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谋划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最新章节     
    吃完午膳,秦川舒服的躺在软榻上,看着一旁忙碌的传膳太监。
    其实每天吃饭,最让秦川接受不了的就是试毒。
    刚穿越过来的第一天,那顿晚膳着实给他吓到了。
    至少有50名太监为他服务。
    忙前忙后的,满满七大桌子的菜。
    秦川实在受不了,这也太浪费了,而且还是自己一个人吃。
    所以从那一次晚膳过后,秦川就吩咐过,今后自己的三餐一定要从简,不可奢靡铺张。
    当然,那七大桌的菜自然也没有浪费。
    一部分就是奖励太监和宫女,让他们吃。
    这种做法似乎还有一个特殊的词叫做“吃科食”。
    包括宫内太后和妃子的饮食,她们吃不完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太监和宫女们吃了,还是没吃完的情况下,有些菜和点心就会被一些人带出皇宫。
    低价卖给一些平民百姓,让宫廷外的人有机会吃饱。
    可如若将这七大桌菜节省掉,那每天能省多少银子。
    这些银子又能救济多少百姓?
    所以自那日起,秦川每日的御膳就是四五道菜。
    张让有些不懂,明明这样吃都吃了一十七年了,为何现在突然更改。
    这让他更加看不透皇帝了。
    ...
    司马懿的家中可不像宫内,司马府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饰,都可看出府上并非是大富大贵。
    从府上的丫鬟家仆就能看出来。
    司马懿每天的乐趣,就是为自家娘子准备吃食。
    “夫人,今日我做了你最爱吃的羊肉烩面。”
    司马懿温和的笑道,将盛好的一碗羊肉烩面放在了张春华的跟前。
    “有劳夫君了。”
    张春华接过司马懿递过来的筷子,便直接小口小口的吃了起来。
    司马昭在一旁看着直流口水:“父亲,我的呢。”
    “自己去盛,帮为父也盛一碗。”
    司马懿做的烩面,面汤是熬得浓郁的羊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熬煮,罋菜,野苋菜等配菜一样不少。
    宽宽的面条极像条条玉带,再配上香醇的羊肉汤和红红的辣椒油,真是芳香四溢,鲜而不厌,高雅脱俗。
    待一家人吃饱后,司马懿和司马昭就出了府门。
    坐上马车,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家不起眼的茶楼。
    两人随意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后,便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父亲,这茶味道不错。”
    “嗯。”
    “父亲,大哥什么时候来。”
    “快了吧。”
    ...
    不多时,司马师就匆匆走了进来,刚一坐下就端起桌上的茶碗大口喝了起来。
    待气息喘匀后,前倾着身子,在司马懿耳边小声说道。
    “父亲,都安排妥当了。”
    司马懿并未有丝毫动作,依旧面无表情的桌子,慢慢品着茶水。
    司马昭给了茶铺老板一个眼神,老板立马心领神会。
    拿着茶壶就站在茶铺门口,看似叫卖,实则望风。
    “三千死士现在何处。”
    在茶摊老板出去有一会儿后,司马懿忽然开口道。
    司马师立刻回答道:“先已全部分数与京城四处,只需一声令下便可聚拢一处。”
    司马懿点了点头,继续品着茶水。
    沉默许久后,才再次开口。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听闻此话,司马师连忙替父亲斟茶随后说道。
    “若能一统天下,方为当世之英雄。”
    司马昭也附和道:“笼络人心?”
    “驾驭百姓?”
    听得两个儿子的话语,司马懿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古人云,得民心者,可为天子。”
    “得天子心者,可为诸侯。”
    “得诸侯心者,只可为大夫。”
    “不知尔等可以笼络何人之心呐?”
    司马昭略微沉思一瞬后,目露精光地说道:“武朝境内,人心尽可笼络。”
    “必使天下之人,尽为我用。”司马师也是不甘示弱的补充道。
    司马懿看了看两个儿子,蹙眉说道:“记住,笼络人心,一统天下。”
    见识过天子的手段后,司马懿也不得不早做准备。
    他是聪明人。
    聪明人自然不会愿意,将自己的性命交付在别人的手中。
    所以,他准备蓄势,暗中等待。
    而另一边,同样有一人正谋划着什么。
    “将军,眼下的局势,利他不利我等啊。”
    “那依你之见,我等该如何处之。”
    朱棣看着一旁的大和尚,起身询问道。
    “不当机立断,铲除祸患,只怕....”
    朱棣听到这话,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道衍和尚,眼下的局势,只怕不可强来,陛下,已非当初的陛下了。”
    姚广孝倒是不在意的笑了笑:“将军,当今陛下最怕的不是我们。”
    “你是说...”
    姚广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安一隅。”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即应变。”
    “那三个封疆大吏,才是陛下现如今最怕的一群人。”
    朱棣有些悟了,目光灼热的问到。
    “道衍和尚,看你这般摸样,计将安出?”
    姚广孝哈哈大笑道:“将军,你别忘了,你现在依旧是朝廷的征北大将军。”
    “而咱们一直小心谨慎,没有走露半点风声。”
    “那北边草原之上的瓦剌一族,最近可不太安分。”
    听到这里,朱棣彻底懂了。
    “明天先去找陛下要点钱,这大军开拔替武朝镇守边疆,岂能不给些银两?”
    说罢,两人四目而对,哈哈大笑。
    笑声是那般的肆意,洒脱。
    雨化田在离开皇宫后,便直奔西厂。
    西厂的探子们,在失去自家督主后,便是一个个没精打采,目光无神。
    正当众人悠闲晒着太阳,闭目养神之时。
    一声尖细的嗓音响了起来:“哪个不长眼的狗奴才,敢挡住咱家的...”
    话还未说完,待看清眼前之人后,那喊话的太监立马跪下瑟瑟发抖。
    “奴才不知是督主驾临,求督主饶命!求督主饶命啊!”
    雨化田目光阴狠的扫了他一眼,随后看着众人。
    那恐怖的目光无一人敢与其对视。
    “今后,西厂上下团结一心,为陛下效力。”
    “若有谁散漫懈怠,别怪本督下手狠辣!”
    那跪在地上求饶的太监,却是猛然抬头问道:“督主,那皇后娘娘那边呢。”
    回答他的,是雨化田那恐怖的一掌。
    霎那间,刚刚那还在说话的太监,就化作齑粉。
    周围的西厂探子们全都吓傻了,前呼后拥的跑到雨化田身前,一个挨一个的跪着。
    “谨遵督主吩咐!”
    雨化田冷冷扫了众人一眼:“今后凡是我西厂探子,不可鱼肉百姓,不可仗势欺人,不可收受贿赂。”
    “若是被本督发现,下场就像他一样!”
    随着一声暴喝,那蕴含着两百八十二载的内力混合着声音,在西厂众人耳畔回响。
    “谨遵督主吩咐!”
    雨化田满意的走了,留下了一片瘫坐在地上的探子们。
    胆子小的,甚至还在地上留下了一摊不明液体。
    不过这些都不是雨化田考虑的,他现在已经回到密室。
    全力运转功法,调理身体,他要让自己尽快痊愈。
    这样,才能为陛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