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中山国
作者:奕无疆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时间一晃,中平三年已成为过去,而天下也越来越乱….
    开年二月,虎牢关外荥阳境内发生农民起义,义军攻打中牟县,斩杀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业,声势浩大。
    三月,河南尹何苗率兵镇压,大破荥阳农民军,迁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然而,荥阳起义刚刚平复,朝廷还来不及喘口气,西凉那边又传来韩遂复叛,拥兵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的消息!
    四月,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马讨伐韩遂;其麾下陇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黄衍反叛,杀死凉州刺史耿鄙,六郡兵马瞬间分崩离析。
    耿鄙死后,早就不满之前耿鄙任用奸吏程球的汉阳人王国,自称合众将军,与韩遂联合,进而包围凉州汉阳郡,汉阳太守傅燮战死。原凉州刺史耿鄙麾下军司马马腾,见势叛军势大,遂拥兵反叛,与韩遂等人共推王国为主,再次侵逼三辅,声势浩荡。
    不久后,凉州复叛的消息传入冀州,使得这两年对朝廷一直怀恨在心的中山相张纯,看到了机会。
    两年前,韩遂、边章作乱侵逼西都皇陵,张纯曾向朝廷自荐为将,欲统领朝廷征发的三千乌桓骑兵,前往三辅平叛,但张纯却被朝廷无情的拒绝了,反而让时任涿县县令的公孙瓒,统领三千乌桓骑兵参与平叛。
    为此,张纯深以为耻,暗恨道:我张纯还不如一个小小的涿县县令公孙瓒吗?
    而今,各地叛乱此起彼伏,眼看天下越来越乱,这让对朝廷怀恨在心的张纯,生出别样的心思,于是张纯联络渔阳老家的族兄张举,以及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人图谋造反。
    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冀北、幽州等地酝酿,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八月。
    冀州,中山国。
    常山关。
    最近一年多来,苏双和裴元绍,频繁南下贩卖战马,每次都会经过中山国。
    这次,是苏双与裴元绍第九次南下;刚开始几次,在冀州就能将每次带的一千战马卖完,但跑到第四次之后,冀州战马的价格大跌,显然需求已经饱和;苏双自然不可能低价卖掉,于是在今年年初便南下去了兖州、青州等地。
    跑得远,自然就费时费力,但价钱跟不上也不得不跑远一点。
    直到第七次,也就是三个月前,他们路过中山国时,一位王姓商人找到苏双,说他是蜀中大商,想要购买一批战马回蜀地。
    苏双二人才不管你是哪里的,只要钱没问题就行。王姓大商也是豪气,一口气就向苏双订了五千战马。
    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商定了这张五亿钱的大单,并约定在常山关以南百余里外的唐县交易。
    但这次,苏双和裴元绍刚到常山关,就遇到了王姓大商,显然这王姓大商非常着急,不然怎么会跑一百多里路到常山关等着?
    常山关下。
    裴元绍领着七百悍卒,外加三千民夫,人人皆是一身商队护卫打扮。
    双方此时正在交易。
    王姓大商一挥手,一箱箱沉重的黄金抬到苏双面前,一共十三个箱子,十二个箱中每箱八百金,最后一个四百金,一共刚好一万金。
    裴元绍命人开箱查验,箱子一一打开,顿时金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经过一番严格的查验后,十三箱黄金核验无误。
    没一会儿,王姓大商那边检查一千战马的人,也表示都是上好的战马。
    财货两讫后,王姓大商对苏双道:“苏先生,剩下的两千战马某看一次送来得了,某要回蜀地了!”
    王姓大商是一个与苏双年岁差不多的中年男人,却比苏双高大壮硕多了,说话也粗声粗气;在苏双眼里,这人没有商人的精明,反倒有些军旅气息。
    苏双慢条斯理道:“王先生,一次送来两千好马也不是不可!不过,你可得先付一半定钱!”
    “先付你一半定钱?”
    王姓大商眼睛一瞪,一半定钱就是一万金,不满道:“凭什么?要是你收了钱不来了,我找谁去?”
    苏双拱手,道:“既然王先生把话挑明了,那在下也直说了,若是我下一次带两千战马南下,王先生趁机压价,我又当如何?如此在下觉得还是分两次交易最好,双方都安心!”
    其实,本来就是苏双说的这个道理,你怕我吞了你的定钱,我还怕你压我价,或者说黑吃我。
    “哼!”
    王姓大商冷哼一声道:“真是磨磨唧唧,麻烦!你尽快回去,一个月后,我还在这里等你!”
    语落,王姓大商对一众随从大喝一声:“我们走!”
    …………..
    “老苏,你怎么不答应他?”
    看着王姓大商一行人赶着马消失在官道上,裴元绍觉得有些可惜。
    “你忘了府君的嘱咐?”苏双反问一句。
    “俺记性可不比你差!”
    裴元绍一手勾着苏双肩膀,与其并肩道:“老苏你想啊,这都八月了,最多俩月就要下雪了,而咱们最多还能跑一趟大雪就封路了!”
    裴元绍的意思是说,最后那一千战马下一趟不送过来,就只有等到明年了。
    “你就没有发现什么?”
    苏双指了指自己光滑的手心。其实苏双在第一次与王姓大商接触时,就发现王姓大商右手虎口全是老茧,这种人一看就是常年捉刀的人,而这样的人要么是贼人,要么就是军人?很显然能拿出这么多钱买马,肯定不是贼人,那就只能是军人。再结合赵云之前对他的嘱咐,苏双基本已猜到了什么。
    “那姓王的不就是个当兵的嘛!”裴元绍不屑道:“就他那样的,俺能揍俩!”
    苏双闻言,挣开裴元绍搭在肩上的手,上下打量裴元绍一番,表示很怀疑。
    “老苏,你这什么表情?”
    裴元绍急了,咋咋呼呼道:“你去把那姓王的叫回来,俺要和他单挑!”
    …………….
    一天后。
    卢奴城。
    卢奴城乃中山王刘稚的王都,从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光武帝刘秀之子左翊王刘焉改封中山王,如今传到当代中山王刘稚已经是第五代。
    卢奴城作为中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华自非代郡那种边郡可比,光卢奴一城的人口,就有十五六万,由此可见一斑。
    车水马龙的大街,喧嚣的城市。
    紧闭的房间内,一个锦袍背影正对着下方单膝跪地的王姓商人,声音低沉道:“苏双有没有答应,下回将两千战马一次送达?”
    王姓大商如实道:“苏双要我先付一半定金,我没有…..”
    “混账!”
    锦袍背影闻言大怒,怒喝道:“是谁让你自作主张的,本府已把钱给你,就是猜到苏双会提这个要求,尔真是混账至极…滚!”
    王姓商人额头冷汗直流,逃也似的退出房间。
    “来人!”
    “主上!”房外一人恭敬应道。
    “甄逸什么时候能到?”
    “启禀主上,二家主亲自去请了!”
    ……………….
    毋极城。
    毋极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中山国南部,西临常山郡九门县,南临巨鹿郡下曲阳县,东临本国汉昌县。滹沱河支流滋水穿流其间,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乃冀州产粮大县。
    而高耸的毋极城正好坐落在滋水东岸,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将毋极城拱卫其中,欲入毋极城,先过护城河。
    毋极城虽为大汉城邑,其实更像是中山甄氏的私人王国;全县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是甄氏的,全县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甄氏佃户,或者帮佣。
    而毋极令想要治理地方,必须要得到甄氏点头,不然毋极令的政令根本出不了县衙;就连中山国国相张纯治理中山国都需要甄氏帮助,才能政令畅通。
    这就是皇帝与豪族共天下的东汉。
    当然,甄氏的影响力还不仅于此,还有在商业上;虽言士农工商,商是贱业,可天下的商业背地里其实都掌握在豪门望族手中,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不仅掌控权势,还抓住了天下百分之九十的财富。
    而甄氏的商业更是遍布河北,自古官商一家亲,相互勾结在所难免;而且甄氏本就是世袭两千石之家,豪族中的豪族,河北各地官员都以与甄氏关联为荣,在各捞好处的同时,放大了甄氏在河北的影响力。
    历史上,士族之首出身的袁绍都与之结亲,可见甄氏在河北的影响力,当然袁绍应该也有图谋甄氏财富的原因。
    如今,中山相张纯图谋不轨,急切的想要在中山打开局面,他非常渴望得到甄氏的支持,这已经是第十次派人来请甄氏家主甄逸。
    历史上的甄逸,本该在去年就死了,而在赵云的干预下,甄逸没有前往豫州汝南郡下蔡赴任,也就避过了死劫;当然,甄逸本人是不知道赵云救了他一命,现在他正恨赵云拐走了他的女儿,去年听闻宝贝长女与赵云成婚后,更是气得躺了半个月。
    华丽的甄府内,奴仆成群,前呼后拥。
    甄逸这一年多来,心情都不好;最近更是心烦,甄氏掌控河北商业,特别是在中山国,更是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甄氏的耳目。最近三四个月,中山国内粮价直线攀升,本来甄逸还以为是代郡那竖子又在疯狂从内地购粮。
    但一查之下,才发现根本不是代郡那竖子,而是另有其人,很快甄氏的耳目就查到了中山相张纯那里,而张纯暗中收购这么多粮食干嘛?
    当时,甄逸还很纳闷,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端倪,张纯不仅在大量收购粮食,还暗中购买大量生铁,而卖家就是他甄氏背地里经营的铁业,铁能打造耕具,但更多是武器。甄逸大概猜到了什么,可也不敢往深了想。
    直到最近,张纯老是派人来邀请他去参加宴会,甄逸敏锐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于是,老狐狸甄逸天天称病在家,谁也不见。
    今天,张纯的人又来了,甄逸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虽然他和张纯一点瓜葛都没有,可张纯的人老往甄氏跑,时间长了没瓜葛也会被人当作有猫腻。
    眼下,必须和张纯划清界限,明哲保身!
    只见,甄逸紧紧捏着手中茶盏,眼中寒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