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婉儿沦陷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最新章节     
    可上官婉儿是谁啊,前世可是有着巾帼宰相之称啊。
    她也抬起眸子,丝毫不退让地看着柳如是。
    两个女人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交锋着。
    可秦川却是没有发觉,因为他的脑子里现在正想着上官婉儿的生平。
    前世的生平。
    他记得前世2013年6月,在古城咸阳挖掘了一个古墓,震惊了考古界,民间,历史界。
    只因古墓出土的木质盖上,赫然篆刻着九个打字。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经专家一致认定,这就是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的墓穴。
    为权力而斗争,为权力而死,一饮一啄。
    死后再次追封为昭容。
    可看了看眼前的上官婉儿,秦川还是不敢相信,那传说中的上官婉儿,距离自己竟然如此之近。
    可前世她飞自己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才女,甚至还经常说什么四舅拿支烟来。
    这哪里才女了。
    不过,秦川记得,前世上官婉儿的爷爷叫做上官仪。
    人如其名,身居高官,风仪俊朗。到了李治那个时期更是爬到了宰相的职位。
    可后续还是太飘了,人在官场上,太飘了哪能不挨刀。
    一次偶然的工作失误,让上官家族灰飞烟灭。
    记得旧唐书中说她,及长,有文词,明习吏事。
    有一些鸟,它注定不会关在笼子里,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关辉。
    而这也是武则天看中她的地方,并且当场校考。
    当时的上官婉儿,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文艺畅通,辞藻华丽。
    好像就是一瞬间写出来的诗,但又好像已经深思熟虑了很久。
    最终,武则天封她为凤仪女官,掌管诏命。
    而这,也是武则天为她铺路的关键。
    可是她们两人谁都没有算到,秦川竟一夜之间性情大变,变得不再庸碌,变得杀伐果决。
    而且,一言一行皆是有章有据,就像一个天生的帝王般,执掌着一切。
    也正是从那天以后,身边的一切都变了。
    就连武则天的态度都变了,上官婉儿也从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星,变成了一个小透明。
    这也是为什么,秦川一直没有重视她的原因。
    每次都会可以看她,只是因为前世打农药时总是被她越塔乱飞,所以才会多看几眼。
    当然也是因为她的长相,小家碧玉,秀外慧中。
    可这些,对秦川来说却不值一提。
    若只看中外貌,秦川能够在大武朝随便找出一大把,更何况身边不就有一个不属于上官婉儿的柳如是吗。
    秦川吃了口香酥苹果,随后问道:“可是有事?”
    上官婉儿连忙反应过来,也不再盯着柳如是看了,微微低头道:“回陛下,皇后娘娘邀请您同她赏花。”
    秦川看了看殿外,随后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刚到申时。”
    闻言,秦川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随后道。
    “你先去吧,朕随后就到。”
    “你也下去吧。”秦川对着身边的柳如是道。
    “是。”
    二女就这样一齐下去了,在离开秦川的目光后,两个女人再也不用掩饰什么,充满敌意的看着对方,丝毫不肯退让。
    直到秦川从殿内走出,两女这才连忙眼神闪躲地各自离去。
    秦川觉得有些怪异,可又说不出来,也没多想,连忙喊道:“婉儿,既然你还没走,那便随朕一起吧。”
    上官婉儿连忙停下脚步,道:“是,陛下。”
    秦川走得很慢,似乎在享受这悠闲的时光。
    上官婉儿则是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有着迷醉。
    秦川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上官婉儿是才女的话,那么有些问题她应该能替朕解惑吧。
    如果空有其表,那留在身边又有何用?
    “婉儿,朕有一事不解,可否告知?”
    “陛下但说无妨,奴婢定知无不言。”
    不错,顺朕心意,足够乖巧。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何解?”
    上官婉儿深思片刻,随后抬头道:“如果百姓富裕了,国君自然富裕。”
    “为何?”秦川来了一丝兴趣。
    只听上官婉儿继续道:“国君的富裕,藏在民间。老百姓富裕了,国君怎么会贫穷呢。”
    “用取十抽一的办法,不加重百姓负担。百姓产出多了,自然解决国家财政不足的难题,百姓实力雄厚,就不会害怕增加赋税。”
    “每家每户,粮食堆满仓,就不会忧虑婚丧娶嫁等事情;田野之间,处处是庄稼,就不会担心生老病死等问题。”
    听到上官婉儿举一反三的回答,秦川不由的高看了她一眼。
    这些问题在秦川看来,不够是后世的经济学,他还是了解一些的,而想要做到这些,秦川也知道具体的步骤。
    可若是上官婉儿能想到这一点,只能说明她的确动脑子了,而且确实有才华。
    上官婉儿不知道自己的回答陛下是否满意,她抬头看了眼陛下,却发现秦川并未表现出赞赏的神情,不由得有些失落。
    她有些不甘心,连忙问道:“陛下,是婉儿的回答令陛下不满意了吗。”
    秦川摇了摇头,看着她诚恳的道:“不是不满意,只是有些片面,民间疾苦不过是文人口中的几句话。”
    “可若只是说,那何尝不是纸上谈兵呢。”
    “知行合一,才是良方。”
    说罢,秦川便大步向着未央宫而去。
    身后的上官婉儿轻声重复着秦川刚刚的话:“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这...”
    上官婉儿连忙追上秦川问道:“陛下,何为知行合一。”
    秦川回答道,却并未转身:“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秦川不敢看上官婉儿,因为他现在脸色有些涨红。
    这是因为对那位龙场悟道神人的愧疚,自己说的不过是他的话罢了。
    可上官婉儿不知道,这一刻,她的心彻底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