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慈悲者明善恶
作者:鸿渐于陵   皇后别跑,寻梦三生全为卿最新章节     
    关翎看完了最后一部诗剧,《持明》。
    这一部的主角不再是前面三部的风流国王。
    这次的主角是小国王子。
    他与另一国家的公主在林中邂逅,彼此一见钟情,尚来不及表明身份,就被其他事打断不得不分开。
    王子回国后得知自己与他国公主订下了婚约,想起一见钟情的女子,果断拒绝。
    岂料与他订下婚约的女子,正是他在林中见到的公主。
    得知心上人拒绝了婚事,公主悲痛欲绝。
    如一般天城剧的风格,期间两人历尽磨难,化解了误会,喜结连理。
    婚后,有强国发兵侵占王子所在的小国,王子因不忍天下生灵卷入战火,拒绝了公主兄长领兵收复国土的请求。
    丢了国的王子去海边散步,龙族将太子献祭给金翅鸟,临行前与母亲抱头痛哭。
    不忍龙族母子离散,王子自愿代替成为祭品。
    公主不见了丈夫,出外寻找,听龙族母子说了这件事,沿着血祭找到祭台上的丈夫,发现王子弥留之际苦口婆心地劝金翅鸟不要继续杀生。
    金翅鸟知道自己误食了圣人十分懊悔。
    王子死后,女神降下甘霖救活了他,攻占王子国家的国王亦俯首称臣。
    故事以大团圆结局。
    关翎不得不承认自己理解不了天城人的作品。
    她劝尾济离开沓古托的时候,幸好尾济没有反过来劝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皇子……假如其他国家攻打华英国,你会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放弃抵抗吗?”
    为防万一,关翎问了句。
    “怎么可能?”
    天城人把龙族描述得这么逆来顺受,尾济也有点一言难尽。
    “难道被屠戮的华英国子民不是天下生灵?羚羊放弃抵抗,猛虎就不猎食它们了吗?失去公正的仁慈算什么仁慈?”
    “天城人因为有段时间内外战过多,杀戮过重,全国上下厌倦了战争,所以流行这样的作品。”
    靳月夔干笑两声。
    天城与拓食交战亦不在少数,对华英国而言敌友身份经常变换。
    戏散了,关翎不急着回去,索性吩咐戏院再送了些茶点过来,几人继续留在包厢里喝茶。
    “我以为慈悲与糊涂不该是一回事儿。”
    关翎边念叨,边端起茶碗。
    话本里也总有唐僧一般看似慈悲,实则善恶不分的糊涂蛋。
    打着普度众生的幌子,实则干着助纣为虐的坏事。
    “是不是吃素吃久了,脑子容易发懵?”
    “我觉得会。”
    尾济啃了好几天菜叶子,急忙附和。
    “糊涂人可不尽然是慈悲。为了点滴小事大发雷霆,继而怨恨世道不公的人,一样糊涂。”
    沉舟假装没听出他们俩的弦外之音。
    “我以为宽于待己,严于待人是因为恶。”
    沉舟这么一说,伊萨立即想起滕杰尔的城主。
    “不识时务,亦没有自知之明,以为永远能高高在上,难道不是一种糊涂?”
    “普通百姓骨头这么轻,当然是不自量力。公卿世家如此,不是因为世袭的特权?”
    允许一部分人与生俱来高人一等,即是恶。
    等级森严的制度赋予了这些人恶的权利。
    这样做当然不是毫无目地。
    归根结底是为了笼络人心,得到贵族的支持。
    商持续人祭几百年,唯独纣王被后人骂得狗血淋头,是因为他开了炮烙虿盆的先河?
    剖腹取子祭祀鬼神,在商朝屡见不鲜。
    商纣的罪,在于他用贵族献祭,失去了支持。
    周室唯恐人祭之毒肆虐,抹去了幽暗的历史,将夏商两朝的恶习归结为夏桀、商纣个人的暴虐,试图以依靠自我约束的礼教治世,而忘了告诫子孙正视人性。
    结果周幽王重蹈了前几朝的覆辙。
    恶不会因为美化而消弭。
    活在不知何为恶的谎言里,人将失去辨别力。
    信奉暴力强权,与恶同化,又会自绝于天下。
    商即是恶贯满盈的终局。
    “公卿世家林立,一旦势大,易生不臣之心。若为天下人诟病,其余各家师出有名,当即吞并,以壮自身。”
    除四家以外,华英国亦有其他规模不大的世家传承。
    于这四家而言,如有虎狼在背,万一为所欲为,商纣的下场近在眼前。
    善不能止恶。
    恶需要恶来相互制衡。
    如何在善与恶间获得平衡,是个难题。
    太宗没有完成太祖把权力握于掌中的愿望,而与世家公卿达成协议,采选四家之女为质。
    这一层一层,一级一级,互相监视的恶意,便是太宗交出的答案。
    教化人心是必须,引人向善是必须。
    但不是唯一。
    “阿萨赛尽管与华英国不同,不过天理总归一样。自以为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的人,势必遭到天谴。他们所要面对的报应,并非来自他们欺压的善人。天理循环非快意恩仇那么简单。”
    伊萨望了眼沉舟,长吁一口气。
    他帮滕杰尔城主所做的事,经常在梦里折磨他。
    “但愿如你所说。”
    关翎撇了撇茶叶沫。
    “你为什么那么清楚四家的状况?”
    她出其不意地问了沉舟一句。
    “世事经历多了,有些自己的想法罢了。”
    沉舟恭敬地回答。
    *
    这个冬天尽管衣食无忧,可惜过于漫长,诸事悬而未决,关翎止不住的焦虑。
    过了二月后,她时不时向沉舟打听北上的道路何时能够通行。
    临近二月底,龙溪方面传来了积雪消融的消息。
    “为何不通过天武,非要北上取道薄州?”
    关翎不高兴地戳着地图。
    假如由四季如春的南方走,过完春节就可以动身了。
    “再过两天都上巳节了。”
    “那不是挺好?”
    伊萨路过她身边,弹了下她头上的发簪。
    “不如干脆过完上巳节再启程。”
    看到翎儿朝自己挤眉,他转身去忙其他事。
    “取道薄州,可以借一段运送粮草的兵道。殿下虽说是微服,混迹民间毕竟不太安全。”
    沉舟向她解释。
    “我们只有几个人,乔装打扮,别让人发现不就好了?”
    “殿下以为只要不被人瞧出是皇后就安全吗?”
    他们来萨满康德时拖了几十头骆驼,载满沓古托送的财物,再加上靳氏派人送来的大堆行李,这么几个人带那么多东西肯定招眼。
    “把乱七八糟用不上的东西扔掉不就是了?”
    “不要!”
    尾济扑到了那堆点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