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坏事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大爷后面掉着胳膊的男子凑过来,“当时何大夫身着白衣从二楼飘然而下,素手执针宛若仙姑降世!”
    年轻男子摇头晃脑,“故而,我们尊称其为,何仙姑!”
    宋不辞抽了抽嘴角,他只是安排大姐和李大娘去当个托,给二楼引几分人气,可没想搞什么仙姑临世啊!
    不过,他狐疑的看着男子,“你确定是你们,而不是你?”
    男子咧嘴,“嘿嘿,不才,正是在下起的头。”
    宋不辞含笑,“兄台大才,不过小生却觉得,何大夫乃是靠真才实学救人,仙姑的称谓未免有些将何大夫的才能归于神明仙家,兄台以为如何?”
    男子若有所思,片刻,他下意识抬手要朝宋不辞拱手,却忘了自己胳膊还处于脱臼中,当下疼的龇牙咧嘴。
    “嘶~”
    男子缓过劲儿来后单手行礼,“是在下考虑不周,所思浅薄,希望没有坏事,小东家莫怪。”
    “兄台言重了,”宋不辞回礼的同时诧异,“兄台认识小生?”
    “不认识,”男子挺直腰板,笑的爽朗,“不过能猜出来。”
    “哦?”
    宋不辞含笑,“愿闻其详。”
    “在下早就听闻宋家村有位宋小童生,天资过人,气质不凡,乍然见之便觉小东家正是如此。”
    男子笑眯眯道,“加之,方才我又看见小东家同护卫相熟,上楼之时也是闲庭信步,如踏自家地界,故而有此猜测。”
    所以前面的都是马屁,后面的才是重点,宋不辞好笑,这人倒是个妙人。
    而且他方才话里说希望没有坏事,只怕,大姐她们扮托的事儿也早早被这人识破了,但他不仅没有揭露,反而有意配合,要么是心有大义,要么就是另有所图。
    “在下宋不辞,这厢有礼了,”宋不辞行了个同辈礼,“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男子回礼,“在下温良,礼仪不周,小兄台见谅。”
    “温兄台客气了,”宋不辞做了个请的手势,“温兄台可方便到旁边一叙?”
    “下次吧!”
    温良笑呵呵的摆手,“我这正排着队呢,既不愿相让,也无意插队,待我伤好后定然寻了机会上门向宋小兄台讨教学问!”
    宋不辞了然,温良这是在告诉自己,他没想借此给自己谋好处,也不必特殊优待他。
    果然,世间不乏善于观察的人,更不乏聪明人。
    “讨教不敢当,”宋不辞眼里多了几分真诚,“不过后续有机会与温兄台交流,在下求之不得。”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宋不辞记下这个名字,点头示意后转身告辞,这时老大爷才反应过来,“刚、刚刚那个就是带着宋家村发达起来的小童生?”
    “大爷,”温良闻言笑嘻嘻凑近大爷的耳朵,大声道,“我们都说话半天了,您怎么才反应过来啊?”
    “去!”
    大爷佯怒,“你小子,老头子的耳朵差点让你震聋了!”
    “我那不是怕您听不见嘛,哈哈哈哈……”
    宋不辞闻言笑着摇摇头,他正要离开便瞅见远处陆陆续续有马车赶过来,想来是看重宋青云名头权贵乡绅,他眉头微蹙。
    虽然他觉得那些乡绅权贵多半会观望两日再来问诊,但也不排除有几个心急的,他们高高在上惯了,多半不会安安分分排队。
    “放心吧。”
    宋永德见状走过来,“你之前吩咐的我都交代下去了,他们若要插队便赔礼请他们三日后再来,另送上养生药膳,除了蛮横无理的,多半不会在咱们开业之际刻意为难。”
    “还要麻烦叔帮忙周旋,”宋不辞闻言抬头,“若有不讲理的刻意刁难,直接让姜大哥他们将人赶走就是。”
    他们虽是普通百姓,但也不是丁点依仗都没有,当然不能任由他们拿捏。
    宋永德点头,“好,我会看着办,必不会让他们欺负了去,更不会损了医馆的名头。”
    “辛苦永德叔了。”
    “不说那客气话,”宋永德拍拍他,“忙你的去吧,真有事儿了我找人通知你。”
    宋不辞点点头,想起什么,他转身大步向家走去。
    “东家回来啦,怎么样?咱们那什么宣传的可还行?”
    宋不辞看向期待的李大娘,笑道,“行,岂止是行,我过去的时候队伍都排到水泥路上了。”
    “那就好,”李大娘笑呵呵道,“我俩是从心楼绕路回来的,生怕大家发现,都没敢过去瞅两眼。”
    宋不辞给她出主意,“您待会儿可以换身衣服过去瞅两眼,隔远了他们也认不出来您,您放心大胆的去看。”
    “对了,可以换身衣裳,再打扮打扮!”
    李大娘突然猛拍巴掌,然后兴高采烈的道,“东家,你说我跟三婶子去医馆门口卖吃食怎么样?”
    “去医馆门口卖吃食?”
    “对,我瞅着那队长着呢,说不好有人得排到晚上去,排队的人肯定有没带干粮又不甘心回去的,咱们去医馆门口卖馒头,指定有人买。”
    李大娘解释,“我寻思着今天家里的活儿我都干的差不多了,午饭也还早,趁着现在找点事儿做。”
    “咱也不高要,就跟城里一样,杂粮的一文钱两个,白面的一文钱一个,咱还免费送水送野菜下馒头,虽说赚不了多少,但也比没有强!”
    她口中的三婶子就是三奶奶,宋不辞猜测李大娘多半是想帮衬三奶奶一把,再给家里挣点铜板。
    宋不辞没意见,“只要您不嫌累,您看着安排就行,厨房的东西您只管用,不必束手束脚。”
    “累啥啊,这才多少活计,”李大娘开心道,“不过厨房里东西还是得有数,我过后做好记录拿给您和东家姑娘看!”
    说罢,李大娘不等宋不辞拒绝,就开开心心的去找三奶奶了。
    她走后,院子里变得格外安静,孩子们早上跟着他去了蜡烛作坊凑热闹,对蜡烛的制作还新鲜着,就都留在了那边帮忙,他回来没看见宋荣华,估摸着她从医馆回来应该也是直接去了那边。
    虽有些不习惯,倒也适合他干自己的事。
    想罢,宋不辞抬脚进了卧室,而后在床边的书桌前俯身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