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不为人知的往事
作者:肉面肥龙   盗墓:失落上古文明之归藏古国最新章节     
    “对,你跟你那三位师兄,包括我,都只是外人,发丘一门的外人。”
    墨染先生说着缓缓起身,踱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娓娓道来:
    “说起来,我有幸进入发丘一门,只因我的师父膝下无子,而你师娘是我师父唯一的女儿……”
    “发丘一门真正的秘术,传男不传女,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祖师爷小气,只是发丘秘术受限于血脉,无法外传……”
    “师父说过,女人天生属阴,下不的墓,即便体内流着发丘之血,也无法窥得发丘秘术真谛,但是如果后代女人生下男婴,发丘一门可以隔代传承……”
    “这里面真正的门道,师父从未对我细讲过,都是你师娘告诉我的,我不信邪,苦心钻研四字秘术,我的师父去世之后,我便先后收下了李越和刘钊……”
    “再后来,你师娘重病不治,那时候我并不在家,而是四处寻找其他二字的合适人选,等我把位召兴带回家的时候,你师娘已经入了土……”
    听到这里,老鱼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师姐凌儿为什么一直对师父都是那般态度。
    墨染先生并没在意老鱼的神情变化,继续说道:
    “你们师兄弟几人学的东西,跟我是一样的,我们再怎么精研,都只能学些皮毛,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还是想把传字诀按照自己的理解贯彻下去……”
    “虽然我心底清楚,有些源自血脉的天赋是怎样努力都无法后天达成的,但是只要能够完成发丘一门的传承,我就算的上正统发丘……”
    “直到那次……”
    墨染先生说着转头看向老鱼: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解散发丘一门?”
    老鱼拼命点头。
    墨染先生缓缓坐回凳子:
    “因为我精心挑选的人,出了错。”
    老鱼当即发问:
    “难道是二师兄?!”
    墨染先生点点头,缓缓道出了当年解散师门之前发生的事情。
    二十三年前,墨染先生前往粤省清州市连县,探望四年多未见的女儿。
    凌儿是美术生出身,每每跟父亲产生争执,便会背起画架外出采风写生,最后一次与墨染先生闹翻,凌儿只身一人南下,直奔粤省境内的偏远山村。
    她没有地图,凭着直觉一路行走,最终在清州市连县马池乡余家屯落了脚。
    余家屯与世隔绝般的天然风景,让凌儿流连忘返,在这里,她认识了那个决心以知识改变全村面貌的穷小子,余家屯唯一的教师余天明。
    他就是余晖的父亲。
    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让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年轻人坠入爱河。
    凌儿再也不想离开,她决定陪着余天明永远留在余家屯。
    领结婚证那天,凌儿给墨染先生写过一封信,基本算是一封通知。
    墨染先生赶来的时候,就连简陋的结婚仪式都早已办完了,墨染先生知道凌儿的秉性,既然木已成舟,他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劝他们跟自己回京都生活。
    但被凌儿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便是她之所以会跑这么远,就是因为不想见到墨染先生。
    墨染先生心灰意冷的离开,后来也跟女儿赌了很长时间的气,不过四年过去了,气早就消了,既然女儿还不回来,自己也只能厚着老脸再回去请。
    这一次余家屯之行,出了点小插曲,墨染先生在火车即将到站时,注意到了窗外绵延的山脉。
    墨染先生的观字诀虽然没有血脉加持,但观山望水的功夫也算得上炉火纯青,当即便瞧出了山脉之下属于上等的风水宝地,或许,这里会有古墓。
    墨染先生当即决定,先去余家屯探望女儿劝说一番,这件事情办完,就去山脉之下实地考察。
    这次见面,凌儿没了之前的那般抵触,并且破天荒的留了他吃饭。
    席间,凌儿告诉墨染先生,自己在这里生活的很开心,此生都不想再回京都,余天明倒是挺有眼力见,告诉凌儿有时间了还是得带着余晖回去看看。
    得知余天明是土生土长的连县人,还是个老师,墨染先生便旁敲侧击的问起了火车站附近山脉处的细节。
    余天明滔滔不绝地给墨染先生讲起了连县的历史,但凌儿自然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再次想起当年的事情,怒火中烧,当场掀了桌子。
    年幼的余晖吓得哇哇大哭,余天明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抱起余晖边哄边给老丈人道歉,还小声斥责凌儿不能不尊重长辈……
    直到凌儿从厨房里拿出菜刀,扬言墨染先生再不走就死给他看,墨染先生这才狼狈离开。
    墨染先生重新回到火车站,这才得知返程的火车要第二天上午才会进站,不得已只能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
    见为时尚早,再加上余天明讲的那些个连县历史,墨染先生心动了。
    因为余天明讲得太生动,历史中还穿插着很多当地老人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墨染先生所说的那处山脉,有个有趣的名字。
    蛋蛋儿坟。
    据说是古时候有个得宠的大太监就葬在那里,大太监期待来生能做个完整的男人,所以取了不少雄性动物的蛋蛋儿做陪葬品,至于其中是不是包括人的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只是民间故事,但墨染先生相信自己的眼力,更相信发丘一门的寻龙定穴能耐。
    艺高人胆大,墨染先生只备了点简单工具,跟旅店老板借了辆自行车,换装成农人模样,别了把铁锹便直奔蛋蛋儿坟。
    凭着观字诀观山望气的技巧,墨染先生很快便找到了切入点,仅仅挖了两米多深,就发现了墓道。
    这地方离着京都太远,没法考察过后再带众徒弟前来历练,墨染先生便想着只身一人下墓,找件儿好货便离开。
    凭借高超的发丘技术,墨染先生轻易的破解了墓门的锁闩结构。
    墓的规模并不大,没多久墨染先生便抵达主墓室,眼瞅着棺椁就在面前,刚走几步,便觉脚下一空,整个人跌进了罕见的深达近十米的墓室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