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战火重燃
作者:巡山小老鼠   重生南美做国王最新章节     
    清晨,低矮起伏的丘陵上笼罩着一层白雾,遮避了大地的模样。
    距离丘陵不远处,一片凸起的高地上,士兵们尽职的蹲坐在战壕内,认真注视着被雾气遮蔽的另一个方向。
    “长官,雾气快消散了,再等会,就能看到对面巴西人的阵地了。”
    比亚里卡东北方向,姆博卡亚迪与毛里西奥交界处,一行穿着黑灰色,没有任何军衔标志制式野战军装的军官,沿着弯曲、曲折的战壕,边走边观察周边情况。
    第一混成旅旅长庞振云经常佩戴的大檐帽换成了灰色野战军帽,长筒军靴也换成了防水胶底鞋。
    “久雨大雾必晴,下了一周的雨,也该出太阳了。”
    庞振云停下脚步,侧过身子,四向观察了一番本方战壕的战备情况,开口道:“雨季对战事的影响很大,因为持续降雨,亚松森方向的部队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战线僵持在虎美塔要塞一线,国内至虎美塔一线的物资弹药补给,也完全依托水上运输,从水路至陆路的物资转移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雨季对巴西人的影响也很大,巴西国内至巴拉圭前线的运输路线以陆路运输为主,即便巴西人提前在巴拉圭河、巴拉那河沿线港口构建了物资补给中转站,囤积了一定作战物资,但是受雨季影响,最近一周,他们的陆上运输补给路线几乎完全中断,渗透至巴拉圭后方的多股侦查部队,发回的情报,也证实这点。”
    “前沿阵地反馈,巴西人近期的多次小规模进攻,火力密度相比降雨前,降低不少,他们的作战意愿也不高,稍微推进一段距离,遭受我军反击后,便退了回去。”
    第一混成旅一团团长张文廉认同道。
    “南方丛林作战模式和本土中部地区差别很大,特别巴拉圭最近一周的降雨量,起码抵上得上长安周边地区一个月了。”
    “所以巴拉圭作战,主要抽调的是本土南部驻屯部队。”
    庞振云提醒道:“丛林作战是以后的作战重点,巴拉圭、巴西等国,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季、旱季交错,旱季作战还好,如果是雨季作战,对部队后勤补给运输、医疗保障、士兵作战意志等方面影响很大。”
    “巴拉圭境内各战线因雨季停滞、中断,双方以僵持对峙为主,都在等待降雨结束、天气好转,与友军各部相比,我军依托比亚里卡铁路支线,降雨持续一周,对铁路干线影响想对较小,后勤补给路线正常,目前,我军营地已囤积足够部队持续作战两个月的弹药物资,可以发起全面反击,解决比亚里卡周边的巴西人了。”
    “是没必要跟巴西人继续耗下去了。”
    庞振云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雾气初步消散,东部方向,巴西人的前沿阵地,出现在视野范围内。
    “走,观察下巴西人的前沿阵地,探探他们的虚实。”
    一行四五人,抬起脚步,继续沿着战壕,向前方走去。
    几人前行一段距离,停了下来,庞振云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对面前沿阵地情况。
    三条呈锯齿状的简易战壕弯弯斜斜得沿着本方高地延伸开来,每条战壕之间通过若干条竖向弯曲的交通壕连接,前沿战壕距离本方高地约300米,隐隐约约可以看到7座用木材搭建起来的低矮棚架,以及4座用沙袋围起来的掩体,战壕中,偶尔出现几个身影,往返穿梭。
    视线向后延伸,第二条战壕距离前沿战壕约100米,只能模糊看到几个棚架,至于掩体则与战壕混成一体,难以分辨。
    再向后,是第三条战壕,以后战壕后方,一片起伏的高地。高地绵延数里远,敌军在高地上设置了观察哨所,只不过因为距离较远,看不到哨所的具体情况。
    “沈少校,把地图取出来。”
    庞振作放下望远镜,扫视一眼,找到一处还算平整的位置,走了过去,几人紧随其后,防水胶鞋踩在战壕里,搅拌出一团团泥浆。
    没人在意脚下的泥泞,待作战参谋沈德辉展开行军地图,相继围拢过去。
    “估计巴西人在第一线前沿阵地部署了7门小型火炮和4门重机枪,分布在我军阵地西南方向。与两天前侦查得到的情报相比,敌人前沿阵地的火炮少了2门,重机枪少了3门,推测为之前的作战中被我军摧毁或者使用过度,火炮、重机枪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
    “会不会存在另外的情况,比如敌军担心前沿阵地容易遭受我军攻击,将一部分支持火力向后方纵深转移,将火炮和机枪转移至第二道或者第三道战壕内。”
    “也有可能是敌军弹药供应不足,为维持必要的火力密度和稳定的火力输出,不得已放弃部分暴露的火力点,以节省弹药。”
    “存在这些可能。”
    听完众人的分析,庞振云点头,继续道:“除去前沿阵地的火力支撑点,需要重点留意的是敌军的火炮,结合近期的作战和前沿阵地反馈的情报分析,敌军的支援火炮部署在距离我前沿阵地约3公里的高地上,火炮数量约10至20门,火炮阵地具体方位不明,火炮型号不明,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比亚里卡一线的敌军没有重型火炮,高地的火炮口径不会超过100毫米。”
    各国对重型火炮的评判标准不同,最初汉国将口径大于75毫米的火炮,评定为重型火炮,随着本土能够自主生产75毫米野战炮。以及越来越多的75毫米野战炮列装部队,充当师、旅级的制式支援火力,对重型火炮的评定标准,便上升至口径100毫米以上。
    “敌军急行军与我军争夺比亚里卡铁路支点控制权,而且失败后,后勤补给运输因为雨季影响中断,没有可能获得重炮补给支援。”
    “哪怕巴西人凭空变出来几门重型火炮也不怕,我军得到一个105毫米重型榴弹炮团支援,遇到巴西人的重炮,也能把他们干趴下。”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轻视敌人,虽然我军占据优势,但是也不能轻敌大意。”
    庞振作看着作战意志高涨的几人,提醒了一句,随后做出决定:“从敌军近期表现上看,已经放弃了对比亚里卡的主动进攻,兵力收缩固守,意图拖延时间。但是,我们不能让他们如意,既然他们缩了回去,那我们就发动反击,把他们从战壕内赶出去!
    沈少校,记录作战指令,
    1明天早上8时,全军吃完早饭,修整半小时,早上8点30分,驻守比亚里卡西南部的75毫米炮兵营,对位于姆博卡亚迪对面的敌军前沿三道战壕实行火力打击,掩护前沿部队冲锋。
    2敌军支援火炮阵地反击暴露后,命令105毫米炮兵团进行打击压制,以摧毁敌军支援火炮为目标。
    3敌军前沿阵地和支援火炮被压制摧毁后,第一混成旅一团从姆博卡亚迪阵地中路发起进攻,正面突破敌军前沿战壕。
    第一混成旅二团一营与第四警备旅四团分别从姆博卡亚迪阵地左翼、右翼发动进攻,策应第一混成旅一团的进攻。
    第一混成旅骑兵营转移至南部战线,特维夸里与姆博卡亚迪阵交界处,负责突破敌军防线,直插姆博卡亚迪阵地背后,骑兵营突破后,第一混成旅二团三营、第四警备旅二团沿着敌军两部交界处的突破口跟进,与正面部队配合,形成对姆博卡亚迪一线敌军主力的前后夹击。”
    “是,长官。”
    众人齐声应道。
    “庞旅长,降雨刚刚停止,道路泥泞,要不要再等两天,道路状况好转一些,再发动进攻。”
    第四警备旅旅长胡昆山,迟疑片刻,提出疑问。
    “不能再等了,因为降雨,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战机转瞬即逝,如果再推迟进攻,让当面的敌人跑了,就麻烦了。”
    庞振云解释道:“道路泥泞对敌军也有影响,沈少校,通知全军,克服困难,消灭了当面敌军,打通前往亚松森的路线后,我亲自为兄弟们向陛下请功!”
    “是,长官。”沈德辉举手敬礼,认真道。
    庞振作做完战斗部署,正准备继续向前面的战壕进发视察,却被沈德辉拦了下来。
    “长官,前面战壕在敌军的火力攻击范围内,太危险了,不能继续向前走了。”
    “好吧,那今天的视察就到这里为止,大家回到各自部队,传达明天的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