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尊贵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宋不辞想了想,然后问道,“你们写字的时候是怎样开始写的?”
    黑蛋儿反应很快,“先生,是从右至左写的。”
    宋不辞点头继续问,“那为什么是从右至左,而不是从左至右呢?”
    大牛激动的举手,不等宋不辞点他就脱口而出,“因为先生是这样教我们的!”
    宋不辞忍不住笑道,“对,那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你们觉得我为何这样教你们呢?”
    他初时教导大家写字时重在如何写好、写字,所以并没有详细解释这种写法的来历和原因。
    “因为顺手和周全,”金宝不假思索,“如果我们从左往右写,那我们在按住纸张的过程中左臂和袖子就会带花字迹。”
    甜甜眨眨眼,“因为习惯了,大家都是这样写的,长久的下来就都习惯了,就像过年要放爆竹,年后要走亲戚一样。”
    “因为右边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小栓子沉思后开口,“就像在祠堂议事的时候,族长爷爷总是坐在上位的右手边。”
    “对,”小梅跟着点头,“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是,我爷爷坐右边,我奶奶坐左边,爷爷是家里最厉害的人。”
    其他孩子也纷纷跟着附和,也有说出自己想法的,但都跟前面的大差不差。
    宋不辞均予以了肯定,然后转头看向认真听着的温良,“温兄以为如何?”
    温良沉思,而后开口道,“自古以来,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所以我们从古至今书写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从右至左,就是在体现上和右的尊崇地位。”
    说罢,温良将视线移到孩子们身上,温声解释道,“有个词叫做“无出其右”,意思就是没有超过右的,由此也显示出右之“尊”。”
    孩子们点点头,似有所悟。
    就在这时,石头突发奇想,举手用求知的眼神看向温良,“温叔叔,那上和右,谁更尊贵呢?”
    “额……”
    温良被他问的一愣,这是能比较的?
    他沉吟,“你这个问题,倒是个好问题,只是……”
    “只是,”宋不辞轻笑着接过他的话头,转而问石头,“如果我说你又高又矮,你觉得对吗?”
    又高又矮?
    石头觉得怪怪的,他本能的摇头,“好像不对。”
    “不是好像,”月牙儿软糯糯的开口,“石头哥哥,一个人怎么可能又高又矮呢,那肯定不对啊!”
    黑蛋儿补充,“石头,高矮是用来比较的,比如你可以说,我比你高,你比我矮,但不能同时说你比我又高又矮。”
    石头总算反应过来哪里不对了,他委屈的看向宋不辞,“先生,那你不是说我像个怪物嘛!”
    “所以啊,这两个词是反义词,是可以用来比较的,”宋不辞笑着说罢继续问,“石头,那如果我说你又高又聪明,你觉得对吗?”
    “嘿嘿~”
    石头顿时乐的龇着大门牙连连点头,“对,对对对!”
    不过点着点着,他忽然就明白了宋不辞的意思,“先生是想说,高和聪明不是反义词,所以不能用来比较。”
    宋不辞点头,笑问道,“那你现在知道右和上,谁更厉害了吗?”
    石头悟了,“先生,我明白了,上的反义词是下,右的反义词是左,所以上和右不能用来比较谁更好,更厉害。”
    宋不辞欣慰,“孺子可教也!”
    “那我们再回到最开始小栓子的问题,”宋不辞认真道,“所以人们对左宾的恶意,不仅仅是来自个人的不喜,更来自长久以右为尊的文化思想。”
    所谓的不吉不过是当下以右为尊的人强行给“左”套上的恶意枷锁,以此来彰显上位者和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和尊崇罢了!
    当然,这个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再开口的时候,宋不辞直视温良的双眼,平静、温和,但又充满着坚定和力量。
    “左宾伴随的负面寓意是历史和文化原因,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而转变。”
    至少目前不会,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概也不会,除非,有一个人可以改变它。
    但就宋不辞前世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来讲,当下的大靖朝,不具备这样的改变条件,也不会允许这样一个人出现。
    温良怔住,下意识捂住胸口。
    他说不清楚自己现在是种什么感受,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就好像是冰冻湖底尘封的火山忽然有了解锁的钥匙。
    初时只是涟漪轻晃,继而波澜骤起,最终成就喷涌之势!
    顷刻之间,势如破竹,突破冰面,滚烫的热意从胸口直冲喉咙,再达到鼻腔,烫的他鼻眼齐酸,泪如雨下!
    与此同时他猛的低下了头,大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隐隐能听见细微的哽咽。
    宋不辞微愣,然后对着孩子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去做自己的事情,孩子们也识趣的没有多问,消化着宋不辞说的话回到了各自的座位。
    孩子们离开后,宋不辞拿起桌上的茶壶重新给自己和温良各添了碗水,然后继续执笔写作,静静听着温良由细微抽咽,到哽咽出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原本安静复习的金宝突然放开声背书,孩子们开始时不明所以,不过在金宝的眨眼示意下也反应过来,于是都跟着放声复习。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书桌书桌desk,书籍书籍book……”
    “……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一记形要准,构图切勿小;二记三视图……”
    “温带季风气候的意思……”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随着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温良终于在喧嚣的书声中彻底释放出了自己的情绪。
    所有的不甘、愤怒、怨恨……所有的不公、冷眼、唾弃……好像都在这时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也许无人知道,也许所有人都知道,在这场赤子的朗朗书声中承载着卑怯和孤勇者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