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你跟犹太人一样擅长做生意
作者:东亭晚风   穿越1938最新章节     
    “鲍曼先生,青霉素的提取非常困难,数量稀少。除了你们,还有其他国家也在秘密寻求我们供应给他们,包括英国和法国。
    这样吧我再加100支浓缩液,另外,我可以透露一个英国的情报给你,这是我们的人,意外收获的信息。”
    “什么消息?”陈介瞬间警惕起来,这国与国之间的消息,可不是能随便卖的。他没有翻译,而是开口询问了卢嘉帅。
    “也不是什么重大新闻,就是英国想祸水东引而已。这点在上层看来,根本不是秘密,我们国内也早有判断。”
    “虽然如此,但还是不要说的好。容易引起外交纠纷。”
    “好吧,随你好了。你把我的加价告诉他。”
    马丁鲍曼见两人商量了半天,有点不耐烦。正要发作的时候陈介把卢嘉帅的话翻译给你他。当听说英法也在寻求购买,他有点坐不住了。
    “朱先生,你们一共有多少青霉素?”
    “目前为止,一共只有1000支,但是后面还会继续生产,因为我们还要支援国内。”
    “这样,你们现有的1000支,我们全要了,我可以答应你的需求。给你们提供1万支98k步枪,200挺mG34机枪,300支mp38冲锋枪,12门81毫米迫击炮s.G.w. 34,12门pAK37毫米战防炮,6门克虏伯105毫米榴弹炮和2门150毫米SIG33步兵炮。以后也可以按照这个价格给你们提供。
    但是,你们的青霉素,不能供应给其他国家!”
    “鲍曼先生,除了武器,还有10个基数的弹药,我给你们800支浓缩液。另外限制我们的销售是不对的。这样吧,在西欧,我们承诺只供应给你们德国。只要你们没有跟日本人结盟,3年内,我们承诺不给其他西欧国家提供青霉素。”
    卢嘉帅并没有掉进鲍曼的语言陷阱,只有武器没有弹药,那怎么行!数量无所谓,反正便宜的很,才几百块而已。但为了不掉价,还是得多拉扯几下。
    一般来说,当你向对方同时讲两件事的时候,对方一般会优先回应后面的那件事,非常容易忽略前一件。比如:饮料你买单,你喜欢奶茶还是可乐?这里对方讲了两件事,在回应了第二个问题后,对方又会把话题拉到别的地方阻止你的思考。几个回合后,就等于让你被动默认了买单。
    “1000支浓缩液,10年内不能给西欧国家供应青霉素!”卢嘉帅没有掉陷阱,作为纳粹老油条的马丁鲍曼更加不可能。
    “鲍曼先生,1000支浓缩液我同意了。但是10年的限制是在剥夺我们挣钱的权利,我只能接受5年限制!”
    “8年!朱先生,8年内,你们不能给其他欧洲国家供应青霉素!其它的我可以同意你们的条件。”
    “鲍曼先生,我可以同意8年时间,不给西欧国家供应,但前提是你们不能跟日本结盟!如果你们结盟了,这个协议自动失效!”
    “可以!”
    “另外每支mG34机枪都要另外配上2根备用枪管!”
    “可以!这个算我们赠送的!”
    在一阵激烈的针锋相对后,对方最终谈成初步协议,1000支青霉素浓缩液,换1万支98k步枪,200挺mG34机枪,300支mp38冲锋枪,12门81毫米迫击炮s.G.w. 34,12门pAK37毫米战防炮,6门克虏伯105毫米榴弹炮和2门150毫米SIG33步兵炮,外加10个基数的弹药。
    这10个基数的弹药是按德国的标准来的,虽然98k步兵的一个基数才60发,但是mG34一个基数是2500发,而98k跟它的弹药是通用的!而其它的炮弹,德军的一个基数比日军都多!何况是国军。至于我党,一支枪连一个基数都没有,只能数多少发。
    马丁鲍曼将双方签订的初步协议拿去交给了他们的元首,作最后的评估。这件事必须得小胡子最后拍板。
    希特勒对此事也是非常的重视,看完清单后,立刻给出了批示。
    “马丁,这些武器都可以卖给他们,但是这个价钱太贵了,克虏伯105毫米榴弹炮减少至2门,如果对方还想要2门150毫米SIG33步兵炮,就让他再加200支青霉素。另外,他们必须要在6个月内给我们提供至少1万支青霉素!对应的武器,我们在3年内交给他们。”
    “是,元首!”
    马丁鲍曼很快回来,并转达了希特勒的话,但是他把数量增加到了1万5千支,2门150毫米重炮加到了300支。
    卢嘉帅简直都要笑出声了,1万5千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别说半年,自己这趟回去就可以带过来。但是换来的收益简直不要太大!2万支就等于至少是10个师的装备!就算后面的他们都不给了,那自己也是大赚特赚!
    对于希特勒的要求,卢嘉帅当然同意了,毕竟人家是元首,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只不过他也提出,本次交易需要的1个师装备,4天后也就是11月2号,在柏林郊区租好的仓库交割,自己会安排将武器弹药运走。
    后续第二次武器交割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而且以后德国还需要提供其它卢嘉帅看上的武器。
    这些都是小问题,马丁鲍曼就可以做主答应。
    最终签约后,马丁鲍曼说了一句话,“朱先生,你跟犹太人一样,很擅长做生意。”
    这句话把陈介吓了一跳,很担心德国到时候会卸磨杀驴,在把话翻译给卢嘉帅听过后,提醒了一下:“好好说,小心他们卸磨杀驴!目前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政策可不好!”
    卢嘉帅听完,立刻就联想到了将要发生的犹太大屠杀,以及犹太人和日本正在密谋,企图在中国东北建国的河豚计划,而这一计划即将在12月被日本政府批准并公开。同时还联想到了后世的巴以冲突。
    他轻笑一声:“陈大使,麻烦你回复他。就说:我们中国人是懂感恩的。他们德国的约翰拉贝先生和他的同事一起在南京大屠杀中拯救了25万中国人,对此我们中国人会永远记得他的恩情。这也是为什么我答应不卖给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
    而且中国人是不会宁可把牛奶倒了浪费,也不卖给平民的,更不会为了挣钱把一块面包卖到50万马克。”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
    “我并没有跟他们有接触,所以我无法给出答复,而且,这是你们德国的内政,我们管不着。”
    马丁鲍曼对于卢嘉帅的回答很满意,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管不着”。
    最后,在签订了合约后,卢嘉帅在陈介的陪同下,离开了德国帝国总理府。
    “朱先生,你觉得德国人为什么问你那两个问题?”陈介一边开车前往租好的仓库一边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