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贾母去栊翠庵品茶,妙玉的接待何以有些突兀反常?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最新章节     
    《红楼梦》写了很多突兀的事,若不细细品读,很难了解个中深意。
    如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就讲了一个出乎常理的小事:贾母盛情招待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后,趁酒足饭饱,又请她突然去栊翠庵品茶。
    栊翠庵可是佛门净地,贾母事先也没告知庵里的住持妙玉,就带上刘姥姥去品茶。妙玉在东禅房热情接待贾母后,便悄悄邀上林黛玉薛宝钗在耳房喝\&梯己茶\&,将贾母等人晾在一边……
    如此突兀反常,颇有些不合常理。这是为何?不妨从妙玉的生平说起。
    一、妙玉其人
    先说妙玉是如何进大观园栊翠庵的。
    原来元春省亲,贾府需建省亲别墅\&大观园\&,且需要聘请尼姑道士做法事。便有了大观园有了栊翠庵的修建,以及林之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落实\&采办十二个小尼姑小道士\&等事宜。
    这在书中第十八回有详细的叙述。因林之孝家的报告说,出身苏州官宦之家、年芳十八的妙玉难以请来:\&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玉夫人笑着说,这是官家小姐的傲骄罢了,不妨下了帖子正式请来。林之孝的便下请帖,次日遣人备车轿将妙玉接到贾府。元春省亲后,妙玉便长驻大观园栊翠庵,负责庵里的日常事务。
    不过,带发修行的妙玉\&天性怪僻\&,这从书中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描写她的图画及判词即可感知:妙玉乃喜欢清静的女尼,她个性高洁而又孤傲,一般人入不了她的法眼。
    故与她有十年\&半师半友\&情谊的学生邢岫烟,在大观园遇见贾宝玉讨教妙玉以\&槛外人\&的名义所下贺帖是何意思时,评价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
    可见,妙玉的性格的确\&孤标傲世\&。
    二、贾母临时起意,\&考察\&一下妙玉
    喜欢热闹的贾母得知妙玉情况后,便想抽个时间去看一看,\&考察\&一下。
    于是,在刘姥姥带来新鲜瓜果二进荣国府后,贾母亲自招待刘姥姥后,临时起意,要去栊翠庵品茶。
    书中是如此叙述的: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从贾母的话语及矛盾的行为分析,即可明白,她哪里真的是去栊翠庵喝茶?
    原来贾母醉翁之意不在茶,乃看看妙玉究竟是不是大家所说的高洁而孤傲之人。
    当妙玉烹了茶,用名贵的小茶盘小盖钟盛上,亲自奉与贾母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解释说是\&老君眉\&后,贾母才接了,又问是用什么水烹茶?在妙玉回复是用\&旧年蠲的雨水\&,便吃了半盏。
    接下来贾母的举动更有些突兀了。她将喝了半盏茶的杯子笑着递给刘姥姥,要她尝尝妙玉泡的老君眉茶。
    刘姥姥也没推辞,接过来一口说尽,还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些更好了。\&
    由此可见,刘姥姥在品茶方面,的确是\&门外汉\&。贾母估计也是知道的。那贾母何以这样有意为之呢?很明显,这是刘姥姥配合贾母演戏了。
    贾母在意的并不是刘姥姥懂不懂茶,不过是希望刘姥姥与她共演一出双簧,探探底,借机压一压妙玉的自命不凡:你的高洁也好,茶道也罢,都只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比不上庄稼人刘姥姥的实在。
    善于察言观色的刘姥姥显然明白贾母的内心用意,当即全力配合,将一个俗人的本色\&完美地\&呈现出来。
    故赢得\&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三、妙玉的确是性情中人
    可见,贾母突访栊翠庵,显然有\&上位者\&的姿态,有找茬的成分。
    孤傲的妙玉敏感而明白,起先还是出于自己是主人的角度,热情地泡上好茶接待。当贾母欲以自己是贾府当家人的身份压一压妙玉的心气时,妙玉的个性即刻就显现出来,便轻飘飘来了一句:\&知道,这是老君眉\&。
    言下之意,她懂得敬重老人,知道您贾母年事已高,我怎会用\&六安茶\&招待呢?这款名贵的老君眉,有助消化,可醒酒,特别适合老年人品茗,还有祝寿之意。我算是看重您老人家、亦懂礼数也很礼貌了吧?
    可见,妙玉的\&知道\&二字,既表明了自己谦和的姿态,又是巧妙的回复。
    贾母使出\&杀手铜\&,将喝了半盏的茶杯递给刘姥姥喝,让刘姥姥这个俗人来\&表演\&,打击妙玉泡的好茶并不怎样。
    刘姥姥对老君眉的点评,自然迎得了贾母的欢心,但却伤害了原本孤傲的妙玉。
    于是,妙玉干脆撇下贾母、刘姥姥等人,悄悄邀请宝黛二人去耳房喝\&梯已茶\&,还准备将刘姥姥喝过的茶杯扔了,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否则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妙玉其实不反感庄稼人刘姥姥的脏,只气她不懂茶道还粗俗地说这说那。她招待宝玉用的茶杯便是她\&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即可说明妙玉的洁癖没那么重,她真正在意的乃是灵魂往来。
    事实上,妙玉就是性情中人。她对喜欢的人,尊重自己的人,也很用心,至于脏不脏的,并没多大关系。
    贾母突访栊翠庵品茶,有意说她做得不好,又让刘姥姥出场,打击她不懂茶道,这就触碰了妙玉的底线。
    于是,妙玉不再考虑礼节,也不在意自己仍在贾府,贾母还是贾府的当家人,先是用\&知道\&绵里藏针地回应,后来果断地将贾母、刘姥姥等人晾在一边,邀上宝黛二人单独品茶,还要将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弃之不用,甚而\&砸碎\&……
    按常理,客人虽说是突然来访,主人尽管心里不舒服,也会耐着性子陪着,直到将客人礼送出门才是。哪会有将客人,还是极为重要的客人晾着不管,自己单独招待所看好的人?
    这就是妙玉,敢于活出真性情的女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就让贾母等人挨一边去,自己想干嘛就干嘛,我才不理你呢?给我难堪,我也让你也难堪……
    不过,贾母倒底是贾府德高望重的当家人,她洞悉妙玉实乃性情之人后,反而释然,不再打扰她,便平静地回去了。
    于是,在贾宝玉将那只杯子送给刘姥姥后,书中由此交待:\&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好一个贾母!好一个妙玉!
    可见,贾母品茶栊翠庵,妙玉反常的接待,尽管是突兀的小事,却无不彰显出人物的鲜明个性:贾母倒底是心如大海海纳百川的贾母,妙玉亦是\&欲洁何曾洁\&这般心气高的性情中人。
    贾母和妙玉,均澄澈如水,让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