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乱
作者:一展眉   重生之军政逢援的草根最新章节     
    今日是星期天,距春节仅剩十日。众人见广告后,即刻为这种自选式经营所吸引,但凡有空者,皆纷至沓来体验一番。那些领到提货券和代金券者,更是迫不及待欲尝试。众人心之所向,想法一致,遂汇聚成汹涌人潮。
    至九时,整个超市已人满为患,难以承受。原应有八名结算员,分两班工作,但今仅有四名在岗。虽算盘打得飞快,却因人流过大,对价格不够熟悉,结账速度始终难以提升,引得顾客不满。
    “收银员能否快些?”
    “真是中看不中用,绣花枕头!”
    “怎么回事?不会打算盘还来收钱,岂不是浪费大家时间?”
    “姑娘,能快点吗?我家炉子上还坐着锅呢!”
    收银员们被催促得汗流浃背,汗水自鼻尖和脸颊滑落,甚至来不及擦拭。原本粮票、布票、钱币皆分开存放于小盒子中,如今索性直接扔进脚下纸箱。
    排在前方的人指责收银员动作过慢,排在后方者开始内卷——
    “你这人怎么回事,我排了这么久,你竟敢过来插队!”
    被指责者也不甘示弱:“我没插队,只是穿过那边购物而已。”
    “大兄弟,求求你让我排到前面好吗?我家孩子一人在家,无人照看。”
    “别挤了!别挤了!急也无用。”
    更有人大喊:“经理是干什么的?不知多开几个收银台吗!”
    武子和刘胜听到众人的抱怨,如两道闪电一般,迅速冲向办公室,向宋锦阳汇报情况。宋锦阳当机立断,下令道:“你二人立刻骑上摩托车,将在家倒班的人全部叫来上班,如有不服从调遣者,立刻开除!”说罢,他面色凝重,手臂一挥,二人便飞奔而去。
    二人离开后,宋锦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可不仅仅是收银台短缺的问题,若不妥善处理,极有可能会引发踩踏事故。
    他面带愁容,对刘所长道:“刘叔,请您派遣几名民警进入超市协助维持秩序好吗?我担心人多会出事。”
    东湖派出所的新任所长刘正为了能及时调配警力,也在办公室待命。他与宋锦阳的想法不谋而合,担心出现踩踏事件,于是迅速走出办公室。
    当时居民家中还没有电话,等待武子、刘胜叫人前来支援,恐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宋锦阳只好请老会计魏明辉和出纳员冯萱亲自上阵。他又在后排超市开了一个门,增设了两个收款台,展开了救火般的行动。
    安排好这些后,他快步走进超市,在服装组找到张笑和田心雨,让二人协助收银员收款找零。没想到这个无意之举,效果出奇地好,一个负责算账,一个负责收钱,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奇效。六个收款台同时运作,再加上两名专职收款找零的人员,结算速度成倍提升,大大缓解了结算压力。
    结算台处人潮涌动,出口处犹如电影院散场般拥挤。顾客们手提肩扛着大包小包,如潮水般涌出来,又与涌进院子的人群迎面相撞,瞬间将大门堵住。
    宋锦阳的安排实在不周,本想通过在院子里拿票提年货的方式增加人气,谁知人气是有了,六辆发货的解放牌卡车却占据了大半个院子。再加上等待抽奖的人群,这下连个缓冲的地方都没有了。
    “同志们,别挤了!超市货物充足,大家别急!”
    “进来的靠左走,出门的靠右走,不要乱!”
    “那位带孩子的女同志,别进来了,注意安全!”
    “那个高个子小伙子,别挤了……就是说你呢!”
    刘所长带着民警在门口大声呼喊着,嗓子都快喊破了。宋锦阳急得满头大汗,后背的棉袄都被汗水浸湿,冒出腾腾的热气。他想让卡车开出去发放年货,可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汽车根本无法出去。
    他站在北墙下,急得直挠头,生意如此火爆是他始料未及的。正当他束手无策时,突然灵机一动,迅速朝仓库挤去。
    走进锅炉房,他拿起一把镐头,对锅炉工说:“周大爷,跟我去北院墙开个出口!”不等对方回应,他便脱掉棉袄,扛着镐头就走。
    宋锦阳提着镐头在前,周大爷扛着铁锨在后,两人来到两排房子中间。宋锦阳抡起镐头开始砸墙。
    周大爷大声提醒:“都躲开,小心被砖头砸到!”他不停地挥舞铁锨,生怕有人靠近。
    宋锦阳身材魁梧,肌肉结实,他紧握镐头,抡圆了手臂,犹如雷神降世一般,“咣咣”地砸向墙壁。每一镐都带着千钧之力,在墙面上凿出一个个深坑。七八分钟过后,砖墙终于被砸出了一个豁口。随后,他不断扩大缺口,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开出一个五米多宽的大洞,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此时,尽管天气严寒,宋锦阳却已汗流浃背,口中吐出的白雾仿佛是他体内热气的释放。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似乎在诉说着疲惫。他提着镐走到墙外查看——
    院墙外紧靠着一片小树林,向东二百米处是进入湖淀村的一条狭窄胡同。向西大约三百米,有一条蜿蜒的乡村路,与东湖路相连。树林里虽然地势崎岖不平,但人们可以徒步穿越,轻松前行。这里是疏散顾客的绝佳路径。
    观察确定没有问题后,宋锦阳站在豁口处大声喊道:“顾客同志们,这边东西都通往东湖路,想回家的可以从这边走了。”他还不忘提醒大家,“地上有些凹凸不平,小心别崴了脚!”
    一些熟悉这一带的人,提着采购的物品毫不犹豫地走出了豁口。不熟悉路况的人则探头张望一番,随后也跟着走了出去。很快,就形成了羊群效应,人们纷纷从这里离开。
    此时,楚嘉带着爸妈也来凑热闹了,由于宋锦阳在这边做推销员,更没有不来的道理。
    他们随着人流慢慢向这边靠近,当看到“东山锦嘉超市”六个大字,楚嘉停住了脚步。不知为何,她感觉“锦嘉”两个字,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