖对此这般感兴趣,孙振鹏分享欲一下就上来了:
    “余家屯的象形墓,就是遵照归藏八卦来的,咱们跑这里来找同时代的墓,肯定还得参照这个,周易八卦,就好比我这手……”
    孙振鹏边说还边用双手比作阴阳,在那比划着:
    “归藏八卦呢,就错开了,你看,阴阳还在,但是乾坤位置变了,离为山,山气为止,艮为木,木气为生……”
    “所以你看那猪笼寨,几乎家家养着猪,周围的竹子也长的那么好,这就是生气足的表现,有趣的来了……”
    “这里可不是迷信昂,这么好的天然条件,村里人也勤快,照位教授所说,猪笼寨存在这么多年了,早该脱贫了,但为什么还这么穷呢……”
    “在这儿,就这个坎位,坎为风,风气为动,咱走的这条路左边全是竹林,直直的把风气给断开了……”
    “风气往两侧散开,直奔坤位震位,坤是地,地气为藏,这风就没了,震为水,水气为育,这边的风就成了肥料,也被吸收了……”
    “生气再足,但是他动不了,这恰恰说明了猪笼寨的现状,自主生产的东西充足,但是动不了,运不出去,自然卖不上价,村里人也就跟着受穷啊。”
    老鱼听完,缓缓放下了手刹,换档起步:
    “刚才你俩说吃啥来着?”
    余晖回了句:
    “你开导航吧,叫什么客家私房菜。”
    孙振鹏有些尴尬的问了句:
    “是……哪里说的不对吗?”
    余晖搓了把脸,看着远山说了句:
    “你这学问我们不太懂,估计没什么大毛病,就是多少有点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