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队伍里的思想参谋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张辽和傻柱能做的是,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纪律性和整体性。总不能真的跟土匪一样,打起仗来,一窝蜂不是?
    时间不足,强度来凑。士兵有足够的伙食和营养,才有足够的体力加大训练强度。
    还好,这次‘蟠龙山抗日义勇军’从南山铁矿缴获的生活物资太多了,吃饱喝足的,肯定不成问题。
    哪怕是三顿饭不够吃,还饿,晚上再吃一顿,当是夜宵了吗。
    吃饱喝足了,你要再不好好训练,那还养着你干啥?
    吃饱喝足很容易吗?这些旷工在南山铁矿,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从来就没吃饱过。
    吃饱饭,本身就是对这些人最大的刺激和奖励。
    何况,‘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尖兵小队,时不时还能打个猎物回来,给大家弄点油水。这对于苦难的旷工来说,几乎是‘天堂’般的日子。
    至于将来还要打仗牺牲之类的,再说吧。旷工初出身的新兵,做旷工的时候,被工头欺压,本身就活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早晚是个死。
    在这里,能吃饱饭,哪怕是将来战死了,也值得吗。
    张辽这家伙,科班毕业的,整训新兵还是有一套的。尤其是这厮说话还一套套的,对鼓舞新兵的士气,非常重要。
    不要小看了嘴巴煽乎的功夫,张辽这本事,在红党队伍,妥妥的合格的指导员。
    ‘东风’是很重视队伍的思想教育的,这一点,傻柱最清楚。思想工作具体是啥玩意,傻柱又不是红党,哪里知道。
    既然张辽的嘴巴说的队伍士气不错,这应该就是‘东风’说的思想教育了吧。
    既然张辽这办法管用,干脆,傻柱又从队伍里挑出十几个嘴巴能说的官兵,交给张辽。
    干啥?傻柱说的很明白,你张辽都是参谋长了,下面咋的也得领导几个参谋不是?起码,把你嘴巴说的能鼓舞士气道理,让几个参谋学会了,讲的人多了,队伍的士气更旺盛了吗。
    对于傻柱的决定,张辽也没意见,身边多几个帮手,有啥不好的?
    这十几个嘴巴利索的官兵,总能找出两三个管用的思想参谋不是?
    思想参谋,还是傻柱给定义的名词,张辽拿过来用就是了。
    当然,思想参谋,不光是煽乎队伍的士气,平时跟着张辽多学学,没准就能培养出几个合格的作战参谋不是?
    对此,冯哥反馈回来‘东风’的建议,‘东风’是非常赞赏和肯定的。
    ‘东风’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嘴巴利索的思想参谋,可以多学点小故事啥的,平时多跟战士们讲讲,战士们喜欢也会多亲近你们。
    这年头,尤其在大山里窝着,啥娱乐项目也没有的,听故事,已经是很牛逼的享受了。
    ‘东风’还建议,队伍里有会说学逗唱的,敲锣打鼓啥的,平时开个晚会,大家凑在一起,放松心情,避免郁闷,对队伍的官兵情绪,也是很重要的。
    ‘东风’说的很明确,红党的队伍里有‘文工团’,‘蟠龙山抗日义勇军’里没有专业的演员,无论啥节目,只要乐呵就行吧。
    当然,这需要一步步的实现。
    于是乎,傻柱和张辽举行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全体官兵第一期娱乐晚会。
    随着傻柱这个队长以身作则,第一个站起来,高歌一曲,打开局面的娱乐晚会,不少的官兵开始纷纷登场‘献技’,在一阵阵的鬼哭狼嚎中胜利闭幕了。
    窝在山里的一帮糙汉子,还玩啥艺术细胞啊,唱跑调了咋的?大家图个乐呵吗。
    乐呵完了,大家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一些了。哪怕是很多外来的旷工新兵,也感觉到了一些集体的温暖,不那么的寂寞孤独了。
    “我是辽西凤凰寨民团的,上头说跟着抗联打鬼子,咱就跟着呗,打了没半年,队伍就打没了,我们就成了俘虏。”
    “我是二十九军的,在密云山战斗中被俘的。才送到这南山铁矿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两个兄弟。”
    “我是勃利县豪门郭家的护院,郭家得罪了小鬼子被抄家了,我们这些家族护卫就被送进南山铁矿挖矿。”
    “我原来是东北军的,跟着我们团留在东北打鬼子,义勇军那阵子,我们团就被打没了。我在这南山铁矿都好多年了,一起被俘虏来的七十多个战友,被饿死和虐待死的,就剩下我们几个了。”
    “我是穆棱县大王庄的,村长说南山铁矿招收旷工,包吃包住,薪水还极高……麻痹的!我们一个村的,来了三十几个青状,想回去都回不去了。死的就剩下我们三个了。”
    三百多的旷工新兵,来源是五花八门的,唯一相同的是,出了南山铁矿,他们也没有无路可走的,这才跟着‘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来的。
    说出来就好了吗,总憋着心里,不痛快不是?
    这种诉苦大会的效果似乎也不错,大家都是苦难历程走过来的,同命相连,利于团结一致。对于队伍形成整体性的帮助,是很有意义的。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在山里打游击的模式,今后如何能保持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几个军事主官多多思考的问题。
    用‘东风’传来的话,大家一起探索和摸索。好的还是不好的,适合还是不适合,都需要试试才知道。
    总之,队伍里官兵的思想建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队伍里的官兵,有这样、那样的思想情绪,‘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核心思想就是打鬼子。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里没有红党队伍里的专业指导员、政委之类的,只能自己摸索了呗。
    所以,在兴安县城里的吴子墨着急也没用。
    何况,目前的吴子墨心态还是很好的,自己不在队伍里,使不上劲,着急也没用。
    “少爷,山里来了消息,马鹞子和三清寨的那个三当家闹翻了,还火并了一场。”
    “大茂啊,谁来的消息?”吴子墨问道。
    “那场火并,打的蛮激烈的,动静可是不小,‘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侦察兵意外碰到的。”
    “这马鹞子是啥情况啊?跟着三清寨土匪合作,又闹翻了。马鹞子又不熟悉蟠龙山,离开了三清寨的本地土匪,他们指望谁的?”吴子墨不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