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开学
作者:一朵好云   穿成八零炮灰女配,开局被退婚最新章节     
    姜南把宋玉兰手里的英语试卷抽过来,不可置信的看向宋玉兰,“100分!”姜南瞪大了眼睛,她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同学考这么高的分数。
    姜南视线落在一道阅读题上,“这道题怎么做的?这么难的语法你都会?”
    宋玉兰瞟了一眼,认真地给她讲解了一遍做题思路,姜南听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厉害,我以后的英语真有救了!”姜南喃喃自语道。
    于琴笑着摇摇头,“玉兰小同学可不止英语好,这数学试卷也接近满分,玉兰你看看你这题是不是没看到小数点?下次细心点,丢了这个分数多可惜啊。”
    宋玉兰把数学试卷接了过来,视线落在错题上,嘴角含着笑意,这其实是她故意做错的,要是一来就满分,岂不是太逆天了。
    其余的物理化学生物基本上都是在八九十分区间,本就不是主科,能达到这个分数也很不错。
    于琴让宋玉兰开学和姜南一起来上学就行,她会直接写报告交给学校,一定能插班成功。
    宋玉兰赶紧说,“谢谢。”和姜南回了四合院。
    一路上姜南都在叽叽喳喳的说着语法问题,她最薄弱之处也就是英语语法。
    宋玉兰尽量用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分析给姜南听。
    两人回到四合院只和宋老太太说插班成功,便回到了卧室,拿出英语试卷来教学。
    宋老太太乐呵呵的给两人煮晚饭去。
    一直到晚上10点,姜南才恋恋不舍的回家,走之前还约定,“明天咱们再继续。”
    宋玉兰欣然同意,本来她还愁该怎么还姜家这个人情,现在想来,辅导姜南功课应该是最合适的。
    她也和宋老太太谈了一下之后的打算。
    服装店呢暂时不打算开了,未来三个多月的时间她还得把语文政治给背下来,这些说难不难,可说轻松也不是很轻松,得全力以赴。
    这挣钱也不急于这一时之间。
    早上她给桃子那边打去电话,正好得知桃子姐夫厂最近要改革,拿货也没那么好拿,桃子也赚了不少钱,为了避嫌,还是打算先做点别的生意。
    她给桃子建议去鹏城看看机遇,再过两年,鹏城速度那是在后世也是被人惊叹的存在。
    仅仅几年,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从一个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和精神风貌。
    它展示了中国在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这样的城市里,机遇比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广省要多。
    宋玉兰说完自己的打算,便让宋老太太回村去,她有假就回家。
    宋老太太多疼宋玉兰啊,想到宋玉兰一个人在县城里租房,还吃不到热乎饭,她就不管不顾的要跟着留在县城里。
    宋玉兰环抱住宋老太太的腰,头贴在老太太怀里,声音有些哽咽,“您陪我留在这,那家里的事情不管啦?”
    “啥事不都有你爹妈,玉景也上小学了,现在也不缺钱,你爹妈都能搞定,可我乖孙女这离不开我。”
    宋玉兰主意正,她不能拖她后腿,这是宋老太太现在的想法。
    家里有宋大强和刘春,也不算丢了根本。
    可她要不跟着宋玉兰,想到她在县城里被人欺负了或者饿着,宋老太太都受不了。
    宋老太太会留下来,宋总其实是能意料到的,毕竟那老太太多爱原身,都是能感受到的。
    开学前两个星期,姜南几乎是每天都来找宋玉兰学习。
    姜南每时每刻嘴里都在背诵着语法和单词,英语成绩也有了显着的提升。
    1981年2月28号。
    阳光明媚的一天,宋玉兰心情愉悦地跟随着姜南来到了学校报到,交完学费,便跟着姜南去教室。
    一中学校并不大,但环境清幽宁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她们径直走向了教学楼。
    高三年级只有一个班级,整个教室里容纳着 62 名学生。
    宋玉兰插班恰好成为了多出的那一名学生。
    于是,她没有同桌。
    姜南本来要和于琴申请,被宋玉兰拦住,“我喜欢自己一个人坐,这样位置还大。”
    姜南见宋玉兰不像是说谎,便点点头,“也是,一个人背书还不容易被影响。”
    宋玉兰的出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她清新艳丽脱俗的外表和独特的气质瞬间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尤其是那些男同学们更是兴奋不已。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位新同学的好奇与期待。
    面对这样的场面,宋玉兰倒是有些不太适应。
    她低着头,静静地整理着自己的书桌,尽量让自己不被外界干扰。
    而姜南则站在一旁,帮着宋玉兰整理着书籍,对宋玉兰引发的轰动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她第一次见到宋玉兰,也是一样的表情。
    于琴抱着一沓试卷进来时,见宋玉兰已经入座,便让她起来做个自我介绍。
    姜南朝着宋玉兰小声说了句加油,小跑回到自己座位上。
    宋玉兰起身简单说了两句话,“同学们好,我叫宋玉兰,今后和大家就是同学,请多多关照!”
    于琴摆手让宋玉兰坐下,开启了高昂演讲,“现在离高考还剩下110天,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你们能全力以赴......”
    半节课过去,于琴的激励到了尾声。
    “班长上来发一下试卷,这试卷你们就按照自己最真实的水平来写,才能知道自己哪里薄弱补哪里。”
    于琴说完,把试卷最上面的一张拿出来,朝着宋玉兰招了招手,“这试卷是你考插班做过的,我重新找了一张试卷给你,拿去做。”
    宋玉兰接过试卷,朝着于琴微微点头,“谢谢于老师。”
    于琴摆摆手,“你的情况我和其他老师透过底,语文和政治方面你还是得拿起来。”
    宋玉兰郑重点头,“是!”
    进入高三的同学们,几乎都是对未来有规划的人,大家对于宋玉兰的插班,也只有一时的兴趣,这会儿都在埋头专心做题。
    宋玉兰看了一圈,突然觉得像是回到了上辈子高考前的感觉。
    但那时候她是痛苦的,此时她是释然轻松的。
    下笔如有神助,一个半小时,宋玉兰结束了落笔,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她拿出语文书看了起来。
    好在坐在最后一个位置,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动作,除了讲台上的于琴。
    于琴踱步到宋玉兰的身后,抽出她写好的试卷看了起来。
    之前心里还有担心宋玉兰是不是运气好,正好会做那一张试卷,今天给宋玉兰单独的这张试卷,是她昨晚自己出的,几乎是结合了高一到高三的难题和易错题。
    可以说比高考题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琴越是看越是眉头舒展,最后把试卷放下,手在一个选择题的小数点上点了点,提醒着宋玉兰多审题。
    又是一个小数点没看清,把答案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