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烧酒的原材料红高粱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社会底层的人吗,平时没事的,喜欢交流,吹个牛逼啥的。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的,知情范围,都扩散到其他巷子和胡同了。
    吴子墨很是诚恳的跟科长汇报,自己真是找不到,实际知情人的范围也太大了。
    吴子墨还顺便建议,既然是安全屋,最重要的意义是隐秘。周围保护的警察就不能太多了,很容易引起关注的吗。
    对于吴子墨的调查结果,扬子江和三浦翔平也没责备吴子墨,欧阳克这事儿,本来就不是吴子墨主办的吗。
    吴子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谓的隐藏欧阳克,其实,小鬼子的目的是钓鱼。周围没有足够的警力,抗日分子来了,靠啥抓人?
    不是说小鬼子傻,不懂,是任务的目的不同。只不过,任何的计划都不可能是一丝漏洞都没有,百密还有一疏呢吗。
    何况,既然是钓鱼,欧阳克在这巷子安全屋里的消息,相对隐秘又自然的泄露出去,也是钓鱼计划的重要一环。
    欧阳克的住处不泄露出去,咋把复兴社的特务吸引过来?
    小鬼子这次最大的疏漏,就是低估了复兴社的强大火力,也嘀咕了复兴社为了抓回欧阳克,付出的超级巨大的决心。
    而且,复兴社这次攻击城东派出所,声东击西,也是蛮重要的。
    计策简单不简单的,实用才是最重要的。起码,结果,对于复兴社南京特别小组来说,是好的。
    泄密既然不是主要焦点,吴子墨的调查,大致也就这样了。
    不过呢,这次吴子墨带着户籍室和司法系的警察对于那个巷子的大规模的调查,没少捞好处费。
    不给好处费,警察真就揪着你不放,倒霉的还是你自己。
    包括这样巷子里的甲长和牌子,你们即使是县公署的官员,查到你头上了,你也得给警察意思一下。
    意思的少了,还不行,兴安县的警务科的警官可是比县公署的官员还强势的。
    风气就这样,吴子墨也不能太另类了不是?
    何况,吴子墨现在的私房钱也没多少了,趁机捞一笔,也不错。
    满洲国的警察啊,只要是办差,没有不捞油水的。
    自然,领头的副股长吴子墨捞的是大头吗。
    吴子墨这还是捞的不大狠的,将近三百块钱就这么到手了。可见,满洲国的警官得有多黑。
    当然,吴子墨还不至于真的缺钱。吴子墨是‘娄记酒馆’、‘杏林小酒’、‘大桥村酒坊’的老板,这三家企业是蛮赚钱的,身为老板的吴子墨咋可能缺钱?
    从哪个企业里顺手拿一笔钱,只要签个字,就是了。
    只不过,这阵子,在耕地和罂粟种植园那边的一笔笔的大投入,显得消耗太大了而已。
    “周泰,你这酒坊大掌柜干的不错啊。”
    “哪里,东家,是那些个酒坊师傅够努力,我也就是跑跑腿而已。”随着大桥村酒坊的名气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好,周泰这酒坊大掌柜的也算是混出来了。
    周泰不想再打打杀杀了,想从事正当行业,酒坊就是不错的行业。
    清泉村的‘杏林酒坊’的产量扩大,也趋于稳定了;大桥村酒坊也稳定了,前后张罗几个月的周泰的确是辛苦了。
    这样的辛苦,也比在江湖上打打杀杀的安心多了。
    “周泰,大桥村那边的红高粱产量够吗?”大桥村那边的红高粱,粒大饱满,品质上乘,是大桥村烧酒品质保证的重要原材料。
    “这一点,子阳少爷帮了大忙了。那边开垦的一千五百多亩新的耕地,也要重点种植红高粱,以后大桥村红高粱的产量,只会越来越多。
    哪怕将来有点啥变故的,多出这上千亩的高粱耕地,我们大桥村酒坊应变的几率也大很多。”
    未雨绸缪,是必然的。不要看现在大桥村产的红高粱足够酒坊使用的。未来,万一有啥新的变故?
    吴子墨虽说是警尉副股长,可不是谁都一定给吴子墨面子的。一旦在红高粱这原材料上,酒坊被卡了脖子,还产个鸡毛的烧酒啊。
    “东家,黄胡子那边联系的走私商,我也找他们交流了。咱东北的高粱产区很多,品质好的红高粱应该不少产地都有。”
    “很好!周泰,光是大桥村的红高粱局限性的确太大了。那些买酒的走私商,哪个区域的都有,多个红高粱的渠道,最好了。”周泰这酒坊大掌柜,主动去操心,吴子墨很开心。
    “东家,要是价格适合,用他们的品质好的红高粱直接交易咱的大桥村烧酒……”
    “没问题啊,红高粱也是主粮,啥时候都是硬通货吗。”吴子墨当然乐意了,这个旧社会啊,天灾人祸的,粮食的亩产量也不高,永远都缺粮食的。
    何况,全面战争也爆发了,粮食只会越来越缺的。
    以大桥村酒坊的原材料借口,多囤积一些红高粱,这思路还是不错的。
    要是未来小鬼子真的不让囤积粮食了,到时再说呗。
    “周泰,尽量多的用烧酒换来红高粱。哪怕品质差点的红高粱,自家吃,或者卖出去,都是没问题的。总之,大桥村的烧酒交易,红高粱为主,满洲国的绵羊票次之,明白?”
    “东家,我照做就是了。你放心,红高粱的交易,我会按照品质等级分开储备的。保证酒坊的原材料为主。”周泰是聪明人,吴子墨为啥囤积红高粱,不问,照做就是了。
    何况,闯荡江湖多年的周泰,当然知道,粮食这玩意,真心不愁卖,妥妥的硬通货。
    只不过呢,粮食堆积起来的体积太大了,运输起来也麻烦,需要消耗的马车等运力太大。所以,相对起来,没有倒卖私盐和烟土来的方便。
    从走私的利润上,倒卖粮食也没有倒卖烟土和私盐的利润大。
    当然,粮食这玩意,是不是硬通货,那分在谁的手里。在普通的农户手里,只能是被压价和剥削的对象。
    在任何时代,在苦难的还是最底层、最广大的穷苦老百姓。
    织布的,穿不起衣服;种地的,吃不起粮食,这就是旧社会真实的写照。
    吴子墨以大桥村酒坊的名义囤积点红高粱,也仅此而已。至于其他的粮食,大米、白面、玉米,甚至黄豆之类的,吴子墨没有借口,就不敢囤积。
    尽量少惹麻烦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