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海上霸王
作者: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最新章节     
    陈祖义和陈祖礼离了琉北镇,带着他们的部下赶紧登船,顺着琉北河入了海。
    陈祖礼心有余悸,说道:
    \&大哥,好险,差点没命了。明朝太子是什么人,咱们是什么人,能尿到一个壶里吗?\&
    陈祖义比陈祖礼大了十四岁,喝斥弟弟就像喝斥儿子一样:\&闭嘴,你懂个鸟毛,说你蠢你还不服,打打杀杀岂能长久?\&
    陈祖礼辩解:\&不打不杀我们还能干什么?吃斋念佛吗?\&
    陈祖义哂笑:\&青花白瓷盘到手三十贯,出手五百贯;
    瓷碗到手十贯,出手三百贯;
    酒海到手二百贯,出手一千五百贯。
    这不比抢来得快吗?
    更别说生丝、布匹、茶叶了。
    如果能把印度的香料、胡椒、锡兰的象牙、缅甸的玉石运到明朝,那才是一百倍的暴利呢!
    这个允熥皇太子是主张开海路的,将来是他的天下,咱们得借他的东风。
    传令下去,今后不许劫掠广东、福建、浙江。谁要是不听招呼,一律绑石头上沉到海底!\&
    陈祖礼问道:\&除了明朝,剩下的全是一帮穷鬼了,我们怎么活?\&
    陈祖义道:\&抢安南。他既自称小中华,想必还有几个钱。\&
    兄弟俩计议己定,回到马剌加就点齐四百余艘战船,三万余海盗,战船上架着黑洞的火炮,气势汹汹向西而去。
    安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
    明朝人对于安南是又爱又怕,爱她的奇珍异宝,又怕她的瘴疠横行。
    永乐时期曾征服安南国,设交趾布政使司,二十年后彻底废除,安南从此再也没有进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陈祖义、陈祖礼带领黑压压的船队抵达了红河口。
    从这里溯河而上就可以直逼安南王城河内。
    河内在南洋诸国是最繁荣最富庶的,传说中翡翠铺地,白玉为栏,抢了河内,三年不会饿饭。
    此时的安南国是中南半岛上的小霸王,也想和陈祖义干一仗立威。
    国王陈颇有计谋,知道迟早与陈祖义有一仗,借助地势之利,在红河中游筑了一座大坝,安了一座闸,将红河水拦了起来。
    陈祖义的船队大摇大摆开进红河,离河内五十余里时,突然滔滔河水天上来,大小战船被冲得七零八落。
    好在陈祖义的手下都是水里淘大的,迅速稳住了阵脚,纷纷爬上岸来。
    这时候,安南王陈安亲率领二千余名象兵赶到。
    二千余头大象如同庞然大物一样猛冲过来。
    陈祖义命令火枪手开火射击。
    大象被击中后顿时发了狂,横七竖八乱踩一通。
    双方死伤惨重。
    安南王陈安也身受重伤,安南援军从四面八方涌来。
    陈祖义自知寡不敌众,率领手下驾船逃跑,跑到海上清点人数和船数。
    人少了近四千,船少了一百多只。
    陈祖义信心满满而来,灰头土脸而去,气得不轻,顺着安南国海岸线,一路南下,一路烧杀抢劫。
    安南国土狭长,老百姓无处可逃,被杀者被抢者不计其数。
    经此浩劫,安南国元气大伤。
    陈安给朱标上表,请求天朝发兵,剿灭陈祖义。
    朱标看了表文也暗自心惊。
    陈祖义痛击安南之余,又顺手大掠占城,真腊,吕宋,爪哇,闹得南洋血雨腥风。
    各国求救的表文像雪片一样飞来,朱标应接不暇。
    各国都是向明朝称了臣,纳了贡,磕了头,认了大哥了的。
    小弟们有难,大哥坐视不理,这大哥也不用当了,大伙一起认陈祖义当大哥得了。
    朱标召集文武大臣到武英殿议事,争争吵吵一整个上午,最后的决议是,遣使抚慰各国,建议他们学天朝——迁界禁海。
    朱标看了这个决议,简直哭笑不得——南洋诸国都是些弹丸小国,你让他们迁界,他们能往哪里迁,爬树上搭个鸟窝下蛋吗?
    明朝迟迟没有作出反应,南洋诸国只得求助缅甸和暹罗。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缅暹联军从北面进攻马剌甲,爪哇从南面进攻马剌加,真腊、占城、安南从东面进攻马剌加。
    陈祖义四面受敌,带领船队西遁,逃到翠兰屿上暂避。
    翠兰屿地处偏远,从那里经过的商船少之又少,根本捞不到什么油水。
    陈祖义过得十分辛苦。
    好在一个多月后,南洋诸国的联军各自散去了。
    陈祖义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马剌加。
    可是当他驶入马剌加港时,顿时傻了眼,整个马剌加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市镇、船坞,仓库,全部化为乌有。
    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那时候他正年轻,最不缺的就是东山再起的雄心壮志。
    这一次,他已经年近半百了,还能有几年活头?
    陈祖义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这日子没法过了;
    紧接着又闪出了第二个念头,得不惜一切代价抱紧明朝皇太子的大腿。
    他又踏上了去大琉球群岛的旅途。
    这几个月,朱允熥也是一刻没有闲着,煮盐,垦荒,筑城,操练水兵…
    最大的进展是琉北造船厂已初步建成了。
    从深山中砍伐的圆木整整齐齐地存放在海边,堆积如山。
    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九日,陈祖义带着三百余艘战船,二万余人,抵达了澎湖附近海域。
    他派陈祖礼带领三艘船抵达琉北,向朱允熥报告,请求归顺。
    朱允熥做梦都没有想到,陈祖义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彻底。
    他欣然说道:\&准了!你回去跟陈祖义说,让他将船队停泊在澎湖,他自己带几艘船到琉北来面谈。\&
    陈祖礼说道:\&谢殿下,只是船上二万余人已经断炊了,如何解决?\&
    朱允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陈祖义是走投无路了。
    他豪爽地说道:\&无妨,孤马上命福建水师给你们送给养。\&
    陈祖礼千恩万谢而去。
    孙恪问道:\&殿下是真的要给陈祖义送给养吗?\&
    朱允熥:\&不然呢?\&
    孙恪目露凶光,\&殿下,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白白错过了!\&
    边说边做着抹脖子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