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俗气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师兄!”
    在房内午休的杜幼薇被外面的声音吵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出来时就看见了坐在她家堂屋里的宋不辞。
    她瞬间激动的小跑过去,习惯性的想扑在宋不辞怀里,却又忽然记起自己今年已经六岁了,不能再跟师兄抱抱,于是堪堪在距离宋不辞三步远的地方停下。
    她大大眼里泛着晶莹的泪花,委屈巴巴,“师兄……”
    杜幼薇是杜寻文和唐秋心的独女,素来与原身关系甚好,将原身当亲哥哥般看待,原身对这个妹妹也很是疼爱。
    宋不辞含笑起身走近,他掏出手帕轻轻沾去杜幼薇眼角的泪水,“我们幼薇都是六岁的小姑娘了,怎么还掉金豆豆呢?”
    杜幼薇越发委屈了,“师兄这是嫌弃幼薇了吗?”
    宋不辞疑惑,他微微弯了腰,“不知我最最最可爱美丽的小师妹,此话何解呢?”
    “师兄往日还说我流的眼泪是珍珠,今日便成了金豆豆,”杜幼薇委屈的吮吸着小鼻子,“珍珠高雅,金子俗气,师兄是已觉得幼薇俗气了吗?”
    “呵~”
    宋不辞闻言忍不住轻笑出声,小姑娘小小年纪便已知道高雅与俗气了,不过同时他又觉有些有趣,原主哄小姑娘的方式倒与他们那里有些相似。
    杜幼薇见状瞬间羞恼,泪水顷刻蓄满眼眶,眼看就要夺眶而出,“师兄还笑话我!”
    “小师妹,我冤枉,”宋不辞笑道,“珍珠高雅,金豆豆俗气,可高雅之人也离不了金豆豆,那你说他们是高雅还是俗气呢?”
    杜幼薇瞬间被问住了,连眼泪都忘了掉,只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思索,可惜不得结果,于是转头向杜寻文求助,“爹爹?”
    杜寻文疼爱的看着女儿,冲她招手,“幼薇,过来。”
    杜幼薇“哒哒哒”的跑过去,拉着杜寻文的手撒娇,“爹爹,幼薇答不上来~”
    “俗与雅全在人心,并非完全对立,更无法用一两件实物来衡量界定,”杜寻文摸摸女儿的头发,“你要学会有自己的判断,而非人云亦云。”
    杜幼薇似懂非懂,只懵懵懂懂的点点头。
    “她约莫是前些日子听我与别人争执,便将那话记在了心里。”
    杜寻文转头对宋不辞解释后,面露欣慰,“我原以为你这些时日重在养病,不想亦是在成长进步,病魔没有使你溃败,反而磨练了你的心智思维,我心甚慰。”
    宋不辞拍马屁,“这些都得益于老师对我的教诲和鼓励。”
    “哈哈哈哈……”
    没人不喜欢被拍马屁,何况还是自己爱徒的马屁,杜寻文忍不住开怀大笑。
    宋不辞琢磨着刚刚杜寻文的话,忍不住问道,“先生方才说与人发生了争执,可是白家人又来找您麻烦了?”
    杜寻文猜测宋不辞应该是多少听说了些,他不在意的挥挥手,“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白家人想请我重回私塾,我不肯,便互相说了些难听的话,你不必挂怀。”
    他说的轻描淡写,宋不辞却深知杜寻文受了多少委屈。
    先前他只觉杜寻文满腔意气、不会变通,但现在看来,杜寻文受到白家多番欺辱打压,不仅面无不甘和颓唐,反而还能泰然处之,当下觉的是他片面了。
    当然,也或许是这两年杜寻文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不过,不论如何,单看杜寻文现在的状态,也可知此人必非池中之物。
    宋不辞压下心绪,“老师,我有些疑惑,白家为何非要请您回去呢?”
    “还不是那些废物没本事,便又想着摘别人果子。”
    杜寻文哼笑,“白家私塾筹办三年,县试连考五场白家私塾参考之人就被刷下五成,府试中童生者是十中之三,无一人位居前十,且他自己的儿子成功败考。”
    “不仅如此,白家私塾共有十人参加院试,但最终却颗粒无收,现下已经成了整个泰昌县的笑柄,学子们更是怨声载道,另投他门。”
    宋不辞明白了,“所以他们是看中了老师的才能,这才想方设法逼迫您回去。”
    “原是如此,”杜寻文眼带自豪的看向宋不辞,“但他们现在更加频繁的逼迫,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你。”
    “他们啊,不仅想让我回去,还想利用我将你也带回去,为他们一雪前耻,”杜寻文冷笑,“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确实如此,”宋不辞点头认可,不过他对白家私塾了解不多了所以很是好奇,“老师,白家私塾的先生当真如此不堪吗?”
    “倒也并非如此,他们都有秀才功名在身,”杜寻文解释,“只白家私塾因着白举人的名头,收进来的都是颇有家底的学子,自然不好管教,他们又被学子的钱财养大了贪怠之心,后续便是有心管教也无甚作用。”
    “至于白举人,”杜寻文想了想,“我只能说,好的学者,不见得就能成为好的老师,白聪便是最好的例子。”
    宋不辞表示认可,“先生所言甚是。”
    既然提到这了,杜寻文索性就跟宋不辞多说了几句,“白家因着赶你出门和连连失利的事已经坏了名声,所以,有真才实学的夫子几乎都不愿意加入,故而他才会对我用尽手段。”
    “想必他们很快也会找上你,为师不知你作何想法,但还是想劝你一句,白家私塾,并非好去处。”
    “白家人已经找过我了,但是我拒绝了,”宋不辞认真道,“我听闻先生现在已经停止招收学生,不知先生可还有开办学堂之心?”
    杜寻文长叹口气,“我虽不惧白家,但也不耐与他们周旋,加之生计堪忧,现下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开办学堂了。”
    最重要的是,他打算明年再战乡试,只是现下家中捉襟见肘,他不确定届时能否攒够再战的银两,所以便按下没说。
    “不瞒先生,”宋不辞直言,“其实学生今日上门是有事相求。”
    杜寻文诧异,随后挥手,“你只管说来,是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