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代纸问世
作者:奕无疆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有灵丘官府帮着安置难民,赵云压力大减;境内荒芜的土地,在逐步丈量,第一批分得土地的难民喜笑颜开。
    但他们知道,这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代郡太守赵云。
    没有赵云,他们还是食不果腹的无根萍浮。
    至于幽州的太守,跑到冀州安置他们,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去想,一个外州外郡太守为何能插手他郡之事,只会觉得县令的上级就是太守,赵云管灵丘令理所应当。
    安置难民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赵云在灵丘待了半个月后,向东面广昌而去…….
    灵丘最多只能安置两万百姓,剩下的赵云打算安置在广昌,他要去找妻舅张巡谈谈。
    北方的每一个县,因大汉的衰落,都有人口的流失,广昌也不例外。
    进入广昌城,赵云直接去了县署,张巡见赵云风尘仆仆而来,连忙将赵云请入书房。
    一番客套后,赵云提及自己的来意,张巡略作思索就答应了。
    赵云给张巡承诺,安置难民的钱粮皆由他出,张巡哪能不答应,民在他治下,花费的钱粮赵云出,想想都是稳赚不赔;况且与赵云还有一层亲戚的关系,这事儿就落实了。
    这几年赵云广纳流民,张巡也看出赵云所图甚大,语气关心道:“子龙骁勇善战,一代英杰,但做任何事情,都应细细思量,切勿操之过急!”
    “舅父之言,云谨记!”赵云躬身一礼。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只要有心人仔细观察,也能发现其志不小。
    “如此甚好!”张巡点了点头道:“若有用得着舅父的地方尽管开口!”
    张巡答应接收难民,赵云第二天又快马赶回灵丘,将后入关的难民,指引去广昌。
    这时,他也收到了并州方面的消息,并州刺史丁原,整合上党、太原、雁门三郡兵马,再加吕布的五千兵骑,共计四万大军,在太原郡兹氏县大败南匈奴,南匈奴残军向西退回美稷王庭。
    而白波贼首郭太见南匈奴战败,胆颤吕布无双之威,亦撤回河东白波谷,
    至此,历经数月之久的并州内乱,落下帷幕。
    丁原击败叛军,并州人心渐稳,雁门百姓自然不会再想着逃离,瓶形寨也不再有难民涌来。
    又过了一个月,灵丘、广昌安置难民接近尾声,两县新造名册,共计四万五千余人。
    也就是说,灵丘安置两万,广昌安置了两万五千余人,加上两县原有的人口,两县人口总计近十三万人,已经达到饱和,若是再多的话,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土地也养不活更多的人了。
    安置这几万人,赵云同样是下血本,耗费二十万石粮,数千万钱;加上平日里三关军士消耗,广昌囤粮已不足五十万石,不到一年时间差不多缩水一半。
    处理完难民安置问题,赵云回到代城已经是八月,最炎热的时节已经度过。
    特别是甄豫,天天奔波在流民之中,早已没了俏郎君的模样,原本白净的脸,现在和农夫有得一比。
    当甄姜、甄脱姐妹俩看到甄豫时,都有些不敢相信,这还是我们甄氏嫡长公子吗?
    姐妹俩心疼的不得了,甄脱更是嗔怪赵云故意整甄豫。
    赵府后院里。
    “二姐,这是阿豫自动请命的,不就晒黑了嘛!”
    甄豫一脸无所谓,兴奋道:“这两个月是阿豫过得最精彩的日子!姐夫,以后安置难民,一定记得叫上我!”
    说着,看向赵云。
    “哈哈哈!下次一定叫你!”
    赵云爽朗大笑,甄豫这不怕吃苦的劲儿,他喜欢。
    “不行!我不同意!”甄脱见弟弟后颈都在掉皮,老心疼了。
    “不就掉皮了嘛!”
    赵雨撇了撇嘴,道:“我阿兄习武那些年,浑身都是伤,你看现在谁都喜欢!我觉得现在的阿豫,比刚来时顺眼多了!”
    “不是你弟弟,你当然不心疼!”甄脱与赵雨就好似天生的冤家,一天不拌嘴,都不正常。
    “阿兄,你说我疼你不!”赵雨对赵云问道。
    赵云一怔,我逗我的儿子,你俩拌嘴,扯我干啥?不过还是点头道:“小雨最乖了!”
    “听到没有?”赵雨对甄姜道:“知道我阿兄为什么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吗?”
    抱着儿子轻摇的赵云,眉头微蹙,妹妹这吹牛的功夫越来越离谱了,还天下无敌?
    甄脱好奇地盯着赵雨,问道:“为什么?”
    赵雨秀颈一扬道:“那是因为有我这个妹妹,在后面默默支持着阿兄!”
    “小时候,阿兄练武浑身是伤,我就跟阿兄说,阿兄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将军,阿兄听了这句话,遂奋发图强,练成了天下无敌的百鸟朝凤枪法!”
    甄脱一脸不信,转首看向赵云,道:“她真这样给你说过?”
    赵云目光一扫,发现后院里,不仅甄脱望着自己,就连甄姜、甄豫以及一众侍女都望着他,特别是妹妹赵雨,还对他挤眉弄眼。
    “额…..好像说过!”
    赵云宠妹狂魔,自然不会拆妹妹的台,继续逗弄儿子。
    “如何?”赵雨趾高气扬,那叫一个得意。
    “你厉害!”甄脱回了一句,不理赵雨。
    两人不拌嘴了,甄姜看着甄豫,夸赞道:“阿豫出去这两个月,更精神了!回去父亲见了,肯定会高兴的!”
    甄豫眼睛一亮,父亲不喜欢他,他当然感觉得到;一直以来他多么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听姐姐这么一说,比什么都高兴,喜道:“真的吗?”
    “恩!”
    甄姜轻点螓首,道:“前几日老家来了一支商队,传讯让你回去;休息几天就回去吧,父亲的性格你是知道!”
    “是!”
    甄豫其实有点不想走,但想到一向严厉的父亲,他不敢违抗。目光落在甄脱身上,道:“二姐,来时阿父交代过,让我返回的时候,带上你!”
    “要回你自己回!”甄脱脸转一边道:“你怕老顽固,我可不怕!”
    “阿姐!”
    甄豫看向长姐甄姜,希望甄姜可以劝劝这天不怕,地不怕的二姐,就她敢叫父亲老顽固。
    “听不见,听不见!”
    甄姜刚要劝,甄脱起身就跑,赵雨又追了上去。
    “算了!”
    甄姜看向弟弟道:“你二姐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她不愿意的事情,说什么都没用!”
    这时,侍女阿绿疾步来到甄姜面前,盈盈一礼,轻声道:“主母,高夫人求见!”
    “快请!”甄姜面露喜色,对逗弄孩儿的赵云道:“看来虞阿姐应该听闻夫君回来了,特来求见。”
    本来赵云是不太在意的,听甄姜这么一说,这才想起,高夫人不就是高顺妻子虞氏嘛,两个多月前,他让军需局制作纸张,不知道有没有进展?
    想到这件事,赵云有些期待。
    少顷,虞氏在阿绿的引路下,来到后院,虞氏没有将军夫人的秀丽打扮,而是一身干练劲装,颇显英姿飒爽。
    “奴家虞凤,参见府君、主母!”虞凤声音不似一般女子那样轻柔,反而有些粗声粗气。
    “虞阿姐莫要多礼!”甄姜扶起虞凤。
    赵云将怀里的儿子,小心地交给一旁候着的乳母,出声问道:“嫂夫人可有进展了!”
    “夫君这般心急!”甄姜嗔一眼赵云,拉着虞凤的手,在凉亭坐下道:“姐姐别理他,我们叙叙话儿!”
    虞凤刚到,没招呼人家入坐,就马上问正事,这是很失礼的。
    “主母客气了!”双手接过甄姜亲手递来的茶水,虞凤浅抿一口,对一旁的赵云道:“奴家来此,正是要向府君禀报改进纸张一事!”
    “嫂夫人请讲!”赵云语气期待。
    “劳烦阿绿姑娘把盒子交与奴家!”虞凤看向侯立甄姜身后的阿绿。
    赵云这才注意到,阿绿手里一直捧着一个长长的漆木盒子。
    虞凤接过盒子,放在面前案几上缓缓抽开盒子。
    赵云有些激动,眼睛一直盯着盒子。
    随着木盒打开,里面露出淡黄色的一沓物什,表面光洁如玉,有隐约帘纹。
    “纸,这是纸!”
    赵云大喜过望,这东西,在他记忆里无比熟悉,虽然没有后世的纸那么洁白,但赵云知道这是因为没有漂白粉,眼前的纸乃是原木纸。
    赵云上前,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张,拿在手里纸质棉韧、手感润柔,连忙对阿绿道:“快取我笔墨来!”
    阿绿躬身应命,赶紧跑去书房。
    甄姜看赵云激动的样子,也非常欢喜,她亦取出一张纸拿在手里,纸张还散发一种草木的清香;出身豪族的甄姜,自然是见过蔡侯纸的,可蔡侯纸却比手上这纸粗糙太多了,完全是地下天上。
    没一会儿,阿绿拿着笔墨回来了,甄姜亲自研墨,赵云提笔写下“代纸”两个字,纸上墨韵清晰、层次分明、浓而不浑、淡而不灰。
    “跃然纸上,神采飞扬,当真是好纸,好纸!”
    一旁的甄豫惊叹不已,如果这样的纸用于作画,那真是太美了。
    赵云亦非常兴奋,拿着手里爱不释手的纸张,对虞凤道:“嫂夫人,制造此纸价几何?”
    改进纸,赵云的目的在于牟利,如今造出来了,成本就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就像当年忙活陌刀一样,费时费力搞出来了,可因为制造成本太高,赵云只能放弃。
    造纸也是,若是成本太高,也就太鸡肋了。
    “启禀府君,若是批量生产只比竹简贵一点!”
    虞凤拱手道。须知,此时常用的竹简,也需要裁切、杀青、钻孔、编连,制作过程也非常繁琐,并非砍掉竹子,拿下来就能直接写,所以竹简成本并不低,普通人也用不起。
    闻言,赵云心头大定,竹简不仅笨重,而且一卷也写不了多少字,纸就不一样了,轻盈易书写,一张相同大小的纸,能书写的空间比一卷竹简大多了,虽然比竹简成本贵一点,但论纸的实用性,已经远胜竹简。
    赵云喜道:“此纸,产于代地,命名:代纸,明日军需局着手生产,我要让代纸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