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董卓基业 李儒心思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东汉不三国最新章节     
    话说那华雄如一条丧家之犬般狼狈不堪地捡回了一条性命,匆匆逃至关内。此刻的他,已然完全收起了之前所有的轻视与狂傲之态,整个人仿佛完全换了一个模样。他沉默不语地在关内静静地养伤,与此同时,还严令其部下务必坚守此地,绝不可以再轻易地出战。
    与此同时,华雄赶忙向丞相董卓详细地汇报当下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在这汇报之中,他着重提及了孙策那超乎常人的勇武过人之处,并且还着重强调了孙策与马超之间存有旧情这一关键的信息。华雄在心中暗自思忖着,一心妄图让董相国能够将马超调遣至此地。他心里想着,倘若马超来到这里,或许凭借着马超的赫赫威名和强大实力能够稳住当前的局势,而且说不准还有可能借助马超与孙策的这层特殊关系,直接将孙策收服,使其为己所用。那样的话,自己此次所遭遇的失败也算能够得到一些弥补,而董卓的庞大势力也将会变得更为强大。他一边这般思索着这些事情,一边满怀着焦虑之情等待着董卓的回应。
    董卓这边也很快收到了华雄十万火急送来的回报,随后他便立即召集幕僚们一同商议是否要请马超过来助力。
    这时候,李儒对马超的内心想法可谓了如指掌,毕竟一边是他敬爱的师傅,而另一边又是对他恩重如山的董卓,这必然会让马超陷入一种极其艰难的抉择之中,使他感到万分为难。而且李儒心里极其清楚,以董白那执拗倔强的性子,未来必定是铁了心要嫁给马超为妻的。倘若此时此刻就把马超逼迫得过于厉害,将其硬生生地推向了对立面,让马超陷入过度为难的境地,万一马超真的被推向了对立面,以后董白和马超无法顺利在一起的话,那董白肯定会对他产生深深的怨恨。然而以董卓对董白那毫无保留、近乎宠溺的程度来看,到最后肯定会顺着董白的性子来行事。
    所以李儒经过反复地思考斟酌,认为绝对不能让董卓和马超之间的关系出现破裂,必须竭尽全力去维持好这种微妙的状态。于是,李儒便开始劝说董卓。
    李儒拱手作揖,一脸诚恳地对董卓说道:“主公啊,关于是否要请马超过来这件事,还望主公能慎重考虑。如今西凉的局势着实不容乐观,急需要稳定住啊。西凉可是我们的大后方,必须要有一个忠心耿耿且能力出众的人来稳住局面,如此我们才能在如今这波谲云诡、天下大乱的局势之中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主公您想想,刚刚马超才讨伐东羌,这边又有匈奴人在西凉境内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倘若此时硬是要把马超调离西凉,那西凉那边万一再生出什么乱子,岂不是得不偿失?而且马超他夹在师傅与主公您之间,本就十分为难了,若是再这般苦苦相逼,只怕会适得其反啊。倒不如暂且先让马超留在西凉,让他继续稳定住那边的局势,待日后局势稳定些了,再做其他打算也不迟啊。”董卓听着李儒的这番话,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若要论及这天下间将所有人都划到一块,而最了解董卓、能够精准猜透董卓心思的人,那非李儒莫属了。李儒自早年间便开始追随董卓,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后来又有幸成为董卓的女婿,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对于董卓心思的了解可谓是入木三分,对各种形势的分析与把控能力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境界。
    李儒拥有着远超常人的心智,他的思维犹如一张缜密的大网,能够洞察到常人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他深深地知晓,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不管董卓在未来会走到哪一步,董卓都是没有合适继承人的。董卓绝不会将自己的基业传给那些不成器的侄子,相反,他只会因着对董白的喜爱、对董白身世的怜悯,再加上对其独子的思念与哀伤等诸多情感,全部倾注在董白身上。即便董白只是一个女子,但最后继承西凉基业的必定会是董白。而且董白也是他看着一点点长大的,他对董白亦是极为了解,董白的一颗心全然扑在了马超身上,而马超又是一个文武全才之人,绝非轻易能受人把控的。李儒以他那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清晰地意识到,马超这般非凡的人物,必定能够创造一番极为不凡的基业。
    李儒想得十分明白透彻,他甚至已经开始深入思考董卓身后之事以及自己的退路。他深知董卓已然这般大的年龄,再加上如今与天下为敌,局势错综复杂,未来充满了变数。而马超年轻有为,智勇双全,拥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他明白西凉的未来必定与马超紧密相连,而他自己也必须要为将来做好充分的打算。在李儒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复杂而深远的蓝图,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心智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控,试图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为自己寻找到一个最为稳妥的位置,以确保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然无恙,同时也能为自己所看重的人和事谋得一个美好的前景。他默默地在心中谋划着一切,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他深思熟虑的考量,展现出他那令人惊叹的心智能力和对未来的精准把握。
    在李儒心中,其实一直对当下的现状怀有着极大的担心。随着董卓势力的不断扩张以及权势越来越大,董卓手下那些最早跟随他的一众部将,像李傕、郭汜等人也都跟着水涨船高。他们目前伴随着自身势力的增长,其野心亦早已如野草般疯长。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他们的真实能力却并未得以充分展露,呈现出能力明显不足但野心却极大的态势,这些无疑都是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与此同时,随着年轻一辈的马超、吕布等人逐渐崭露头角,在西凉军中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关系,这使得那些最早跟随董卓的将领们内心都引起了深深的不安。再加上如今董卓已然与天下为敌,这些状况无疑都成为了董卓所面临的巨大困境。
    可是,董卓在其权力日益增加之后,却似乎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反而变得越发不听人劝,越发地嚣张跋扈。或许也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些糊涂和骄傲自满吧。看看如今董卓这般嚣张跋扈的情状,已然与早年间那个壮志凌云的董卓大相径庭了。李儒每每思及此,心中便满是忧虑与无奈,他担忧着局势的恶化,担忧着未来的走向,却又感觉难以真正改变董卓,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
    如今有董卓在上面压着,这些西凉早期的旧部们暂且还都能够被统一调配,这主要是因为董卓的权威权限以及他们多年来听从董卓命令的习惯认知所致。然而,倘若万一董卓出现什么意外状况,或者遭受到什么外力的严重困扰,那么这些人恐怕转眼间就会变成反噬主公的饿狼。他们的野心和私欲在失去约束后,极有可能会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进而引发极大的混乱和动荡,给整个局势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数和危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李儒望着董卓那摇摆不定的决议,再瞅瞅下面那些各怀心思的李傕、郭汜等将领,他的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深知必须全力保证西凉的稳定,而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至关重要。马超的存在,再加上马超与董白的特殊关系,让他坚信即便将这些毫无用处的旧部全部抛弃,西凉的未来也决然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在他的筹谋与思量中,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西凉未来的走向和依托,他决心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西凉的稳定和发展拼尽全力,哪怕要面临诸多的艰难险阻和内部的纷争纠葛,他也毫不退缩,只因为他要守护住这西凉的根基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