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将出征
作者: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最新章节     
    朱元璋调集了三万人马,以傅有德为征南大将军,以郭英为副将,以义子徐司马为先锋,出兵征讨月努帖木儿。
    大将出征,朱标亲自到安定门外相送,朱允炆和朱允熥跟随着,汤和、冯胜两员老将也来送行。
    傅有德年过六旬,腿上又有伤,脸上却毫无倦容,一身戌装尽显凛凛威风。
    朱标拱手道:\&国公,辛苦了!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身上又有伤,却还要远征。\&
    傅有德爽朗地大笑,\&太子说哪里话,臣就是喜欢打仗,有仗打就跟过年一样,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国效力,战死沙场!\&
    听到战死沙场四个字,朱允熥不由自主心头一震。
    朱标笑道:\&孤和父皇都等着国公凯旋归来,为国公庆功。″
    傅友德:\&臣一定会尽早回来的,就请太子转告陛下,安心静等臣的好消息吧。大丈夫不求生得其所,但求死得其所。陛下的知遇之恩,臣时刻铭记于心。\&
    汤和笑道:\&老傅,今天怎么这么多废话?快去快回,还等着你喝酒呢,回来迟了,连碗底都没得舔了。\&
    傅友德:\&你也太不厚道了,你大碗喝酒,连碗底都不给我留一个。\&
    冯胜道:\&老傅是常胜将军,不是去打仗的,是去游山玩水的,老傅一到,鞑子就跪地投降。\&
    众人哈哈大笑。
    傅友德拱手道:\&借冯兄吉言,多准备几瓮酒,到时候,一定要敞开肚皮痛饮。太子殿下,臣告辞了!汤兄,小弟告辞了!冯兄,小弟告辞了!回来请你们喝酒。\&
    朱允熥对朱标道:\&爹,我想送送国公。\&
    朱标嘉许地点点头,\&正合我意,你就替我送送。\&
    朱允熥搀住傅友德胳膊,\&国公请上车。\&
    \&殿下请!\&
    \&国公请!\&
    傅友德登上了车,身形十分矫健。
    车行了半里路,朱允熥一句话也没说,又行了半里路,傅友德道:\&时候不早了,殿下不必远送了,多谢殿下厚爱。\&
    朱允熥笑而不语。
    又行了半里路,朱允熥问道:\&国公预计大军多久能够走到四川?\&
    傅友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臣预计少则三十五天,多则一个半月,具体要看天气好不好,路上泥泞否,粮草凑手否。\&
    朱允熥又问:\&国公预计凉国公多久可以到达四川?\&
    傅友德:\&自古入川走陇蜀道比楚蜀道要快捷,估计蓝玉先到,不过也难说。臣尽力督促大军前进。\&
    朱允熥握住传友德的胳膊说道:\&国公见了凉国公,就跟他说,要他别忘了我跟他说的话。\&
    傅友德:\&殿下说的什么话?\&
    \&他知道的,国公也千万保重身体,早些回来。\&朱允熥说完跳下车走了。
    傅友德的儿子傅忠是驸马,娶的是寿春公主,随军出征也坐在车上,职司传令官。
    他对傅友德说道:\&三皇孙今天似乎有点怪啊,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傅友德:\&三皇孙是个厚道人。这一次出征四川算是我最后的机会了,必须牢牢抓住,绝不能让蓝玉那厮抢了先!\&
    傅忠:\&爹一生打过无数大仗,小小月努帖木儿算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
    傅友德淡淡一笑,\&你懂什么?传令三军,开足马力,全速前进!十五日之内必须入川。\&
    傅忠抬头看了傅友德一眼,\&爹刚才不是说少则三十五天吗?\&
    傅友德喝道:\&少废话,传令!\&
    傅友德是明军中的五虎上将,功劳才干丝毫不亚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但他远没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幸运。
    他出生于安徽砀山,世代农民,投奔刘福通加入红巾军,最先跟随李喜喜。
    李喜喜兵败,传友德又转投明玉珍。
    在明玉珍手下也得不到重用,又转投陈友谅。
    在朱元璋率军到来时,又投靠了朱元璋。
    在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后,傅友德的军事生涯仿佛开了挂,几乎平定天下所有重大战役他都参加了,并且无一败绩:
    首次参加鄱阳湖之战,傅友德就大放异彩,他乘一只小船向陈友谅对冲,挫败陈友谅前锋,使朱元璋眼前一亮。
    随后攻打张士诚,紧接着转战江淮,取山东,破大都,克山西、定陕西、扫甘肃,伐四川,平云贵,攻无不克,势如破足,还数次出征蒙古。
    有生之年无一败绩,在明军大将中胜率第一,而且军纪严明,不事杀戮。
    朱元璋几次说:\&陈友谅、明玉珍不用傅友德真是蠢到家了。\&
    傅友德在整个明朝的版图上转战了一大圈,可以说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一对手。
    蓝玉一生桀骜不驯,对谁都不服气,独独佩服傅友德,两人一直以来都走得很近。
    傅友德带领大军走了,不知道因为什么,朱允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跟着朱标在文华殿看奏折,尤其关注四川战事,一有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奏折,立即呈给朱标。
    傅友德事无巨细,凡事都要汇报请示,几乎每天都会派人送回一封奏折,报告行军进度。
    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傅友德率大军沿着长江行军如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先头部队即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初三进入了四川。
    九月十二日抵达成都。
    九月十七日兵锋直指川西。
    十月初二日,进军建昌卫。
    一封封奏折流水般传来,朱标十分欣喜,对朱元璋说道:\&颖国公真神速也,果敢不减当年!\&
    朱元璋也十分高兴,\&傅友德是皇明第一骁将,打仗又稳又准又狠,让人十分放心十二分舒心。月努帖木儿乌合之众,根本不够傅友德打的。你赶紧筹备广功宴吧,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傅友德就班师回朝了。\&
    朱标笑道:\&儿臣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父皇该重赏傅友德。\&
    瞅着四下无人的时候,朱允熥悄悄问道:\&舅姥爷到四川了没有?\&
    朱标少见地和颜悦色:\&陇西突降暴雨,陇蜀道上暴发了泥石流,道路全部堵塞了,无法通行,西凉侯闻听颖闻公己经入川,己原路返回岷州了。\&
    朱允熥心里狂喜不已,\&耶!天助我也!\&
    朱标把通政使韩勋卓叫过来,亲自交代:\&凡四川的奏折,什么时候收到什么时候呈上来,如果是白天收到的就呈到文华殿,如果是晚上收到的就送到东宫,一刻也不许耽误。\&
    然而此后四天,朱标一封四川前线的奏折也没有收到。
    他有些着急了,命朱允熥去问是不是有四川的奏折遗漏了。
    朱允熥回来说:\&通政司用心得很,派有专人接收四川来的奏折,根本不可能遗漏。\&
    朱标自言自语道:\&战事太酣了,没功夫写奏报了,其实也没必要每天写,傅友德也太过于恭谨了。\&
    第九天,四川的奏报终于来了,却不是传友德写的,而是郭朱标看到了郭英写的。
    朱标拆看奏折,郭英写的极简烈:
    "建昌卫已顺利攻克,颖国公傅友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壮烈殉国!"
    朱标\&啊\&地大叫一声,差点晕倒在地。
    朱允熥轻轻说道:\&爹不用伤心,颖国公战死沙场,终于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夙愿,这是他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