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女婴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沟!沟!牛快走到沟里去了!”
    姜烈大惊,连忙回头拉缰绳,“回来!快回来!走歪了!”
    “去!去!”
    “往边上走!边上!”
    ……
    一通折腾,幸而有惊无险,宋不辞松了口气的同时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何那会儿路过医馆时宋青云会给他投以同情的眼神了!
    牛车渐稳,渐行渐远之时宋不辞忽然发现,姜烈对于前往黑山村的路,似乎有些过于熟悉了。
    他有些好奇,“姜大哥,你之前去过黑山村?”
    黑山村就是原身恩师杜寻文的老家。
    这几日宋不辞通过多番打听后得知,杜寻文与白家决裂后被白举人各种打压,导致没有学子愿意再去杜寻文的学堂,而他靠抄书赚来的钱根本无法维持家中开支和房租。
    最终杜寻文一咬牙,索性直接退了县城里租赁的房子,带着妻儿老小回了老家黑山村,此后的消息便打听不得。
    恰逢休沐,宋不辞便专门腾出时间前往黑山村,准备探望探望原主的这位恩师,同时也是想看看恩师家里是否有能让他帮的上忙的地方。
    “去过。”
    宋不辞不是外人,这事儿也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姜烈道,“我有位族姐便是嫁到了黑山村,所以我来过几次。”
    宋不辞诧异,下意识脱口而出,“你还有族姐?”
    姜烈不奇怪宋不辞会有这样的反应,因为外界都传闻他们深山村其实是男儿村,只生男不生女,为此还曾有人不惜跋山涉水跑到他们那里去拜求生子秘方。
    只是后来那些人空手而归,就算虔诚跪拜后也没有效用,去的人这才少了些,但到现在也还时不时有人不死心去求拜。
    “我们村虽然女婴确实难得,几乎是十中有一,但确实没有什么只生男不生女的说法,小花花就是最好的例子,至于为什么深山村基本没有女性……”
    姜烈解释,“山里的环境不太适合女孩子生存,再加上我们村的名声不好,族人担心女孩子日后寻不到好人家,所以女婴出生三个月后,就会被我们悄悄送到县城里的育婴堂。”
    他们将女婴送过去后也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姜氏族人每半年就会拨出部分猎物换成银子送到育婴堂作为女婴的花费,甚至还有多余的帮助育婴堂其他孩子生存。
    作为交换,待女婴成长到一定的年龄,育婴堂的管事会替他们送去的女婴寻找合适的人家,将其收为养女或者养媳。
    “因为担心她们没有娘家受人欺凌,所以每隔些时日我们便会偷偷前去探望,所幸育婴堂的管事挑的都是较为靠谱的人家。”
    姜烈继续道,“嫁到黑山村的那位族姐便是如此。”
    宋不辞感慨,姜氏族人比他想象的还要周全,不过他有些好奇,“那小花花为何都三岁多了还在族里?”
    “小花花算是例外,她胎里不足,从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姜烈道,“我们就想着与其把她送到育婴堂自生自灭,不如自己亲自看顾,等养好了身体,三五岁的时候送过去也来得及。”
    宋不辞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原本我们是打算今年就将她送过去的,”姜烈笑了笑,“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送过去的必要了。”
    他们现在定居宋家村,生存环境稳定且日子肉眼可见的蒸蒸日上,等到小花花能出嫁的时候,他们族的名声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何愁小花花寻不到好人家?
    宋不辞也笑,“日后你们族内的女孩儿肯定会日渐多起来。”
    “自然。”
    姜烈声音里带着轻快,愉悦的甩着小鞭子,牛车摇摇晃晃,黑山村距离宋家村着实远些,直到未时中,他们才赶到黑山村。
    宋不辞被大太阳被晒的都蔫吧了,老牛也热的甩着舌头直喘粗气,所以他们到的第一时间并不是进村,而是在村口树荫下的堰沟处,带着老牛喝了个痛快。
    “喷~”
    树荫下老牛舒服的打了个响鼻,宋不辞和姜烈也用温热的沟渠水洗了把脸,姜烈倒是舒服的多,宋不辞通红发烫的脸却是很难退热。
    “差不多了,再洗小心中暑,”姜烈将草帽再次给宋不辞和老牛戴上,“走吧,找到了人家就会凉快些。”
    土屋最大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想想坐在堂屋里纳凉的滋味,宋不辞终于恋恋不舍的站起身。
    姜烈将牛车解下放在树荫底下,然后将牛车上的包袱搭在牛背上,牵着牛在宋不辞面前半蹲,“上来。”
    “不用不用,”宋不辞连连摇头,“马上就进村了,我可以自己走。”
    姜烈反手将宋不辞勾到背上就站起了身,“再磨叽,你还没见到人自己就先晕了。”
    晕倒倒是不至于,但肺痨留下的后遗症就是胸口不时发痛,运动过量还会导致呼吸不畅,所以宋不辞也不太敢放肆折腾。
    想罢他放弃挣扎,“那就辛苦你了,姜大哥。”
    “算不上辛苦,”姜烈掂了掂他,“你还没有只鹿崽子重。”
    说罢,姜烈便背着宋不辞大踏步的进了村。
    烈日炙烤,热浪蒸腾,村子里都看不见人影,连孩子都受不住热躲回了家里,姜烈走到距离村口最近的那户人家问路。
    隔着院子篱笆,姜烈看向在屋檐下编草鞋的大爷,“大爷,方便问问杜寻文家怎么走吗?”
    “什么?”大爷放下草鞋走近了些,“你找杜什么?”
    姜烈凑近大爷,大声重复,“大爷,我们找杜秀才,杜寻文!”
    “嘶~”
    大爷黑着脸掏了掏耳朵,“我听得见,你不用这么大声!”
    “你们找寻文是吧,”大爷抬手指了指,“呐,你顺着左边那条小路,一直往前走,看见岔路右拐,再往前走,第三个路口再右拐,到了山脚下你能看见的那个房子,就是他住的地方。”
    “行,我记下了,”姜烈道谢,转身欲走,“谢谢大爷!”
    “哎!等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