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九地丹珠
作者:鸿渐于陵   皇后别跑,寻梦三生全为卿最新章节     
    关翎起床时没看到宁则。
    坐在床上洗漱时,她感觉眼睛肿肿的。
    中衣前片有点湿。
    难道她昨晚睡着后哭了?
    她昨晚跟宁则说话说到一半,突然力竭,很快睡着了。
    没想到自己会在梦里哭泣……
    明明没什么事值得哭的。
    皇上想给王慕晖扣罪名,她就跑嘛。
    反正她也不想跟每晚要被起居郎记录的男人有牵扯。
    起居郎跟话本书商很相似,通常不会描述那些书商不肯刊印的部分。
    但在此之外,非常擅长记录容易引人遐想的点滴。
    美学的极致是无形胜有形。
    留白能给想象留下无限空间。
    而且起居郎的主要读者群是研究历史的酸儒。
    假如变成起居郎笔下人物,谁知道会被想成什么样子?
    话本里盛行一时的剖腹挖心,以血入药,全是酸儒想出来的套路。
    只不过酸儒看到美女张开血盆大口喝人血,知道说一句“呔,你这妖怪”。
    话本男主只知道从冰封的脸里挤出三分冷峻,五分宽慰,两分邪魅的笑容,问女配“这点够吗?要不要再来一碗?”
    红袖过来,替她换了衣服。
    关翎摸了摸床。
    那日她幻视的事成真了,而这事儿在话本上没有记录过。
    这件事可太奇怪了。
    她虽然想不起关于自己的事,但遇到宏明、沉舟以及宁则时脑海里老有许多画面混在一起。
    这些画面大部分非常相近,看起来与眼前的状况没有差别。
    但又在她经历这些事之前稍早一点闯入她的头脑。
    因为相差时间不足刹那,使得她一直认为这种既视感是错觉。
    可昨晚的事,她清清楚楚在更早以前就知道了。
    这是不是意味了她……有预知能力?
    王慕晖肯定不会预知未来,否则不会死得不明不白。
    难道是她自己的能力?
    关翎正在思索,听见内室门口有宫女来通禀。
    “秋宫陈充媛求见。”
    宏明在北六宫有两妃两嫔。
    陈充媛是其一。
    太医院的御医每天来给皇后针灸,她的膝盖稍微好了点,不过依然不便走路。
    外加凤梧宫现在不归她,她拢共只有竹青馆一小块地方,只能招陈充媛进屋。
    陈充媛落落大方,听皇后招她进内室,也不拘礼,直接走了进来。
    罗汉床的一角与两侧地面堆满了书。
    书案上的文房四宝被红袖推到了一旁,散发着甜腻的点心香气。
    陈充媛一进门先看到了一副混乱无章的样子。
    关翎意识到房间过于邋遢,立时不好意思起来,偷偷用被子盖住床角的书。
    “殿下贵体欠安,不必在意。”
    陈充媛见状安慰。
    关翎于是在床前赐座。
    这位充媛年约十六七,比皇后稍大几岁,穿一身青罗纱衣,发间插一柄梨花簪。样貌娇俏,气质清雅。
    没大户人家那种端着架子的拘束感。
    在床边坐下后,她省去客套直抒来意。
    “听闻殿下前几日被七步断肠惊扰,有一物相赠,故今日冒昧登门。希望没扰了殿下休息。”
    说罢,跟她前来的婢女,奉上一只乌木匣。
    红袖接过木匣,捧到关翎眼前。
    匣子里是一枚金丝缠绕的土色圆珠,缀着鹅黄色的穗子。
    那圆珠摸起来非木非石,入手时微凉,很快发出暖意。
    “充媛,这是何意?”
    关翎好奇地问。
    “这乃九地八荒珠。”
    陈充媛笑了下,掩饰尴尬。
    “实不相瞒,七步断肠产自臣妾家乡。听闻殿下遭此物袭击,臣妾惶惶不安。这枚珠子能克七步断肠。因京城无那毒蛇,臣妾未把这珠子带进宫,命人去取花费了些时间,拖到今日方能进献。”
    听她这么说,关翎仔细把玩起珠子。
    “九地……奇门八神中的九地?”
    陈充媛“噗嗤”一声乐了。
    “若是神物,臣妾怎么拿得出来?濯州有一种蜈蚣叫做‘九地’,与七步断肠是天敌。这珠子是九地蜈蚣的元丹。有它在,七步断肠百步内不敢近身。”
    听见“元丹”两字,关翎耳里一片轰鸣。
    有什么事在脑海里呼之欲出。
    见她扶住额头,陈充媛慌了神。
    “殿下怎么了?”
    红袖也紧张地跑到床边。
    “小姐?你哪里不舒服?”
    “我没事。”
    关翎定了定神。
    “听说修炼成妖方能结出元丹,没想到会轻易被取走元丹。”
    见她没事,陈充媛放下了心。
    “殿下莫怕。家父居司寇一职不喜怪力乱神,甚少谈及这类事。不过就臣妾所知,九地过百岁者大多结有此丹,非吉光片羽。”
    关翎不是担心自己拿了珠子,九地蜈蚣就此灭绝。
    她心头有股不甘,说不清缘由。
    “能结出元丹说明是天生灵物,因蛇祸遭鱼池之殃……能用来避开七步断肠,难免遭人大肆猎杀。蜈蚣何罪之有?”
    陈充媛未料到,她考虑的是这件事。
    确实,由于害怕七步断肠,九地内丹价格一度贵于黄金。结果不少人跑去捕捉九地蜈蚣,致使这种蜈蚣险些灭绝。
    陈司寇在濯州任职时严厉处罚滥捕,才使民间稍有收敛。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陈充媛叹息一声。
    “慢说有利可图,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哪怕无利可图,这世间于有能之士也往往苛刻。”
    两人为此唏嘘了一番,其间又谈了些其他事。
    “后宫是不是有娘娘私通内臣?”
    “回殿下,臣妾不知。”
    除了这个话题,其他事上陈充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她知书达理,对经史子集涉猎颇多。
    陈司寇出身濯州这样的苦寒之地,教女如此,能力可以窥见一斑。
    陈充媛亦对皇后的好奇心十分佩服。
    皇后几乎什么都问,什么都好奇。
    从华英国国史到御膳房的主厨是哪里人,好多地方问得她答不上来。
    皇后所提问题天南地北并无指向,不像暗藏祸心,而是纯粹出于好奇,对华英国各地地价尤其执着。
    最为奇怪的是,皇后说话时常会引用兵书。
    若非陈充媛在父亲书房里翻过一两本兵法,差点无法分辨那些话援引何处。
    坊间皆说王慕晖不学无术,没想到太傅暗下教女学习兵法。
    刻意在人前韬光养晦,难道别有所图?
    她们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了晌午。
    关翎想留陈充媛在竹青馆用膳,陈充媛一脸歉意地婉拒。
    “臣妾已与同住秋宫的息修容约好,回去品尝她的手艺。”
    说到这里,陈充媛神色间闪过一丝悲伤。
    后宫的妃子与前朝的朝臣一样,也会拉帮结派。
    关翎在话本上没少见。
    她们初次见面,过分热络,难免遭人非议,被有心人利用。
    陈充媛一开口,她便没再挽留,目送陈充媛恋恋不舍地离开。
    “拿去太医院检查。”
    陈充媛刚一离开竹青馆,宁则立即把她送来的珠子交小太监送去太医院。
    “防人之心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