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五百警备军,很多吗?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一号,可靠吗?”张辽本能的问道。
    “参谋长,这我哪里知道?一个星期前,我才和他们接上头的。”不是一个组织的,鬼知道是不是可靠。
    “一号,能尽快联系上他们吗?”张辽迟疑了一下,还是下了决心。
    对于打仗来说,每一个情报的细节,可能都是战斗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既然‘东风’的‘快递员’给联系的,值得信任一把。
    影子一号和二号提供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听说的,弄的张辽心里也不大有底。要是有专业的情报支持,当然是最好的。
    “有,有紧急联络方式。”
    “好!带我去!”
    “啥?参谋长,你要亲自去?”影子一号不淡定了,参谋长可是队伍的主要长官。
    “既然要找人帮忙,咱就要拿出诚意。所以,我必须亲自去。”张辽这诚意的确不小,复兴社的这个情报小组都吓了一跳。
    现在的‘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名头可是不小了,收拾过不少的小鬼子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军事主官之一,亲自来了。
    张辽出马,真是没白出马。
    复兴社的这个小组真是全力配合张辽的情报探查,知情范围,的确比影子一号和二号大的多。
    影子一号和二号,终究是太势单力薄了。
    复兴社的这个彭城情报小组,派出不少的人,协助张辽和几个侦查员对彭城盐场进行了先期侦察。
    “好家伙!这山谷里,五百人枪啊。”张辽抹了一把冷汗,复兴社的特务真的比较熟悉彭城盐场周边的情况。
    适合埋伏和隐藏兵力的地点并不算多,这不,这个山谷里就隐秘了五百伪军呢。
    从军装上看,应该是警备军,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小鬼子。
    五百警备军也是一大坨子呢,武器装备上,也比‘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强。‘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这次才来了二百五十人而已。
    吃的动吗?
    “这才过去几天,警备军就来了这么多?”而且还隐藏在这里,敌人明显早有预谋啊,“小鬼子就这么神,预判到我们‘蟠龙山抗日义勇军’会来?”
    “参谋长!八成不是。”复兴社这边情报小组的组长马腾,就跟在张辽的身边。
    “马组长,你了解情况,跟我说说呗。”张辽估计,这个马腾也不是这厮的真名字。没关系,有个称呼就行呗。
    “参谋长,彭城盐场的西南荒野区域有一片山林丘陵。山林里有一股子悍匪‘马鹞子’,性质呢,有些类似蟠龙山里的三清寨土匪的队伍。
    ‘马鹞子’的队伍,也没少袭击彭城的盐场,捞点油水。只不过,袭击的规模都不大。
    即使这样,‘马鹞子’的土匪队伍,也成了小鬼子的心腹之患。
    只是,‘马鹞子’的队伍就算袭击彭城的盐场,了不起就来一只几十人的小分队骑兵而已,来去如风,也算是进退自如。
    彭城郊区的盐场子很多,范围也很大,小鬼子围剿起来,难度也蛮大的。
    这里可是五百人枪的警备军,不至于的吗。”
    土匪的出击,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三清寨的土匪善于大规模的出击;‘马鹞子’的队伍,尽管也好几百人,出击彭城盐场这边,就是几十个人的小分队骑兵,骑兵的进退机动灵活吗。
    土匪那生物,一旦形成了风格,是很难改变的。
    “彭城盐场刚被抗联突袭,是不是‘马鹞子’土匪里的某人也觉得这是一次大规模出击,大捞一票的好机会?”张辽说道,‘东风’不是也这么想的吗。
    “也……没准啊!”这种事儿,谁说的清楚?马腾的职责,就是协助张辽侦察和提供情报的吗。
    “马组长,‘马鹞子’的队伍有多少人?”张辽问道。
    “四百到五百人,起码有三百只枪,没啥重火力。战马的数量并不多,大致也就四五十匹。”战马本来就不好弄,何况,伺候战马还要精细的很,消耗很大的。
    土匪吗,也不可能人手一支枪的。
    “参谋长,咱的大队人马已经到了。”一个侦察兵跑来了。
    “马组长,这次,我们‘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还真的多亏了你和你的小组的情报支持了,再次表示感谢。”这可是埋伏了五百警备军呢,当然多亏了人家复兴社这小组了。
    “不用客气,都是为了打鬼子吗。”马腾这话说的很真心,全面抗战都爆发,国人的第一理想就是抗战,打鬼子。哪怕是复兴社的特务,难道就没爱国心了?
    无论你是哪个组织的,首先,你是个中国人。
    马腾的使命是真的结束了,张辽赶紧到了队伍,汇合傻柱和牛把头。
    情况是真的好复杂,多出了这五百警备军,还可能多出‘马鹞子’的几百土匪队伍……
    “五百警备军,很多吗?”傻柱冒出这么一句话,张辽眼珠子瞪得老大。大哥,那是警备军,不是自卫团,好歹也是安东省的正规军,一个小团的编制,有重机枪,也有炮的。
    “我记得‘东风’说过一句话,连警备军都打不了,还要这队伍干啥了?”傻柱继续说道。
    我擦的!张辽心里合计,这‘东风’得有多瞧不起警备军啊?
    “最重要的一点,张辽刚才也说了,那只五百人的警备军为了尽量的隐秘自己,是藏在山谷里的。”傻柱这么一说,科班毕业的张辽想到了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打仗,地利,可是一个重要因素。还真的不是说你的人马多,就一定能打赢的。
    张辽迅速回忆望远镜里观察到的满洲军山谷里的情形。
    “那个山谷,最适合的,只有一个出入口!”张辽大叫起来,一脸的兴奋。
    “你看看,我就说了,总有办法的吗,哈哈!”傻柱也笑了,“牛把头,走着,咱也亲眼看看那个警备军驻扎的山谷去。”
    牛把头被刺激的不清,你看看,同样是‘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主要长官,人家队长和参谋长就能看到战机。自己这野路子啊,还得继续加强学习啊。
    在山谷的远处,三个‘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主要长官,躲在暗处,望远镜一边看着,一边进一步完善战斗计划。
    牛把头是土包子出身,不懂就问呗。
    人家队长和参谋长是东北军军官出身的,打仗懂的比自己多,有啥不对的?