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骑兵场地
作者:奕无疆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最新章节     
    高顺与周仓交接完毕后。
    在第三天,赵云领着八千兵马回代城,留下两千步军给周仓守卫代郡北大门。
    回师前,高顺告诉赵云,去年给筑关军士每人配了一个鲜卑女人,经过数月的努力,一道关墙造好了,这些鲜卑女人的肚子也基本被搞大了。
    赵云听到这个消息大喜,人口,他最需要的就是人口,虽然才刚刚播种,但二十年后,就是他手下的主力。
    而且这些军士曾经都是黄巾贼兵,是内地人,把他们带到边地肯定会思念家乡,如今他们在这里有了孩子,那就有了牵挂,淡了思念。
    随即,赵云承诺给每一个军士一个家,用于安置鲜卑女人和他们即将出世的孩子。顿时赢得数千军士大喊:誓死效忠府君。
    ………..
    扶罗韩撤回草原的消息,很快传遍代郡各县,正在春耕的代地百姓奔相走告,原本还有些担心的他们,终于放心了。
    接着,又传出赵云北出草原斩杀鲜卑大单于魁头的消息。代地之民瞬间沸腾了,鲜卑人的皇帝都被我们的太守杀了。
    此消息一出,赵云在代地百姓心中越发高大,犹如保护神一般。
    代城。
    从去年赵云迁治到代城,也曾组织百姓修整代城,可因为城池过大,城中还是显得破败;特别是春耕开始,在城中避难的百姓大多回归乡野,偌大的代城就更显得冷清。
    空荡荡的城门半天都没有一个人进出,不过每一个军士都昂首挺胸伫立着,不见一丝懒散。
    代城南门,城门洞处一边各有十名执戈军士,他们身材高大,白袍黑甲,威武雄壮。
    城外笔直的官道上,远远传来密集的车马声,抬眼望去,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缓缓走来,看那人挑马驮的样子,应该是一支商队。
    城门都伯领着一队军士出现在城门口,手扶刀柄等候。
    汉代的商业税主要是市税,也就是到指定市场的交易税;武帝时期,征伐匈奴手头缺钱,于是就想商人的办法,用均输、算缗等政策打压商人。均输是政府组织大规模物资运输,相当于国有商队,设“均输官”,负责将郡国贡献京师的货物,运往价高的地方出售,得钱归公。
    而算缗,就是征收工商业的财产税;但又害怕工商业者逃税漏税,又实施“告缗政策”,鼓励百姓检举逃税漏税的工商业商贩。工商业者一旦被检举,处罚戍边一年,其财产悉数充公。因检举的民众可以得到奖金,即被告充公财产的一半,称为“告缗钱”,其结果是造成许多手工业者与商人因此被告到破产。
    而到了东汉,是皇帝与豪族共天下,豪族大多私下都在从事商业活动,为了自身利益纷纷上奏取消均输和算缗,加强货物流通。但皇帝也不是摆设,取消均输和算缗可以,但却加重了各处关税充盈国库。特别是在汉帝刘宏执政以来,变着法儿捞钱的刘宏,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规定只要有货物入城就要交税。
    而在地方,商队却是由豪族把控,地方官不敢得罪当地豪族,收不起来商队入城税;干脆把商税摊到入城百姓身上,征收个人入城税,大多百姓因交不起个人入城税不愿入城,导致天下各城越发冷清。
    这就是该缴税的不缴,不该缴税去填坑,真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便是大汉底层百姓的悲哀。
    没一会儿,一支打着“甄”字商旗的商队,在城门口停下来,队伍拖拽数百米,光人手就不下千人,队伍中满载上百车货物。
    这是开春以来第一支来到代城的商队,也是多年不见的大商队。
    看到城门站有一队官兵。商队中,一个管事打扮的中年男子上前交涉,对都伯拱手一礼道:“长官您看看,咱们要交多少入城税,在下必当如数奉上!”
    从皇帝增加入城税至今,已有近十年,天下各地已经形成了规矩,至于交多少也有明确的规定。
    当然,如果你有豪族背景,地方也认可你的背景,那么是可以不用交税直接入城的;而管事这么说,显然自己在代地是没有背景的,需要乖乖交入城税。
    只听,都伯正声道:“太守有令,自今年起,进入代地所有商队取消入城税,只征收市税,促进货物流通。”
    代地想要繁荣,放开商路是必需的,所以赵云在今年取消了代郡各城的入城商税。
    管事一听,心头激动,如此可要省下一大笔费用。
    都伯顿了顿道:“不过!入城所有商队都要接受检查,严禁运输违禁品,并且需要在城门登记!”
    内地给豪族名下商队大开方便之门,赵云管不着,但是在代郡,赵云严令商队运输违禁物品。同时,为了防止入城的商队私下交易,收不到市税,便设置了入城登记货物这一项,在商队出城时必须带着缴纳市税的证明才能出城,否则便视为逃税,要受到严惩。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管事点头哈腰,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连忙道:“长官请查验,咱们运的都是粮食和一些布匹!”
    都伯一挥手,一队挎刀士兵奔向商队货物,进行查验。
    ………..
    代城,郡守府
    赵云已经回到代城数日,四千新骑兵人数也已选拔出来,战马也是现成的,但是放弃代郡北部后,训练骑兵的场地就成了难题。
    在代城内训练不说场地不够,天天马蹄声轰隆隆的,城内百姓也不安身,而周边盆地是耕地,肯定也不行。
    郡府大厅内,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没了代郡北部大片草场,训练骑兵真是一个大问题。
    赵云抬眼扫了厅中众人一眼,见头发花白的代城令雍召一副欲言又止、心怀忐忑的样子,暗道:雍召在代地多年,对代地异常熟悉,看他那样子应该是有心仪的场地,能作为骑兵的训练场地,不过他好像又在犹豫什么?
    “雍令君入代多年,可知除了代郡北部外,何处适合骑兵训练?”
    赵云干脆直接相问。雍召能力是有,可就是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让赵云颇为无奈。
    赵云直接问他,雍召出列躬身,为难道:“下官,确实知道有一处场地适合骑兵训练,可…可…”
    可了半天也没有可出来,让赵云都有些着急。性子直爽的虞虎受不了,这个糟老头子,忒不爽快,大声道:“你可可..可半天,你倒是说啊!”
    高顺等人也是齐齐望着雍召,眼神示意他快说。
    雍召心头一凛,知道已经惹众怒了,一咬老牙道:“可在前些年,下官为凑集军费,把飞狐峪顶上的草原,卖给张世平和苏双牧马了!”
    说完,雍召深深出一口气,他私卖那么大一片草原,是他这几年来,忐忑不安的事情;虽然是迫不得已,可终究触犯了律法。
    不过,赵云可没有心思追究雍召的过错,他只想尽快落实骑兵训练场地。
    飞狐峪顶上的草原?
    赵云一听,脑中一段后世记忆涌现,激动道:“雍令君所说的可是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后世河北省蔚县,涞源县,山西灵丘县交界处的太行山山顶,海拔两千多米,总面积达三十六平方公里;这是一个在千峰万壑之巅、群山环抱之中坦荡如砥、绿草如茵、野花遍地,得天独厚的大草原。
    赵云记得后世的他还曾去空中草原,寻那个在三伏天还有万年玄冰的万年冰洞。
    赵云恨不得马上就前往空中草原,因为那里有他一千八百多年后的记忆,那是一段他逐渐模糊的记忆。
    空中草原?
    雍召一听,心想,名字倒很贴切,在那群山之顶,确实犹如在空中一般。
    这个时代,空中草原全境都在代县境内,也没有一个准确名字,张世平和苏双从雍召手中买下后,因该草原在飞狐峪顶上,所以叫飞狐牧场,是他们蓄养战马的地方。
    雍召突然跪地道:“正是空中草原!下官私卖王土,请府君惩处!”
    大汉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可飞狐牧场却是属于国有的,如果要卖也需要层层上报,才能真正卖与私人;可雍召偷偷摸摸就给卖了,这就是大罪。
    “快将雍令君扶起来!”
    雍召都这么大岁数了,况且他也是为了凑集军费;再者说,雍召卖空中草原时,赵云也不是代郡太守,所以他并不打算在这事儿上追究。
    在赵云看来,卖掉了,重新收回来就是了。如今,张世平的脑袋都变成了狗粪,剩下一个胆小的苏双,也被他雇去南下卖马去了,现在他完全可以直接领兵进驻空中草原。到时候苏双回来了,苏双也只能吃哑巴亏。
    若是苏双识相,他可以给苏双一些补偿,但若敢胡搅蛮缠,谓某刀不利乎?
    说实话,一个马商,赵云真不放在眼里。
    想起苏双,赵云不禁想起了雁门的张辽,暗道:不知你张家有没有空中草原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