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三路出击
作者:芝麻糖包子   乘龙御天最新章节     
    秋风呜咽,吹动了大殿檐角上挂着的铁马,“叮当”作响。
    在等待陆升等人的到来中,君北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
    “怒而兴兵,主之大忌。”
    君北在反思,自己这次是不是怒而兴兵。想了一阵子后,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攻伐安西,统一南方,是他早就制定的战略目标。
    忽然之间,他变得有些意兴阑珊,而情绪更稳定,思维更敏锐。
    “参见殿下。”
    以陆升为首的数名重臣,行礼叩拜。
    “免礼。”君北指了指那几张椅子,让他们坐下。
    “我想让上将军楚铭率领大军东撤,然后直接从西部边境出兵,攻打安西国,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陆升问道:“不知殿下所说的问题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君北道:“各个方面。目前大军的数量,后续兵源的补充,以及钱粮物资的供应等等。我需要一个确切的数据和答复。”
    在陆升的示意下,兵部尚书站起来答道:“上将军楚铭麾下,原来有北境边军五万,东境边军因为先前遭遇大败,方振将军战死,八万边军死伤过半,近期已补充完整;西境边军,数量则没有变动,在六万之间。”
    “至于后续兵源的补充,据臣统计,攻陷夷月公国,得到降兵四万有余;随后又攻陷恒诃公国,得到降兵三万左右。这一共近八万降兵,还需要时间进行整编重组,方能上战场。”
    君北暗暗记着数字,心中盘算着。
    户部尚书起身说道:“国库存银,早在半年前就告罄。攻陷两大公国后,一共得银三百万两。近期因为战事频繁,又在源源不断的支出,库存还剩一百八十万两左右。如果再加上追回的北境边军两个月饷银三十万两,目前国库存银有二百一十万两。”
    “战马和粮食,以及火炮兵器等,因为有西岭那边持之以恒的贸易和打造,所以勉强能够支撑一场大战的消耗。”
    听到“饷银”两个字,君北冲着站在身侧的郑林说道:“饷银既已追回,想必人也跑不了。涉案的一共有多少人?”
    郑林道:“除了两个主犯,他们的家人以及仆从,一共有两百之多。属下正要请旨,这么多人,该如何发落?”
    君北又看向刑部尚书,问道:“按律如何处理?”
    刑部尚书答道:“按律夷族。”
    所谓夷族,就是满门杀头,不放过一个。而所谓的夷三族和夷九族,便是层层递增,所杀的数量和范围更多更大。
    君北沉默,然后道:“主犯当斩。他们的家人……发配西岭,去挖矿吧。”
    “殿下仁慈!”
    众大臣齐齐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
    两个郎官不仅贪墨军饷达三十万两白银之巨,关键是他们还与安西国勾结,事发之前甚至还想带着这笔巨款投奔敌国。数罪叠加,仅仅只将他们两个杀头,的确是量刑过轻了。
    “前前后后,安西国针对我靖南国的种种手段,的确是卑鄙无耻,小人之举。”礼部尚书叹了口气,“这次的军饷事件,安西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三十万两白银,以及两个贪官。”
    陆升笑道:“你也说了,他安西国是小人。小人行事,哪怕于己不利,也要于人有损。截止到现在,他安西国可什么都没付出。相反,若不是殿下当机立断,回信及时,北境边军因此而发生哗变也说不定。而我们,可着着实实的也被安西国恶心了一把。”
    御史中丞沉声道:“可恨的是,安西国竟然安排刺客,行刺殿下。可见他安西国,行事毫无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臣以为,灭安西国,势在必行!”
    至此,朝堂上下,就发兵攻打安西国的军事行动,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兵部尚书最后问道:“上将军楚铭,若是从东境撤军,青苍帝国会不会趁虚而入?还有以北相邻的析野国,是否也会蠢蠢欲动?”
    君北冷笑道:“放心,我们打得越好,诸国便越是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唯恐惹恼了我,掉转头去打他们。”
    对于诸国的种种小心思,自盟会上,君北就有了相当的了解。说白了,大多数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贱骨头。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安西国,我想分兵三路出击。”君北望着众大臣,小脸上布满冷峻,“一路自然是南部与安西国对峙的伍德他们;一路,便是楚铭从西部边境进军。但是还有第三条路,可以称之为捷径。”
    君北将早已有的翻越西岭的打算,对众人说了一遍,接着道:“那条捷径如果能开辟成功,翻过西岭后,距离安西国王都,不过数百里之遥。若是有一支奇兵得以翻越西岭,可以说是一柄尖刀,插进了安西国的腹心要害。”
    重新开辟一条进军路线,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员数量、饮食补给等等,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翻山越岭,深达无人区,首先就限制了战士的数量和个人素质,所以必须是千人以下的精锐!
    “我决定了,这第三条进军路线,由我亲自领军。”君北以毋庸置疑的语气说道:“王宫的五十名新侍卫,再加上三百鹰扬卫,足够了!”
    “至于王都的防务,便交给剩下的两百鹰扬卫和两千城卫军。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在前线节节胜利,王都便是没有一兵一卒,也是固若金汤。”
    “我不在的时候,由国相监国,在座的各位协助。遇事不决,或共同商议,或飞鸽传书给父王。就这样吧,散朝。”
    ~~~~~~
    楚铭接到命令后,便立即率兵往西进发,只留下两万左右原地驻守。
    绕道北境后,楚铭又将周立的麾下调走了三万,凑齐了整整十万大军。
    这十万将士,其中有一部分是夷月公国的降兵。于是楚铭一边赶路,一边将降兵打乱,整编重组。
    五天后,他们到了都城,在城外接受了君北的检阅和下一步的指示。
    第二天一早,十万大军分批开拔,继续西进。
    目送楚铭的大军远去后,君北便立即带着三百鹰扬卫和五十少年侍卫出了王都,骑着战马直奔向南。
    莽莽荒漠,茫茫戈壁,依然广袤,依然沉寂。
    君北八岁的生日快到了。
    他此时行走的路线,虽然与两年前一样,但是在心境上的区别,判若云泥。
    “加快速度,我们要在第三天的日落之前,到达西岭。”
    君北的声音传来,数百铁骑于漫天的风沙中,笔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