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革命圣地-延安
作者:东亭晚风   穿越1938最新章节     
    “老爸,老妈,先别看电视了。唉呀又是这种抗日神剧!先别看了,我给你们看个视频!”
    “看个什么视频?耽误我看电视!这不是网络电视能暂停!”
    “这个绝对比电视好看!”
    “这是周公!”卢熙炎朱珍异口同声说道。
    “这个真实的周公,确实比电视里演的要英俊!你这视频能不能不要抖!你看都拍成什么样子了!谁要看你这张脸,还总往前凑,你个混账小子!”
    “老爸,你就说我长没长出息吧!”
    “嗯,长了点,不多!下次别这么换来换去的,你看看拍成什么样子!
    你这是在哪拍的?”
    “重庆,机房街70号,现在的八路军办事处。过段时间再想见他,估计得去曾家岩50号或者是去红岩村。”
    “哦,你现在见过周公了,是不是要开始支援我党了?”
    “对,我今天已经给粮商和药商都下了单,而且还定了车床铣床拉床,到时候,他们可以自己生产枪炮。”
    “嗯,这就好!你太公也差不多该回家了,记得保护好你太公!另外,你现在挣多少钱了?”
    “现在现金暂时没多少钱,黄金大洋倒是有不少,但是都不能大量变现。”
    “差不多了,你也该帮帮你两个姐姐了!你看看他们能帮上忙的,就让他们做。能让他们挣的,就让他们挣。”
    “知道了老爸,等我忙过这段时间,我跟老姐他们好好聊聊。把能让咱们自家人挣的,都给他们挣。”
    “嗯,我会一步步安排来的。”
    这时,吴双婷下楼倒水,正好听到了卢熙炎卢嘉帅父子俩的对话。于是在卢嘉帅上楼陪她的时候,对他说道:“老公,你姐他们安排上了,我娘家那边呢?”
    “你娘家那边,我打算先让你弟弟吃上红利。他不是干水电的嘛,咱的新厂房,水电全包给他。
    水电现在差不多是35一方,我给他加5块。20亩的地,厂房建筑面积少说也得8万方吧?
    另外材料也让他去买,我们就别参与了。”
    “不给他包工包料吗?”
    “不用,包工包料,他反而挣不到钱,依他的性格,他会给咱用好材料,弄到最后,本来能挣100结果只挣了50。关键咱们还不知道他给我们用了更好的。
    我现在就怕他没包过工程,不敢接。”
    “这个我去说,就说按图纸施工,咱们交给别人也不放心。”
    “行,没问题。我这两天先去找人画图纸。对了,你话别太多,要是问起买地皮的事,就说是因为古董捡了个大漏,而且还贷了款才买下这块地皮。”
    “好,知道了。老公你真好!”
    于是,在等待到货的时候,卢嘉帅这两天要么陪着吴双婷,要么到设计院,找人设计厂房画图纸。
    在吴双婷的劝说下,小舅子吴尉接下了这个项目,只等开工。
    卢嘉帅捋了一下,自家做工程的亲戚。二姐夫是做油漆粉刷的,大姑的儿子也是做油漆的现在也包整体框架工程,二姑的小儿子是卖门的,舅舅在卖涂料,大伯的女婿手里有五六台挖机,同时还在做钢管出租,吴双婷大姐开了个五金店。
    捋完后,卢嘉帅没有犹豫,直接把工程框架包给了表哥。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
    2023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初二,宜结婚 出行 搬家 理发 签订合同 交易 搬新房 开业 动土 栽种 安床 挂匾 修造 拆卸 出火 开光 作梁。
    卢嘉帅拜完土地,撒了鸡血糯米后动工后没多久,堂姐夫的挖机就到了,一起来的还有几台后八轮土方车。
    卢嘉帅这个甩手掌柜,没待多久就跑到了边上的古董店,接待王芳夫妇。这姐们听说卢嘉帅弄到一只帝王绿翡翠手镯,硬是逼着自己老公一起过来看看。随行的,还有被她拉来帮忙鉴定的听雨轩老板陈霖。
    “卢总,你可真厉害啊!这样的好货都能弄到!帝王绿啊,看样子似乎不是现代工艺,这应该是清末的!!”
    “让你说中了!这是重庆那边的一个人家家里传下来的,祖上是光绪年的进士。据说是为躲战乱去的重庆。”
    “别废话了,多少钱?”王芳两眼放光,不愿再多听介绍。
    “今年香港保利春拍,拍了一件,6000万港币,合到人民币5500多万。这件从样式和缺陷上,都差不多。不多要,5500万!”
    “老公!刷卡!”
    卢嘉帅惊呆了,这姐们前两年靠着口罩挣了多少钱啊?这么豪横?之前可是拿下过一对手镯跟鸡血石印章了!
    “你就不能砍砍价?”古玩行规矩,还了价就不能反悔。王芳老公很无语的掏出了银行卡。
    “这次陈霖是王芳拉来的,这次还省下了中介费,550万啊!真好!姐们你真是我的贵人!”
    刷卡成功,卢嘉帅笑嘻嘻的请他们喝茶,聊古玩的行情。
    从昨天19号开始,卢嘉帅订购的粮油米面和机床设备陆续到货。钢管和罐头、压缩饼干、糖工厂还没生产完。
    卢嘉帅趁着空闲,赶紧把需要更换标签的药品器械等,重新贴上标签纸。磨掉机床上的工厂钢印,机床说明书也已经下载转换成繁体字重新打印,并隐去所有的日期和后世的工厂名称。
    2023年7月20日,1938年12月20日。一大早,卢嘉帅背着个小包,包里是他的电台,一把卷尺,一台高清摄像机,还有一个保持摄像机稳定的云台。同时,他还在胸前戴了一个影石的微型拍摄设备。
    这次,他要好好拍!
    “延安,我来了!”
    刚穿过来,刺骨的寒风呼呼呼得往脸上吹。
    “我尼玛,门里门外冰火两重天啊!家里热得没空调活下去,这边都下过雪了!”
    寒冷,这是延安给卢嘉帅的第一印象。
    卢嘉帅拿出手机,开始记录起自己的第一次延安之行。
    卢嘉帅没拍多久,就有个年轻的八路军女同志走了过来。
    “你好记者同志,采访在那边,马上就要开始了。”
    “你好,我不是记者,我是来找交际处处长金城同志的。请问你是?”
    “你找金处长呀,他正接受记者采访呢。我是交际处的李明,你跟我来吧。”
    “你好你好,我叫卢嘉帅,刚到延安。不知道这采访,是采访谁呀?”
    卢嘉帅跟着李明边走边了解现在的延安。
    “哦,就是来了几个记者采访,问问题,这段时间,有不少记者来延安采访。你真不是记者?”
    “我不是。”
    “瞎说,我都看到你在拍东西了,你手上那个不是照相机吗?”
    “算是吧,不过姑娘,带着相机的,不一定是记者。就像长发的不一定是你妈。”
    “那你是什么人?找金处长干嘛?”
    “我是做生意的,别人都叫我卢掌柜,我当然是来找金处长做生意的。对了你是我在延安认识的第一个人,我能给你拍张照片吗?”
    “嗯,可以。”李明想了一会儿,答应了。
    于是,卢嘉帅用手机,记录下了他在延安遇见的第一个人。
    “咦,你的照相机为什么跟他们的不一样?”
    “是不一样,这个更高级。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我把照片送给你,怎么样?”卢嘉帅不敢暴露手机,拍好就赶紧息屏。为了伪装,他还特意把脸贴近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