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暴戾可为君乎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赵常明左思右想,还是想不通江夫子有何本事,挡住了自己的舌灿惊雷,毕竟他的名气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说,第二天的辩学还是要继续。
    为了捡便宜,他来的太匆忙了,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
    如今碰到了意外,只能连夜进行准备了,不求必须赢,但是打平也要合理才行,不然名气还是留不住的。
    至于放弃辩学,那不是直接认输嘛,输的还更加的彻底,而且他是代表洛国来的使者,也不能主动认输。
    洛国使者赵常明等人,这一夜非常的忙碌,毕竟以前没准备,现在算是补当初的账。
    所以在开廷议的时候,赵常明几人都有点无精打采,精神不振的样子。
    然而是他主动要求今天继续的,他没有理由继续避战,只能硬着头皮,坐回了辩学的挑战者位置。
    经过昨天对辩学的了解,厉夏已经初步掌握了辩学的诀窍流程。
    但是看到赵常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气愤。
    毕竟这家伙昨天差一点杀死了江夫子,现在又装作没事人一样,装的还挺像的。
    虽然困乏无比,但是赵常明还是强撑着身体,认真的观察着江夫子,见他和昨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彻底的失望了。
    他昨天还在想着,会不会是江夫子装的。
    然而江夫子的精神头和昨天差不多,心情似乎比昨天更好了,哪有一点像是受伤的样子。
    随着厉夏宣布今天的辩学开始,现场也终于变得肃静了起来。
    “昨日听了江夫子的解释,在下大受启发,连夜做了数篇着作,想要今天和江夫子探讨一下。”
    “名家终于有想要进步的人了,觉悟过来想要写着作了,恭喜恭喜啊。
    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仁者可为君乎,现在没时间讨论别的,所以赵夫子的着作,等到我们廷议结束之后,在下再去拜读。”
    谁知道这家伙这一夜没睡,到底在想什么鬼点子。
    江夫子根本就不接话,直接拒绝了对方的意思,表示廷议结束之后,才去拜读对方的着作。
    然而江夫子不想讨论,赵常明却不想半途而废。
    “夫子可以先听听。”赵常明不管江夫子的拒绝,继续说道:“昨晚思路通畅,特做下:暴戾可为君乎!恶可掌兵!吝可为商。
    这三篇大作,还想请江夫子给参详参详。”
    赵常明不仅是说说而已。也确实写了下来。
    整理者接到示意,直接把竹简给送了上去。
    又不是他自己的着作,反正就把原本给改了一点点,也不算抄袭吧。
    如果江夫子说他抄袭,他就用昨天江夫子说的话术打败他,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当然了,要是江夫子捏着鼻子承认了,那么他的方法可就多了,可以给各种职业都写一篇着作,就宣扬出去是江夫子这么说的,从而败坏江夫子的名声。
    左右都不吃亏,看来打平是有希望了。
    另开一个战场,你说你的有道理,我说我的有道理。
    江夫子用什么样的话来反驳他,他就打算用什么样的话来反驳江夫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到时候,这场辩学就是死胡同,谁也说不赢谁。
    他把自己这个着作,直接和江夫子的挂钩了。你问仁者可为君乎,我就回答你暴戾可为君乎。
    这种光明正大的抄袭,可见赵常明已经不要脸了。
    江夫子虽然名字有点相似,但是他里面的内容,也点名了兵家和商家事情,接着又从另外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诠释。
    所以名字虽然相似,但是里面的内容大不相同。
    而赵常明是在故意碰瓷,里面的内容也只是加加改改,如果用知网查询的话,估计会发现查重率八九成,这就比较离谱了。
    说难听一点,他就是在故意恶心江夫子。
    毕竟江夫子的着作,也是有了灵感之后,查阅了不少资料,花费了一段时间才完成的。
    而赵常明一晚上就三篇,想想就觉得多不靠谱。
    他做这么多,就是想要把江夫子引入自己的圈套中,让江夫子这篇着作,成为不能辩明白的文章。
    就像指鹿为马一样,明明知道强词夺理,真假自知。
    然而你就是说不赢,当然了,对方也不一定能够说赢你,这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到时候就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一旦这样的话,你就不能说赵常明输了,只能算做打平。
    还别说,赵常明这一晚上没有白熬,还能想出这么一个点子,江夫子确实没有料到。
    “赵夫子这是觉得名家不好,打算改投他处了吗?
    不知道赵夫子是打算进入史家,兵家还是商家呢?
    当然了,如果赵夫子想要改投史家,在下是大力欢迎的,毕竟人才难得,对于赵夫子这样的大才,肯定是欢迎的。”
    江夫子都不用看,就能猜到里面的内容,大差不差吧。
    关于暴戾可为君乎,估计对方和自己一样,举例几个暴君,印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史家的手段。
    兵家商家的亦是如此,就是稍微改一下名字而已,他可不相信,对方真的一夜连写三篇着作。
    而对于江夫子的讽刺,他也毫不在意。
    “暂时还没有改投他家的打算。只是看了江夫子的着作,所以文思泉涌,都是小儿着作,不值一提。”
    中途改投他家的大有人在,儒家亚圣的弟子还成了法家的巨子呢。纵横家的鼻祖,还教出了兵家,法家,名家巨子呢。
    墨家巨子的子弟,也成为了兵家巨子等等,都是一段段佳话,也体现了儒家那句话:百家同源。
    所以百家都称作夫子,没有那么强的门第观念。
    当然了,那是以前。
    毕竟以前的百家方向都不明确,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正常,都在不断的探索。
    如今百家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了。这种中途改名换姓的就少了,虽然大家也认为以前是佳话,但是现在如果改了学派,也会被看不起,认为是背叛祖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