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下动荡之根本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东汉不三国最新章节     
    在公元 188 年除夕夜,卢植突然接到了汉灵帝刘宏的紧急召见。
    回溯往昔,青年时的卢植曾担任郎将,在宫中负责护卫之责。而年幼的刘宏与卢植曾一同在大儒马融的教导中学习和成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卢植在那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与正直的品德。
    而刘宏登基之前宫廷遭遇了一场危机,卢植凭借着他的智勇,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刘宏亲眼目睹了卢植的能力,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与信任。
    随着刘宏登上皇位,他心怀重振大汉江山的大志。而卢植也有着同样的理想,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卢植的见解总是能让刘宏深受启发。尽管卢植时常直言进谏,指出朝廷中的问题和弊病,让刘宏有时会感到不悦,但刘宏明白卢植是出于公心,是真正为国家着想。
    卢植在朝野中的为人品德也广受赞誉,他公正廉洁,关爱百姓。刘宏听闻他的种种善举,对他的为人更是敬佩有加。在刘宏面临重大决策时,卢植总是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给予支持和建议。这些都让刘宏深深感受到,卢植是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是他在实现理想道路上的重要依靠。
    想当年,二人相识于年少之时,那时的灵帝刚刚登上皇位,心中亦怀有重振大汉江山的壮志豪情。然而,面对世家林立的局面,他也深感力不从心。无奈之下,他一手扶持起了宦官这一势力,试图以此来对抗世家。但未曾想,世家在朝堂之上敷衍糊弄皇帝,在地方上更是政令不通,还对皇帝的种种举措进行恶意宣传,导致灵帝在后世背负了声名狼藉的骂名。
    世家大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造成天下大乱的重要因素。他们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私自藏匿人口,使得社会资源严重失衡。而人才的选拔也被他们所垄断,只能通过他们的举荐才能进入仕途,这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
    这些世家们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势力网络,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只关注家族的利益,而忘却了家国的责任。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与动荡,最终为天下大乱埋下了隐患。
    汉灵帝虽然试图通过扶持宦官来对世家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压,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却也因此造就了一个欺上瞒下的宦官群体。不可否认,灵帝的确是有一颗想要励精图治的心,只可惜他的想法和做法出现了偏差,给予了宦官过大的权力,导致宦官与世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变得异常尖锐,进而严重加剧了国家的内耗。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国家陷入了混乱与动荡之中,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社会的根基也在不断地被侵蚀,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危机。
    他十分清楚,汉灵帝并非是外界所传言的那样,是一个只知卖官鬻爵、只贪图钱财、只信任宦官的昏庸皇帝。
    卢植眼睁睁看着宦官集团愈发肆意妄为,世家大族不断兼并土地,农民起义接连涌现,而汉灵帝的身体也早早被这些重担压垮。他心中满是惋惜,既痛惜汉灵帝被这些乱象折磨,又对无法根除这些问题、找不到解决之道而感到焦急与无奈,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惆怅。
    卢植默默地跟随宦官来到汉灵帝的寝宫,在这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忧虑。然而,当他站在寝宫门口时,他努力收起了那些纷乱的思绪,整理好自己的情绪,静静地等待着汉灵帝的召唤。
    汉灵帝刘宏知晓卢植已来到寝宫,他用尽力气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从床上缓缓坐起,然后依靠在床榻上。他面带一丝喜色,目光看向卢植所在的方向,抬起手,眼神中流露出对卢植的期待与信任。
    卢植看到灵帝这般模样,心中一阵难过,急忙上前。他紧紧握着灵帝的手,脸上满是关切之情,眼中更是充满了忧虑与心疼,焦急地说道:“陛下……”
    灵帝虚弱地略带安慰地摆摆手,声音微弱却清晰地对卢植说道:“师兄啊,恐怕这次我是真的不行了……”说完,他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卢植听到灵帝的话,心中更是悲痛,他强忍着泪水,安慰道:“陛下切莫如此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大汉还需要您啊!”卢植紧紧握着灵帝的手,试图传递给灵帝一些力量。
    灵帝又自嘲地笑了笑,脸上满是无奈与悲哀,他缓缓说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啊。师兄啊,这些年我有心重振大汉,奈何力不从心啊。”他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惆怅。
    “我虽身体不行已成定局,但大汉的江山,不能有事啊。”灵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与担忧,“如今朝局动荡,宦官弄权,世家大族割据一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担心我走后,这天下会更加混乱,百姓会更加痛苦啊。”说到这里,灵帝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他的眼角闪烁。
    “辨儿虽然也算聪慧,但是毕竟年幼还需要成长。师兄,当年他也跟随你学习,你应知道他的品行,我相信你能辅佐他,保我大汉江山稳固。我把这江山托付给你了。”
    灵帝紧紧握着卢植的手,卢植听着灵帝的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郑重地说道:“陛下,臣定当不负所托!臣必当竭尽全力,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罢,卢植的泪水仍在眼眶中打转,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
    刘宏轻声叫了声,声音虚弱却满含慈爱。只见刘辩泪流满面地从床围后面缓缓挪步过来,他小小的身躯因悲伤而颤抖着。
    刘辩走到卢植面前,恭敬地向卢植行礼。卢植见状,赶忙上前扶起刘辩,眼中满是疼惜。
    这时,刘宏又艰难地从身侧取出一份密旨,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密旨递到卢植手中。卢植双手接过密旨,感受到密旨上似乎还残留着刘宏的体温。
    刘宏看着卢植,眼神中满是嘱托与期望,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师兄,这密旨关乎大汉的未来,你一定要妥善保管,辅佐辩儿……”话未说完,刘宏又剧烈地咳嗽起来,气息越发微弱。
    刘辩紧紧握着刘宏的手,哭喊着:“父皇!”卢植也是红了眼眶,他郑重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所托!”
    刘宏安排好这些后,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变得疲惫不堪。他看着泪流满面的刘辩,心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辩儿,以后要听卢植大人的话……”刘宏虚弱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慈爱与期许。
    刘辩懂事地点点头,紧紧握着刘宏的手,不愿松开。
    刘宏见状,便让刘辩留下照顾自己,而他则需要稍作休息。
    卢植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知道,此刻的刘宏已经用尽了最后的精力,为了大汉的未来做了最后的安排。
    “陛下,那臣先行告退。”卢植轻声说道,然后缓缓退了出去。
    走出寝宫的那一刻,卢植的心情无比沉重。他深知,从这一刻起,他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他必须要为了大汉的未来,为了刘宏的嘱托,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